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贺菊连

浙江省嵊州市三界镇中心小学

内容概要:阅读习惯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从多角度思考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应从兴趣培养,教学环境、指导方法以及教学活动入手,优化教学策略,强化阅读习惯培养,并结合多项训练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背景

1.大背景下的阅读教学

在当前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新教材急切需要新教法与之配合,只有这样,才是天作之合,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新教法则要求我们每个教师更新观 念,认真研究教材的特点,针对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就叫做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一打开小学语文教材,肯定会 被大量的生字和阅读所吸引,我们必须要为学生寻找一条轻松快乐的学习之路,让他们心情愉悦地学,又能一路上采摘更多知识的果实。因此,我们要从低年 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走好阅读的第一步,让阅读成为小朋友们学习中的甜点。

2.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是整个小学阅读的开始,也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心理特点的制约,个性倾向性还不够稳定,表现在他们模仿性强而欠持久,兴趣易发生而很少专注,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节阅读课,根据孩子们的阅读特点,给他们量体裁衣,精心挑选

阅读内容,巧妙创设阅读情境,努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养成阅读习惯的目的。

二、小学阅读教学内容与方法

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学习是受益匪浅的,但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对一个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必须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开始,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1)言传身教,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学生阅读起步阶段,教师的言传身教,对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然后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让孩子们阅读。他们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兴趣自然就提高了。

(2) 百变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环节,寓教于乐,将知识性和娱乐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学得既主动又轻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这样做:边读边看,结合多媒体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视觉、听觉上的感受;边读边说,让学生各抒己见,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边读边画,让学生为课文内容配图;边读边演,让课文通过戏剧表演体现出来。

(3)自由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设立读书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学生也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报,还可以与同学们交换看。同时,增加“爬书山”和“评选读书迷”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面对刚刚跨入学校大门的孩子,教师充当的就是一个孩子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的角色,在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

(1)重视指导,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课间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最佳时间,也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利时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开始的一个月,是学习拼音的关键时刻,每个早自修教师要对学生悉心指导,将一些不好的习惯阻止在萌芽状态。同时,在这个月中,我们也可以慢慢培养学生中的“小老师”。等时机成熟,就可以开始让“小老师”带领早读。随着“小老师”的增多,可以实行“一帮一”策略。半个学期下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2)及时鼓励,鼓足学生的自信心

作为低年级的教师,我深有感触。教师总喜欢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成了他们学习上的“全职保姆”。

其实,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让我们对学生多一点信任,多一点鼓励,他们会学得更棒。

(3)随机纠正,消除学生的绊脚石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行为习惯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也会有一座座险峻高山等着他们去攀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首当其冲,在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初始阶段,做一个行为的监督者和矫正者,帮助孩子们消除阅读道路上的绊脚石。

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主线,同时结合各项训练活动。

1 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在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渎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在读中结合说话训练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在读书中结合表演训练

情境表演是最受儿童欢迎的表演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富有意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4在读中结合写作训练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这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这样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修养就不再是件难事。当然,阅读教学中的结合点不仅仅就这几方面,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老师有心,有意,就会发现更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杜小红《基于核心素质下的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2017.8

  2. 王玉梅《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珠江教育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