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研究实践

温晓蕊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杨楼镇第二初级中学 473200  

摘要:通过比较初中语文中的自读课堂和讲读课堂,不难看出,自读课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简洁与精练,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大部分出自名家之手,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内容远比常规课文的内容丰富。学生在进行自读课学习时,不光要学习词汇,还要摘抄文章中的优美句型,积累写作素材。本文将从自读课的教学模式入手,从课堂导入、学生自读、合作探究、教师答疑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初中语文自读课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模式

当前的新编初中语文教科书,包括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汉语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每一单元的阅读都分为了教读和自读两类。这样编写阅读教材顺序的好处是教师先进行教读课,学生再进行自读课,在教师教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在阅读到同类文章时,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完成方法和技巧的迁移,养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最终掌握自读的能力。所以,对于自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导入体现针对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中学语文课本相对固定,自读课文也是普遍适用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正确的认识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需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基础,进行相应的阅读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比如讲故事、朗读、问题设置、课堂演绎等等,这些都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能够找准学生的阅读特点,在活动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本《散文诗两首》,是一种自主阅读的文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对比阅读,《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是歌颂母爱的诗歌,两首诗歌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歌曲《妈妈的吻》,来创设情境,再以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解关于散文诗的相关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简介,以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因为《金色花》中问句较多,但每个问句所表达的情绪不同,所以教师要提前训练学生对句子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从句子中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心情。教师在完成前期的教学指导任务后,就可以让学生可以开始自己的学习了。此时,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群,开展自我阅读教学的追踪服务。

二、学生自读体现目标性

自读课的核心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时,要设置特定的阅读任务,或明确的要求,否则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知该读些什么,也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对学生的阅读目标进行多种筛选,以提高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主阅读活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教师既要为学生设置特定的学习目的和任务,又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之前,先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本课文中有较为经典的风景描写和心理描写,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归纳出一些典型的描述方式,并根据特定的段落进行解释。在确定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后,使学生快速地进入了阅读阶段,寻找到几种典型的风景描述内容,再进行了个人阅读的探究。其中对于文章中“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学生给出评价是:这是一幅风景图,用了一种素描的方式,虽然没有太多的修饰,但也能让人感觉到,作者在这里是想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灼,也为下一步行动做了铺垫。教师再根据学生给出的评价内容,作出适当的教学反馈,并适时地鼓励他们。

三、合作探究体现创造性

合作学习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初中学生具有充沛的学习精力和活跃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合作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各种互动方式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阅读动力。小组讨论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如果课堂中教师完成了所有的教学环节,就会让学生缺少课堂参与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对于课堂活动的设置,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要扩展教学形式,如课堂辩论、课本剧创编演绎、提问阅读、竞赛、知识抢答、读写训练等,都可以作为自主学习的合作形式,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适配度,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以满足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需求。

比如学习《动物笑谈》这篇文章时,教师设计了一个合作探究式的阅读活动,“动物笑谈”并不是说动物很好笑,而是把那些介绍动物的科学家当成了笑话。一些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内容有点脱离了主题。另一些人则认为,通过对动物的介绍,展示了各种“笑料”,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你赞成哪一种观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阅读和讨论,并在课堂上进行了讨论。由于存在对文章内容的不同理解,所以在阅读结束之后,学生会陷入激烈的争论中。此时,教师可以加入讨论,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正面的评价。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主题,能引导学生进入辩论的互动,并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考。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一种阅读形式的改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更加深入。

四、教师答疑体现适切性

教师答疑是学生已经完成自主阅读、提问问题、合作探究之后的一个教学环节,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生感到疑惑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会从专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解答,从而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学生存在自主阅读的能力差异,这是最基础的学情信息,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答疑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学习情况出发,提高解疑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教师答疑不仅仅是给出问题的答案,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和指导,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深入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获得阅读思维体验,从而建立起自我学习的认知系统。

法布尔的《蝉》作为一篇描写动物的自读课文,引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对着这类文章,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疑问式的阅读,在阅读完之后,再进行提问,看看哪个问题更有意义。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有:“斜阳里秋风的颜色”秋风会有颜色吗?是什么颜色呢?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蝉?作者写蝉,为什么要一再强调蝉的生命很短暂?作者一开始写了蝉占据了屋外的夏天,最后又写不应该讨厌蝉的喧嚣,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变化?这篇文章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学生们的问题接二连三地被提出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运用疑问法进行阅读研究,并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作出评估,这种设计更具创造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自读课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具备创新思维,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基础,利用自学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杨棵. 统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

[2]陈晨.基于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自读课教学实践研究[J].读写算,2020(15):138.

[3]赵水兰.谈初中语文自读课的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上旬),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