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0
/ 2

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

徐南

沽源县第五小学 河北 张家口 076550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身心还不成熟,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尤其是来自家长和教师的赞扬。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赏识教育理念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自信心、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动性的提升,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态度。本文对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作用;策略


1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能增强学生的信心

一个班集体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总是少数,大部分都是中等的学生,教师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他们有的可能会形成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管多努力还是不如其他同学,错误的认识无形中会增加自身的负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比如及时表扬作业完成好的学生,使其感觉到教师的赏识,进而继续努力进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独有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用有效的办法消灭自卑的心理,给予学生学习进步的强大助力。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多采用肯定的、赞赏的态度,培养学生的信心。

1.2增加师生情感

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学生沟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这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在学校里,学生最依赖的人就是教师,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都会寻求教师的帮助。通过开展赏识教育,师生之间基于一种相互尊重的状态进行平等对话,学生更加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与教师进行心贴心的交流。尤其当遇到某些学习难题时,学生会第一时间向教师求助,及时扫清学习障碍和心理障碍,促进身心成长。

1.3塑造学生乐观的性格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赏识教育融入于教学中,少批评、多鼓励,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乐观的性格。比如,在教学古诗词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后,当有些学生在第二天的抽查中还背不下来这三首诗时,教师应在批评他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上一些肯定语,如“我相信,你如果认真一些,背这三首小诗小菜一碟”或者“我相信你能背下,并默写下来,只是没认真对待”等,这既指出了学生的问题,又鼓励了学生,给了学生信任,使学生无论是在当下,还是以后遇到问题就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久而久之形成积极阳光的性格。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融入尊重和关爱

在赏识教育中,最需要的一种态度是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平等相处。首先,从关爱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学习的合作伙伴,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建与学生一些沟通渠道。小学生也是刚开始学着与教师接触,学着如何学习,他们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设法解决,而是恐惧,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这种心理,就会很容易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从而影响学习。因此,教师要用尊重学生的态度,关爱学生,细心了解学生,并用赏识的方式,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学生轻松学习。比如,在《祖父的园子》的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中所描写的祖父园子,动手、动脑把自己内心里的“祖父的园子”画出来。有一个学生在园子里画一棵杨树,但旁桌同学说,园子里没有杨树,只有一棵榆树和一棵樱桃树,那个同学瞬时紧张起来,连忙拿起橡皮准备擦掉,这时老师看到了,急忙走过去,拿起他画的“园子”说:“画得很好,虽然文中只说了两种树,但那是描写的需要,说不定还有更多的树呢。”这个学生看了看笔者,对旁桌投去了自豪的目光。可见,老师的鼓励、欣赏,不仅给了他信心,还会让他以后的思维更灵活一些,想象更丰富一些。可见,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又能通过这样的绘画行为帮助学生记忆一些东西。

2.2明确赏识教育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必须具备一个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个目标,指导赏识教育的运用方式、运用时机和运用程度,为最终取得理想的赏识教育成果提供保障。对于那些平时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这样说:“在这次集体活动当中,老师发现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而且具有较强的集体观念,你表现得非常棒!老师相信你会今后一定会越来越好!继续努力!”而对于平时课堂纪律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说:“最近这段时间你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真不错,继续保持!”当学生受到教师的赏识之后,自然会获得一种强烈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之后再将其迁移至学习过程当中,就能促进学习效果提升。此外,教师可以将加深小学生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认知作为开展赏识性教育的主要目标,使小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实现综合素养的快速发展。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给其送去一个警告的眼神,而不是急于批评,当学生表现良好再说出“你表现得很好”“进步很大”等赏识性语言,就可以帮助学生认知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知。所以,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性教育,有助于改善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学生犯错时,教师不要马上对其进行批评指责,而是采用一种温和的语气与学生之间对话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的改正错误;当学生表现表现出些许进步时,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赞扬,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再接再厉。这样一来,在学生的思想认知当中就会知晓什么对,什么是错,从而形成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和核心素养。

2.3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普遍喜欢新鲜事物,对于那些固定不变的事物难以形成浓厚兴趣和参与欲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提高教育过程中的多样性与趣味性,让小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期待。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最终比一比哪一组合作的最成功、最默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胜负欲,还可以全面促进小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最终的评比阶段,教师可以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比如A组成员之间合作得最为默契,B组的台词背得最流利,C组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最丰富,等等。通过这种赏识教育,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为语文教学注入了很多新鲜活力。此外,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促进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但是,有些学生出于性格原因或者害怕说错话,很少发表个人意见,导致其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始终无法得到锻炼与提升。对此,教师不妨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学生由于受到整体氛围的触动,就会将个人愿意很好地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变化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这次完咸小组任务的过程中,你做出很大的贡献,提出的想法也非常不错,真棒!”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肯定和赏识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触动,能够在学生心生成更加强大的学习动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赏识教育融入其中,用肯定,鼓励的教育方式,来增强学生信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培养他们健康、乐观的性格,更好地赋予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几种做法[J].张贵州.家长.2021(23)

[2]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谈[J].武满意.新课程.20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