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与“补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留白” 与 “补白”

赖广祥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213161


近几年的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读懂古典诗歌内容的考查,特别强调考生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换言之,为了衡量考生的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命题者如何精准设问,显得极其关键。

如果以古典诗歌“留白”手法来类比,那么优秀试题的“留白”,总能给考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而通过注释及题干的“补白”,帮助考生搭建合理的思维通道,从而顺利解题,是命题者需要反复推敲和全面思考的难题。

本文拟结合一些模考卷,探讨一下高考古典诗歌鉴赏题在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层面“留白”与“补白”的实践与思考。

  1. 补白”之失比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注]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本词作于乾道八年,作者时任滁州知州。范昂任滁州通判(倅),是辛弃疾副手,这年秋天,范昂任职期满,调至临安,诗人作此词为他送别。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点题,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惊恐之情,暗含了他功业无成的感叹。

【分析】本题语料来自南宋辛弃疾作品,题材也属常见的送别词。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在选择题选项的“互文性”提示下,大致理解没有问题。

但是选择题设定的选择项为A,错误之处为,“老来”并非“年华老去”之意。从考生答题反馈情况来看,几乎不会有人能准确判断此时作者老或不老,尽管他是辛弃疾。而注释中的“乾道八年”大概也算是一厢情愿的知人论世的提示,坦白讲,如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从此信息对应上此时作者的年龄。

因此,如果真要在此设问,何妨在注释里给出信息“辛弃疾(1140年-1207年)”,在“本词作于乾道八年”加上“(1172年)”呢?虽然这未免有点陷入类似考察小学生两位数加减的数字游戏了!但总好过无从推断的尴尬吧!

另外,下阕“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一句中,“承明”一词, 系特指“承明庐”。《汉书·翼奉传》:“未央宫…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承明耳。”此处代指南宋皇宫,不加注释,会影响整句理解。“视草”一词,不管是理解为“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还是“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都属于较为生僻的文化常识,似乎也该做些提示,当然不拘于注释还是题干选项中出现。

二、“补白”之妙。比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恭谒孝陵正韵[明]徐渭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疲驴狭路愁官长,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当时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说与听。

注:①诗前原有小序:“汉高仿佛皇祖,而以少文终其身。……是日陵监略陈先事。”②桥山指黄帝的葬地。传说黄帝死后,有龙迎他上天。③中官:守孝陵的太监。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生”即“老童生”。明清时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其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之前,都称为童生。

B. “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通常指长安。诗中借此指明孝陵所在地南京。

C. “青衫”,诗中指微贱者的服饰,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与它意义相同。

D. “亭长”,秦汉时所设的低级行政建制长官。诗中“亭长”是指刘邦,诗人以此来代指明太祖朱元璋。

16. 有人评价这首诗中的情绪“自哀和自负相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分析】这个语料选自明朝的徐渭作品,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容易。一方面,学生对作者的才华与坎坷身世了解不足。另一方面,“谒孝陵”是归属于怀古诗还是及事抒怀题材?分类的旨归也不够明确。

但命题者首先在注释中给出原诗前小序:“汉高仿佛皇祖,而以少文终其身。……是日陵监略陈先事。”借刘邦之典暗示颔联关键诗句的意思。再给出简答题“自哀和自负相杂”的前人评价,两则“互文性补白”材料无疑降低了理解难度,让诗人的情感变化显得有迹可循。

再则,选择题的几个选项如对“老生”“西京”的解释,恰到好处地补充了学生阅读中可能的理解误区,虽然选项D与注释有重复提示之嫌。

但是试想,如果没有命题者几处“互文性补白”材料的提示,学生是否能顺利解答此题?

“补白”之辨。

“留白”与“补白”,似乎是一种矛盾,“留白”过多,可能阻滞考生思维,不利解题;“补白”过度,试题缺乏难度信度,不利选拔。

边界在哪?我想命题者至少应该利用好注释的基本功能,发挥注释的基本作用,如: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主旨。

②介绍作者,暗示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

③解释重点词语,帮助读懂诗句。

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中的用典或意境。

⑤链接他人评价,暗示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

同时,命题者应准确把握学生的阅读难点和痛点,两道题的设问措辞应精准到位,适当补足“互文性”语料。

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衡量考生的语言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