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改革制度下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3

现代教育改革制度下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刘艳梅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七中学, 236700

摘要:在选课制条件下,教学对象的多样性与因材施教的矛盾,大班教学与课堂双向互动的矛盾,教学对象的分散与实践教学发展的矛盾,影响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一方面,教师应该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从生源和班级规模的角度提前干预选课。另一方面,要从课程的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安排,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选课制;高中历史;有效应用

在现代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展的过程中,历史课程在高中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历史课程是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在选课制条件下,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思考和总结,探究了现代教育改革制度下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以期提升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效。

一、选课制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现存问题

选课制是指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师、教学时间、学习方法,并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安排学习过程的教学制度。它的突出特点是充分尊重学生兴趣、个性和能力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它可以促进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合理分配时间,安排过程,进行有效的学习。由于高中历史课程是每个高中生的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上不存在自主选择的问题,但学生仍然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喜欢的老师,因此将其纳入自主选课范围是合理的。然而,笔者在经历了选课制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其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教学对象多样性带来的问题

在高中生的必修文化课中,高中历史与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重复内容的讲解,增强历史课程内容的深度,成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其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矛盾需要处理。以教学内容的选择为例:在有限的(30-36)学时内,应教授东西方发展历史。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每一个历史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的。一般提倡按专题教学。此时,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把握历史知识的粗细关系,已成为关键问题。从理论上讲,众多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历史基础。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历史知识的掌握应该根据这种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更容易实施。但事实是,在选课制条件下,这一原则的实施受到诸多限制。首先,高中生的基数较大,每个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同。因此,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教师在讲解历史课程知识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性,多人的教学班甚至可以包括两个到三个班的学生,这大大增加了因材施教的难度。

(二)阶段性课程实践带来的问题

历史课程实践教学,特别是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涉及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经费落实、活动组织安排等,是一个需要多个相关部门共同解决的问题。除第一线教学部门,即负责文化课教学的部门(部门)外,各教育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团委、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应各司其职。

首先,一线教学部门,即负责文化课教学的部门(年级部),应该是主角。这里的“主角”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一线教学部门要能够对实践教学提出科学有效的总体规划。另一方面,只要一线教学部门制定的实践教学计划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部门就应该给予支持和帮助。作者认为,在制定历史实践教学总体规划时,教师应考虑两个方面。首先,如果只是大纲课程的实践教学,最好安排在假期,主要是周六周末。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明办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中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中,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早已明确,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和文化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要广泛动员高中生在寒暑假期间开展“三下乡”、“四下乡”活动。许多高中学校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开展实践教学,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并没有为文化课留出多少空间。实践教学似乎只是政治工作部门和党团组织的事情,因此,文化课的配套实践教学要么被稀释、覆盖,无处开展,要么与政治工作部门和党团组织安排的历史实践活动并行,学生们不知所措。

二、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

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学生具备良好的历史学习兴趣,就能够主动探索不同的历史课程知识,个人的历史知识学习动力也会大大增强。那么教师推动选课制在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以更为自由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不同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探究、分析史料内容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内容形成良好的兴趣,同时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从而在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效。

(二)能够强化学生的历史研究

由于篇幅和学生认知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往往缺乏细致的阐述,只是对不同知识内容进行大致的展示。比如针对不同历史事件大都是时间、起因、经过、结果,对背景、意义、作用以及后世影响的阐释较少,这种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个人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有限。那么推动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对不同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形成深化理解,在补充传统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推动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英雄,对学生历史研究分析能力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改革制度下选课制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有效应

(一)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首先,教师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类。既可以按学生的历史基础分类,有共同历史基础和考试成绩相近的学生可以归为一类。例如,教师可以借鉴分层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理念,将学习成绩不同和个人历史素养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教师在安排课时时,可以提前在选课系统中进行设置,将部分时段的课程限制为A层的学生,另一时段的课程限制为其他层次的学生。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为参加单招、职业考试的学生单独的班级,这样老师就可以为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讲解。这样,具有共同特点的学生相对集中,这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非常有利。由于学生的相对共性,同一教学班级的学生容易相互熟悉,这也有利于熟人环境的形成和课堂互动的发展。

(二)限制教学规模,规定班级容量

限制班级人数,严格规定最多30人的人数,这样才能够增强历史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教师只需在选课系统中提前设置数量和容量。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有足够的教师,这需要其他部门的合作,如教师管理部门和发展规划部门,以配备足够的教师。因此,这个问题很难解决。然而,只有提前进行这种干预,教师才能摆脱“一对一”的困境和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条件和可能充分了解每个教学对象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有条件和可能与每个教学对象进行“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更多精力投入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相关教学研究上。对于学生来说,当师生比例相对较低时,与教师改变角色、成为课堂教学主角的可能性和概率也会相应提高。

(三)创新实践教学,进行统筹安排

最后是历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实践教学是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鼓励学生在高一阶段学习政治制度的发展,在高二阶段为学生讲解经济制度的发展,在高三阶段为学生讲解文化制度的发展。那么在阶段性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不同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日期。对于学生来说,周六周末是一个小而平常的教学时间。其次,笔者认为中宣部和教育部提出的“高中文化课各门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只是相对的。没有必要为一门课程制定实践计划,也没有必要为每门课程寻找合适的实践教学时间。这些在实践中很难操作,尤其是在选课制条件下。因此,可以在历史课的所有学时和学分中留出一个特殊部分,作为实践教学所需的学时和学分,而不管是哪门课程。只要教师按照规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并通过考试,则视为完成了相应的学时;学生只要按照规定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并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文化课专用的相应实践教学学分。

因此,笔者认为,各相关部门应共同努力,统筹安排学生的暑期实践活动,并将高一暑假作为文化课的独家实践教学时间,因为此时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尚未充分开展。因此,实践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相结合的可能性很小,也很实用。众多文化课中有一半以上已经授课,实践教学可以与已经学过的课程相结合,也可以与即将开设的课程相结合,由学生自主选择。一线教学部与相关部门,特别是学生所在的部门(系)合作,统一安排,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历史课程教师为主,各班级的班主任为辅。要求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结束后撰写实习总结或研究报告。教师将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实习总结或研究报告的质量,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和评估。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被视为已完成实践教学,并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整合原有分散的实践教学资源,实现双赢。

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改工作在高中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深化,选课制教育模式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选课制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历史课程教学工作模式呈现出一些不适应性。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要转变传统的高中历史课程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历史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美玲.“选课走班”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策略[J].家长,2022(06):165-167.

[2]侯见超.走班制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变化与对策[D].河北师范高中,2021.DOI:10.27110/d.cnki.ghsfu.2021.000627.

[3]马劲.基于普通高中综合改革下选课走班的思考[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04):58-61.

[4]高黎明,宋宝和.基于学业成绩表现的高考历史选考群体差异性分析[J].中国考试,2021(04):28-35.DOI:10.19360/j.cnki.11-3303/g4.2021.0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