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依赖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4

青少年手机依赖研究综述

金雨欣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10018

一、引言

2020年9月超过40亿人(占世界人口的60%)连接到互联网,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个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互联网主要使用工具的手机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少困扰,尤其是青少年。已有数据表明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更是达到93.9%。此外,美国马里兰大学曾在10个国家做了一项“无设备世界”的调查,结果显示:离开了手机让大学生们“坐立难安”。由此可见,青少年网民对以手机为代表的网络通讯和交流工具产生了高度依赖,手机依赖已然成为青少年成长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具有研究意义。

本文先基于手机依赖、睡眠质量的概念、测量、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现状与对策的理论框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展望研究的未来发展。

二、概念

手机依赖,亦称之为“手机问题性使用”或“手机过度使用”或“手机成瘾”,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成瘾和行为成瘾。目前国内外对手机依赖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梳理现有文献归纳总结可得,手机依赖的界定有以下不同的侧重点:

  1. 侧重强调其心理和行为特征。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在面对被迫无法使用手机的情况下会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Lee,2012;Katharine,2008)),并且过度使用手机往往催生更多的人际交往问题(Bianchi & Phillips,2005;Merlo,2011)。

  1. 把手机依赖界定为一种技术成瘾。手机依赖作为一种行为成瘾,囊括了人机互动和非生化(Griffifi ths,1998),是一种“成瘾”性质的心理状态(韩登亮、齐志斐,2005;师建国,2009)。Bianchit(2005)以手机依赖人群所表现出的成瘾特点来对其进行界定,并在后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其他研究。

3.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社会现象,并非心理问题。南开大学科研小组(2006)认为手机依赖者是以手机短信联系作为其人际互动的主要手段的人群,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和依赖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这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心理疾病。

三、手机依赖的结构维度与测量

不少学者以及机构针对手机依赖的测量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本文对部分国内外测量量表信息进行整合,量表维度少则涉及两个维度,多达六个维度。分析结构维度内容,可以发现量表多采用多维度测量,以四维结构为主。在研究早期,部分学者采用借鉴其他成瘾问题研究的量表来进行相关测量,如Park(2005)借鉴 Horvath 编制的《电视成瘾量表》来测量手机依赖,而后的量表多以完善补充前人的测量量表为主,但部分量表也有突破性的新考量,比如Koo(2009)的测量量表根据得分将青少年进行程度区分,为研究中被试的筛选和分组提供了方便。

此外,随着现代测量理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项目反应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我国李宇斌等便在结合已有测量表的基础上,发展了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量,在大程度上提升对手机依赖的测量精度及测量信度。

四、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

1、前因变量

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手机依赖,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许多探究,本文主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概括。相比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对手机依赖的影响更大。因此,干预手机依赖不仅需要社会层面的介入,更需要从个体的改变入手。正面引导青少年进行不良情绪的排解、丰富青少年社会活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机依赖。另外,可以发现人格对个体行为影响具有复杂性,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深入。

1 手机依赖前因变量研究

变量

类型

变量名称

研究结论

相关作者(时间)

前因变量

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

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家庭支持与手机依赖的时间管理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韦耀阳(2012)

家庭支持

消极亲子依恋会增加青少年手机依赖的风险

桂紫洁等(2021)

网络支持

网络支持越强,青少年手机依赖程度越高

高蓉(2019)

社会消费异化

手机使用标志化,成为经济社会的一个衡量指标

刘洪波(2014)

王萌(2012)

个人因素

人格特征

人格上外向的、低自尊、交际广泛的人更容易产生手机使用问题

Bianchit (2005)

王碧英(2004)

性格孤僻、低自信、自尊水平低、低宜人性、低严谨性的人更容易形成手机依赖

秦署等(2009)

王欢等(2014)

宜人性、责任性特质与大学生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神经质、开放性特质和大学生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其手机依赖显著正相关。

王珺珂(2014)

大学生的冲动性人格与手机成瘾呈显著的正相关 。

李悦、朱广思(2015)

无聊倾向

个人的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

王晴(2015)

姚梦(2015)

抵制

效能感

抵制效能感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

许颖等(2012)

个人

情绪

青少年消极情感越高,手机依赖越严重

SchindlerA(2005)

生活

满意度

手机依赖与个人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欧阳乐(2017)

何安明(2019)

2、结果变量

手机依赖对个体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均会产生影响。其中,手机依赖对个体的影响,直接体现在生理健康上的损害,主要包括过度损耗精神力以及肌肉劳损。这些不良影响是慢性和进行性的,往往容易受到人们的忽视,最终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次,手机依赖对个体的影响还在对其心理健康的负面导向,产生抑郁等心理疾病,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2 手机依赖结果变量研究

变量

类型

变量名称

研究结论

相关作者

(时间)

结果变量

生理健康

精神意识问题

导致眩晕、烦闷、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疲劳、头疼等不适症状

627b44abc32e7_html_8d9aab2e86d4fe14.png et al.(2001)

易出现头痛、睡眠障碍、耳痛等生理问题和易怒等情绪问题

Hamilton et al.(2007)

吕小丰等(2015)

身体机能问题

手臂机能受损。拇指疼痛、捏力、腕力等手功能下降,腕管综合征比例增高;损伤手指和前臂

Inal 等(2007)

Hansraj(2014)

肩颈问题。增加斜方肌上部疲劳的风险,易造成颈部和脊柱受伤,导致累积性创伤疾病

Ko,Kim&Woo(2013)

Hansraj(2014)

吕小丰等(2015)

易缺乏体力,出现生理机能障碍和免疫力减弱等情况

曹宏等(2011 )

Hansraj(2014)

吕小丰等(2015)

眼部疾病。

智能手机发出的蓝紫色光易导致黄斑变性和眼部症状;易患干眼症;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或近视加深

Moon、LeeZ

&Moon (2014)

Smick(2014)

吕小丰等(2015)

心理健康

抑郁

手机成瘾与抑郁存在着双向/因果联系,甚至两者会互相促进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

Jun S.(2015)

陈佰锋等(2016)

Elhai J.D. et al.(2016)

负面情绪

手机成瘾与慢性压力、情绪稳定性低之间存在相关性

Augner C,Hacker GW.

(2012)

Elhai J.D. et al.(2016)

在负性情绪状态下,过度使用网络的个体更加偏好网络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进而加重负面情绪

胡月等(2017)

行为障碍

易产生害怕错过的心理而束缚行动,也易出现活动过度,亲社会行为不良等行为表现

FoMO(2018)Wolniewicz C.A(2017)

五、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现状

对于世界观、价值观等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来说,手机由于具有海量资讯、功能丰富等特点,日益受到青睐,随之产生的手机依赖则成为困扰。目前青少年手机依赖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青少年手机拥有率大幅增加且过早拥有,加重手机依赖

调查显示,孩子拥有智能手机的概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每年增加58%(Masc-heroni G et al.,2015),儿童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的比例从2013年的42%增长到2017年的84%,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在儿童时期的手机拥有率有显著提升。但是,青少年大多没有良好的自控力,容易沉迷于手机使用,因此过早让青少年拥有手机,存在加大了青少年产生手机依赖的可能性。

(2)青少年随年龄增长,手机使用时间显著增加,手机依赖现象普遍

最近的一项研究(Nishida T. et al.,2019)表明,在日本青少年样本中,大约65-70%的青少年每天使用智能手机花费1-4个小时,而近30%的青少年每天花费4个小时或更长时间。这些结果也与Cha SS,Seo BK(2018)对1824名韩国青少年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手机使用时间显著增加,而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突出行为表现就是长时间沉迷于手机使用。

(3)各类手机APP的迅速发展为手机依赖提供温床

智能手机时代,人们各类需求被满足的背后是各类市场催生的APP。对于青少年,各型各色的APP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易导致沉迷。以短视频APP为例,根据2018年的《抖音研究报告》,15岁以下用户占比13.4%,15至25岁用户占比24.1%。短视频APP风靡对青少年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长时间浏览页面,加长手机使用时间,加强手机依赖;另一方面体现在创作短视频,网络关注度提高,加强手机依赖。

对青少年手机依赖进行干预,已是迫在眉睫之举。从家长层面,可以约束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行为,如合理制定手机使用规范,在使用对象、使用时间、使用方式上严格要求(汤敏佳,2010),从青少年的行为上进行“戒瘾”。从学校层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有助于转移学生对手机使用的注意力,这些活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贺雪欢,张志花,2018)。其次,学校可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避免手机打乱正常的校园学习及生活节奏,并打造师生、家校联合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社会支持(王派,2019)。

六、总结

在目前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仍仅止步于手机的使用,而未充分对其具体应用的使用进行分析,而当今手机应用市场APP软件数量庞大,具体的APP应用设置是否对手机依赖问题产生影响,或许是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对于青少年睡眠质量的研究中测量工具较为丰富, 但这些测量工具大多是西方情境下的研究结果, 反映的主要是西方人在睡眠规律上表现出的特征,对于中国青少年睡眠质量测量的适用性尚存争议,因此在中国本土情境下基于扎根理论开发一套本土睡眠质量量表, 是今后中国学者应当致力于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Lee DJ. College students’ hand-phone usage culture survey[N]. University Culture Newspaper, 2002

[2]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 [J]. 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3]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4)48-50.

[4]A.Bianchit,J.G.Phillips..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 [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 2005(1)39–51.

[5]Koo HY. Development of a cell phone addiction scale for Korean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Korean Academy of Nursing, 2009, 39(6): 818-828

[6]Park W. Mobile phone addiction[J]. Mobile Communications, 2005, 31: 253-272

[7]李宇斌,蔡艳,涂冬波.手机依赖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量及其效果评估[J].心理科学,2020,43(03):748-755.

[8]Mascheroni G., Ólafsson K. The mobile Internet: Access, use, opportunities and pides among European children[J]. New Media Soc. 2015;18:1657–1679. doi: 10.1177/1461444814567986.

[9]Nishida T.,Tamura H.,Sakakibara H.日本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与抑郁症的关联[J].精神病学研究,2019; 273:523–527,doi:10.1016 / j.psychres.2019.01.074.

[10]Cha S.S., Seo B.K. Smartphone use and smartphone addic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Korea: Prevalenc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and game use[J]. HealthPsychol.Open.2018;

5:2055102918755046.

[11]汤敏佳.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症”分析[J].江苏高教,2010(01):154-155.

[12]贺雪欢,张志花.手机依赖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5):52-53.

[13]王派.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250-251.

[14]欧阳乐. 大学生手机依赖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7.

[15]何安明,惠秋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生活满意度的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9,27(06):1260-1263.

[16]王晴. 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聊感与冲动性的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

[17]姚梦萍, 贾振彪, 陈欣, 等.大学生无聊倾向与手机依赖行为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 (2) :215-217

[18]赵建芳, 张守臣, 杜雨来, 等.大学生感觉寻求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 (6) :876-878


作者简介:金雨欣,2000年,女,浙江台州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现居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