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学地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某高职院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2
/ 3

高职学生就学地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某高职院校为例

缪枫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大学生作为人才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十四五”时期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如今后疫情时代,经济下向压力显现,如何缓解城市人才流失成为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对温州高职学生就业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学地就业的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进步。

[关键词] 高职;疫情;就业意愿

人才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当前国家和地区的重视。高职大学生作为技能技术型人才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各大城市都先后出台人才政策来吸引和聚集优秀人才。然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内一线城市人才虹吸效应越发明显,周边城市“人才难留,人才出走”现象普遍化。因此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意愿的因素,提出相应建议让更多高职学生留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能进一步促进人才供给侧改革,满足城市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本文以温州某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1285名学生分析留温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问卷主要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收回有效问卷1264份,问卷有效率为98.3%,有力支撑了调研问卷数据的信度 和效度。调研受访者年级在大二年级及以下的占比为43.4%, 大三年纪占比56.3%,温州生源和非温州生源占比分别 为53.67%、46.33%,受访者的年龄和年级分布都比较平均,问卷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信度是指调研结果的一致性及可靠性程度,一般多以样本内部一致性来表示量表信度的高低。本文利用 统计软件SPSS 对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从表 1可以看出,各个变量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17,总体来说问卷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效度分析可以检验测量内容与测量目标间是否相符,具体检验结果如表 2所示。KMO 值是 0.938,其次,Bartlett 的球形检验对应的 P 值为 0.000 小于 0.05,近似卡方值为 16642.788,说明本研究的量表效度比较好,Bartlett 的球形检验结果较好。

627c5a4680aa6_html_1dcd28add4df2283.gif
1 量表的信度分析

627c5a4680aa6_html_15cb8aabf6c3f895.gif
2:量表的效度分析

(二)量表内容分析

1.就业形势认识。通过调查46.2%的学生对后疫情时代未来就业形势表示乐观,45.02%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正常,8.87%的学生对将来就业形势表示不乐观。经深入访谈了解到,学生就业态度乐观正常的原因在于“认为国家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有效,保证了企业居民正常工作生活,自身也增强了抗压能力”。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的学生原因在于“自身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储备与企业期望存在差距“.在学生对城市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上,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政策很了解的占6.33%,一般了解的占46.04%,仅听说过或者不了解的占比达到56.73%,通过访谈了解原因主要在于自身就业敏感度不足,缺乏对学习就业政策信息的渠道。

2.留温就业意愿现状。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发现36.16%的学生选择留温就业,22.47%的非温州户籍学生选择回家乡就业,选择省内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有18.99%,22.39%学生尚未明确。在长远规划上,选择二线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较往年上升占比54.43%,一线或者新一线城市就业比率则保持在22.07%。

三、高职学生留温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因素与留温就业意愿因素的关系。

通过 SPSS 分析对温州就学高职学生个体因素和“留温就业意愿”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如表3所述温州就学的高职学生在“性别”,“年龄”,“实习经历”,“学生干部经历”上与留温就业意愿呈现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在0-0.015之间(p<0.05)。从性别上来看,初次就业留温的学生中,男生占比 23.19%,女生占比76.81%,女生更愿意留在温州市就业。其中留温意愿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产生变化,19-20周岁年龄段的学生留温就业意愿为39.08%,相比21-22周岁年龄段学生留温就业意愿高出近10个点。温州户籍的高年级学生留温意愿低于低年级学生。根据访谈反馈主要出于就业能否实现自身职业目标和城市物价生活保障方面。在实践经历方面高职学生的企业实习经历对留温就业有正向影响。

627c5a4680aa6_html_1154c65c94516c8d.png
3:个人因素对就业意愿影响

(二).家庭因素与留温就业意愿因素的关系

通过 SPSS 分析对温州就学高职学生家庭因素和“留温就业意愿”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如表4所述在“工作地与家庭距离”“父母亲疏关系”两方面与学生留温就业意愿呈现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在0-0.003之间(p<0.05)。从数据反馈可以看出,这两项观念认同度对非温户籍学生留温就业成负相关。

627c5a4680aa6_html_d1e09fa200b0dc8e.gif
4:家庭因素对就业意愿影响

(三)城市因素与留温就业意愿因素的关系

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城市因素对于高职学生留温就业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政策保障,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学生认为在尽可能不受疫情影响,能正常从事与自身专业对口相关的工作是其就业地选择重要因素因素,其次是城市的生活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SPSS 分析对温州就学高职学生城市因素和“留温就业意愿”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如表5所述在对城市受疫情影响程度和城市生活融入相关方面与学生留温就业意愿呈现显著性相关,P值分别在0-0.013之间(p<0.05)。从城市生活融入中与本地人相处和语言交流两项观点认同上,对高职学生留温就业意愿起着负影响,

627c5a4680aa6_html_5e5228f99518c6ae.gif
5:城市因素对就业意愿影响

四、提高就学地高职学生就业意愿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产教融合,转变就业观念

1.对接地方产业,优化专业设置。高职学生作为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专业对口产业的聚集程度,关系学生就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自我实现,也是高职院校所在城市留人的关键,因此从高校角度在专业设置上一定要紧贴地方产业,特别是所在地区的主导产业。一方面有利于开展深度产教融合,从教学师资,课程融合,实习实训全面对接企业,让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所对口的企业职业,借由工学交替,校企协同培养,树立好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合理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调查中发现学生看重自身未来职业发展空间,通过产教融合让高职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形势,企业制度和自身将来就业晋升发展的程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企业的文化认同和毕业后就业的忠诚度,以及自身职业目标的树立。

2.深化校政企合作,加强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对学生的就业选择和方向起影响作用,根据表3的研究结果发现,高职低年级学生就业意愿大部分还不明确。对于三年学制的高职学生来说,结合自身优势越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对毕业时就业质量提升越大。高职院校应针对性调整就业教育模式,制定更具体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同政府企业合作联系,开展城市就业创业政策宣讲解读,城市文化生活体验,组织学生参与城市建设发展课题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在校企合作上,柔性引进行业企业高管人员和校友入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开展就业教育,为低年级学生开展职业能力评测唤醒生涯规划意识,结合专业学习让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上渐进式成长。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面试,职场礼仪等就业能力培训,同时对摸排学生就业需求进行分类精准就业指导,为学生解疑答惑,推荐实习单位,提升求职能力。

3.搭建就业平台,促进信息融通。及时有效的推送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是确保高职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基石,也是引导高职学生毕业留在就学地就业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应协同企业和政府共同搭建好学生就业平台,依托网络媒介及时推送招聘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达当地就业创业政策,就业问题答疑等,帮助学生正确树立就业观。还可以依托政府部门开展线上政策学习解读,邀请企业开展招聘宣讲和求职技能线上讲座,组织企业人员参与学校就业推荐直播等活动,结合线下校园招聘会让学生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优质的就业信息,促进留城就业。

(二)强化家校联系,促进就业意愿。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根据表4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就业意愿受到家庭的影响,可见家长的意见是学生毕业选择就业城市时会考虑的重要因素。若家庭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规划,支持学生留下就业那会显著提升学生留在就学地的就业可能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加强针对学生职业能力和求职需求的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就业教育中的评测反馈和需求的同时推送学校就业平台的与学生需求匹配的企业招聘信息,促进家庭发挥在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建议作用。二是完善家庭对学生实习状况的评价反馈机制。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在就业意愿中注重能否实现自身职业目标,学校可以定期向家庭反馈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的表现,通过家长评价合反馈发挥对学生实习实训的共同指导作用,从而促进职业能力提升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需求,提高留城就业的可能性。三是加强城市文化生活和就业政策宣传。城市生活的融入和保障作为学生留在就学地就业的另一主要考虑因素,也是家长对子女就业所关注的重要因素,因此向家长宣传城市的就业创业政策和城市文化生活,良好的城市营销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就业形势,促进在就学地就业。

(三)提升城市属性,提升人才集聚力。

本文研究发现,城市的发展秩序,就业机会,基础建设和政策保障对高职学生留在就学地就业有正向影响。因此加强城市人才吸引力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加强疫情防控,确保正常社会秩序。表5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对学生就业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因此制定城市严格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良好的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秩序有利于吸引高职学生留在就学地就业。

二是推动城市主导优势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人口去留关键在于核心产业的发展,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贴地方产业,因此需要加强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丰富就业机会,进而留住学生。三是完善人才政策,改善就业环境。本文研究发现,薪资待遇水平是高职学生就业选择时考虑较为突出的因素。高职院校所在城市可以结合主导产业设置人才专项基金,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为城市所属高职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和梯度性奖金,如留城就业满1年,3年,5年等,以增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李晓静 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8):31-34.

(2) 李景国 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原因分析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0).

(3)刘文杰,胡 凯. 人才政策对大学生在昌就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 市场周刊,2021(11).

(4) 熊凯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意愿与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10):95-99.

作者简介:缪枫 1983年,男,浙江温州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项目: 本文系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课题 “高职学生留温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课题编号: DF2021YB06)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