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及体能素质提高策略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大学生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及体能素质提高策略研

康雅倩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101

摘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开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适应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大力推动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向纵深发展,是方方面面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从大学生体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尽管从总体上来看,随着“全民健身运动”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

关键词:大学生;体能训练;体能素质;影响因素

引言

体育素养是由英国哲学博士怀特海德于1993年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缺乏运动和久坐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人口健康危机”和“体育定位偏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概念。其目的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在知识、信心、动力、体力、情感和技能等方面参与终身体育活动的综合能力,从而减少因缺乏运动和久坐社会而带来的健康风险和巨大的经济负担。

一、大学生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需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对学生的体能训练缺乏足够的认知与重视,其中部分高校仅以体育课程教学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但却由于对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内容设计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其体能训练效果并不如意。此外则有更多的高校未能建立独立于体育课程外的学生体能训练活动或教育内容,一方面在于缺少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与管理机制,忽视了学生体能的长期建设问题,并未形成高度统一的学校规范与制度。另一方面则在于缺少组织学生开展体能训练的平台与活动,尤其在学校体能检测中,很多学生难以达到标准却并未引起学校的深层关注,且未能向学生提供有效的体能训练服务。

(二)学校体育设施落后,应增加体育设施投入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将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主要渠道,而并未专门为学生开辟独立的体能训练空间与平台,这说明学校对于学生体能发展的关注集中于课程教学之中,尤其在体育课程的必修与选修设计中,学生所主要参与的运动类型集中于篮球、足球、健美操等类型,而针对学生体能发展的田径类,学生选择的兴趣相对较弱,这导致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缺乏完善而科学的规划,一方面在课程设计上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却忽视了学生体能发展的综合性;另一方面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同样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为基本目标,忽视了其他方面运动设备的支持与辅助,甚至部分学校还存在设施陈旧落后,需要全面更新与维修的问题,因此,项目不健全、设计不完善、设施较落后等也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能训练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大学生体育开展现状

(一)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育教育,能够认真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方面的重要指示,使大学生体育教育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如有的高校不断改革和创新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在体育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科学设计,既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养,更重视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的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而且还经常组织一些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体育比赛,等等。

(二)大学生体育载体日益丰富

自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落实体育强国的有效措施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的深入开展。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整体开展情况来看,各类载体建设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使大学生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特色,一些大学生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传播,运用“抖音”等传播体育文化,推动了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的大学生更加重视体育社团建设,很多兴趣相投的大学生组建了各类体育社团,不仅经常一起开展体育运动,而且使大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三、大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策略

(一)建立体能训练机制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之中,体育课程已经在趋向好的方向发展,尤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管理与规范下,体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运动能力发展、健康行为养成以及体育精神塑造的重要平台。但是,学生的体能发展不能仅仅单纯依靠体育课程,更要利用学生集体化、常态化的体能训练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与健康。因此,目前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大学生体能训练机制,并在该机制下引导学生合理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从而达到以科学制度规范引领体能建设活动开展的有效目标,形成严谨的训练大纲与目标,并建立起完整的体能训练方案和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能训练的项目主要分为小球类、中型体育项目、大型体育项目、有氧舞蹈等类型,在训练机制建设中,应当围绕学生的实际体能水平与学校的场地与设备条件,为学生规划每一个阶段的运动内容,完成相应的体能训练指标。首先对于小球类,主要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大多数需要在室内展开训练,鉴于场地限制,应合理分配学生的参与人数,可以引导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建立共同的喜好,并定期前往体育馆进行娱乐与训练。其次是中型项目,排球是其中的典型运动内容,其需求参与的人数中等,性别要求较低,学校则可以将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各班级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排球训练活动,甚至可以定期举办班级对抗赛,以班级之间的竞争强化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二)高校定期组织体育活动

到了大学,学校的生活就已经变得相对轻松,没有固定的课表和时间安排,这个时候学生就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学生刚刚步入大学会有一个适应的时期,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积极引导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学习之余,不一定要在宿舍里打游戏,还可以走到球场上结识更多新的朋友。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为学生创造条件,比如修建体育馆、为学生开放球场等,都有利于学生走出宿舍,来释放青春的活力。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或者组织大型运动会或者趣味运动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体能,还可以让班级更加团结。比如,学校可以在每年开展秋季运动会,以院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赛。在赛场上,运动员会为了院系的荣誉开始拼搏,这样一来锻炼了学生的体能,看台上的学生也会受到运动员的鼓舞,开始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高校也可以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的乐趣在于参与人数多并且很欢乐。参与的人数越多,对学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其实很多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不愿意走向操场的原因是没有人陪伴,这个时候全班同学一起锻炼,彼此互相监督鼓励,更有利于体育锻炼的进行。学校组织各项体育比赛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能,比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比赛之前,学生们可以通过紧张的备战来锻炼自己,一方面增强自己的运动技能,同时体能也会得到训练,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球类比赛大多需要学生的相互配合,而且不仅需要技巧也需要体能。试想足球运动员肯定需要足够的体能才能全场跑动,篮球运动员更是需要灵活的走位,球类运动往往考验着学生的技巧和体能,而大多球类运动也需要队员的配合,所以学生们在训练的时候也可以互相鼓励,使体育锻炼的效果更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在体能发展方面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在国家全面加强体育教育的政策引导下,学校应当全面落实学生体能训练的建设与发展,除了体育课程之外,让学生从心理意识、行为习惯、设施条件、环境氛围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拥有体能训练的新平台,以此促进学生的体能素质持续成长。

参考文献

[1]阿依比丽柯·喀依木.谈大学生体能训练策略[J].拳击与格斗,2021(11):116-117.

[2]孙晓川.体能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其训练方法[J].拳击与格斗,2020(12):116-117.

[3]刘翀.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大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