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应重视审美性和实践性的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6
/ 2

小学音乐教育应重视审美性和实践性的融合

苏乐春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第十五小学 536000

摘要: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部分,而小学音乐教学要在小学阶段这个关键时期将审美和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小学音乐教育重视审美性和实践性融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审美性;小学音乐;实践性

创建音乐实践活动是提升审美能力的一种重要课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将审美性和实践性相融合,让学社不过能够从更多的视角去感受音乐和学习因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有效体验。

一、激发学生实践活动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发现和感受音乐的美从而为创造做好铺垫,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中不是只以教会学生一首歌为教学目的,而是要能够启发学生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要求学生要有带有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演唱。同时,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艺术形象进行体会和欣赏,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没有形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歌曲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并不是学生能够完全体验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创造出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和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走进音乐的情境中。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春游》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学生跟唱两遍让学生基本熟悉旋律,然后再注重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内在含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充分抒发情感。所以教师将学生直接组织带入到劳动实践场所活动里,音乐老师可以用吸引学生的条件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兴趣,比如:“同学们,劳动实践场所有很多丰富的物品,从路途中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也可以亲去身体验栽种类的劳动。”一个乐趣的实践以及丰富的音乐课是作为音乐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在音乐实践中,逐渐地提升审美能力,丰富音乐素养,实现课堂的真正目标。

二、引入多元欣赏实践活动

基本的音乐欣赏活动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条件之一,小学音乐教师要引入多元化的欣赏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音乐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要结合主题特点、表达方式、情感特征、音乐种类等等,以让学生能够准确抓住音乐特色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我。例如,在教学《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时候,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此作品设计多元的欣赏场景,比如拿出几个竹餐垫和夹子等生活用品,再为学生介绍竹子的种类有哪些。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直观的图片,让学生看到竹叶像凤尾的凤尾竹,同时也导入几个其他类型的竹子让学生进行区分从而加深学生对凤尾竹的印象。教师再呈现一些关于竹的艺术作品作为延申,在这个过程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也能让学生逐渐深入主题、走进情境。然后,小学音乐教师就要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片段,介绍傣族人的性格特点,再提问学生关于傣族的风土人情。有的学生会回答泼水节和孔雀舞,这时教师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拍进行自己的表达,可以是跟着节拍舞蹈,也可以是演奏乐器。这样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尊重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断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力和创造力,同时在实践中学会欣赏音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灵活运用乐器表现音乐

乐器可以表达出任何音乐的情绪,无论是悲伤还是愉快的,总是可以生动地表现并感染到每一个人,而表演乐器的人可以根据情况融入自己的情绪在表演中,也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或者不同的想法。乐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乐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也要善于经常运用乐器表现音乐,意识到乐器作为常规的音乐课辅助设备,在习惯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刚接触音乐的时期,教师引入乐器要能够适合学生,学生要在课堂上学习使用乐器,也能不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乐器本身就是要学生长期地训练,为了避免学生感觉到训练枯燥并产生了反感,教师应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合作,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在氛围中感受到乐趣,从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不同的启发,教师也可以分配不同情感的曲目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学生在理解之后再用乐器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审美以及实践水平。

四、搭建练习活动平台

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学并不是要培育出音乐家,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就算学生缺少音乐天赋,教师仍然是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再有天赋的人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音乐的学习一定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的,小学音乐教师要搭建音乐的练习平台让学生体验练习,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技巧,提升自己的能力,感受到平台的魅力。小学音乐教师还可以注入更多有趣的音乐元素让学生游戏和表演,例如,在教学《中国功夫》的时候,这一章节包含着多种实践活动和任务,不仅有理论知识学习还要学会唱《男儿当自强》以及欣赏音乐等等。小学音乐教师结合教材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唱《中国功夫》的时候,教师就播放相关的影片,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武术的认识。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合唱,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提升欣赏水平。因为欣赏中一定是带有疑问进行思考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着内容探究问题,带着问题认真用心地去感受聆听音乐。在学生听完音乐之后,教师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在影视片段伴奏下唱出歌曲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配合表情和声音以及带着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由于始终围绕着同个主题,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之后增加更多的体验活动,搭建体验练习的平台让学生展示从本章内容中学到的知识。音乐平台让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想要尽情发挥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在课后进行训练,学生可以独自训练也可以合作训练,在训练中感受快乐的氛围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养成训练音乐的好习惯。

五、激励在实践中创造

创新能力是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部分,而音乐也是音乐创造才丰富多彩,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教育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学生也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发展,而音乐作为陶冶人们情操、释放内心情绪等这一艺术,其实比语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具备创新的意识。例如,在教学《彩色的中国》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朗读下歌词让学生知道歌曲的大致意思和情境,然后去实践场所寻找彩色、感受彩色、想象彩色。学生可以边唱着美妙的歌曲边在风景中散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小学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实践中想象,学生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祖国的大好河山都在自己脚下和眼前,心中不自觉地产生自豪的情感。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地激励学生,学生的个性被充分鼓励就更能把握唱歌的技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对歌曲进行改写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和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审美体验,让有着不同音乐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用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民主、自由的课堂上享受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 孙舟.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2(21):11.

  2. 宋媛.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中华少年,2017(13):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