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7
/ 2

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价值

薛雅文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遂宁市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瓣膜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容积等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较对照组更高,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比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不仅能促使患者心功能尽快恢复,又能使窦性转复率得以提升,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应用效果

房颤属于心律失常病症,不仅会使心房内血流受阻,还会使患者心功能受到持续损害,若未得到有效治疗,肺栓塞风险系数会骤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房颤最基本原因在于心脏瓣膜病变,风湿性心脏病是诱发心脏瓣膜病变的最主要原因[2]。本研究比较和分析针对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应用瓣膜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运用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8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5岁,平均(56.60±3.72)岁;病程1~7年,平均(3.82±0.91)年。对照组50例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40~75岁,平均(57.16±3.52)岁;病程1~8年,平均(3.95±0.74)年。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瓣膜置换术:观察组:联合射频消融术。瓣膜置换术:胸部正中开一个小口,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体外循环),右上腔静脉置管(左心室引流)。对心脏表面震颤、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详细探查、评估,选取最佳手术方式。借助右心房-房间隔手术对二尖瓣瓣叶情况加以仔细查看,在不破坏后瓣、瓣下结构前提下,将Medtronic 人工瓣膜放入到适当位置,对瓣叶活动情况进行详细检测。射频消融术:升主动脉行阻断处理,促使心脏在停博状态中,用电复率对窦房结功能进行详细评估。用 Medtronic 单级射频消融套件对左心耳、左右肺静脉等左心房消融线和上下腔静脉等右心房消融线行隔离处理后,进行迷宫手术。术毕放上心外临时起波导线。

需实时监测所有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脉搏等)波动情况,抗凝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等常规处理,对胺碘酮行持续泵入操作,待患者可正常进食后,胺碘酮便可口服。基于患者心律情况的综合考量,对药量予以及时调整。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治疗3月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容积和射血分数。

记录两组患者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

1.4统计学分析

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628354cee744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功能指标

治疗后,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容积比对照组更低,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更高(P<0.05)。

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指标对比628354cee744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左心房内径(mm)

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ml)

射血分数( % )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50)

57.92±3.40

41.69±2.57

64.25±10.18

48.21±8.14

0.35±0.07

0.65±0.14

对照组(n=50)

58.52±4.04

50.82±2.76

65.64±11.25

57.70±9.08

0.37±0.05

0.46±0.09

X2

0.713

12.648

0.903

7.540

1.149

11.592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术后恢复效果

观察组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较对照组更高,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

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恢复效果对比n(%)628354cee7449_html_516eb74bb9bf0608.gif

组别

例数

即刻窦性心律恢复

辅助呼吸时间 (h)

住院时间(d)

围手术期死亡

观察组

50

48(96.00%)

16.31±2.03

8.27±1.13

0(0.00%)

对照组

50

36(72.00%)

24.46±2.27

11.79±1.58

4(8.00%)

X2/t

-

6.093

11.725

6.168

4.893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心脏瓣膜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在病情进展中,心脏会受到不可逆性损害,心力衰竭发生率极高[3]。若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合并心房颤动,不仅会使临床诊疗难度大增,患者还会面临死亡威胁。手术是临床上切之有效的医治手段。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仅用瓣膜置换术,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欠佳,多数患者的房颤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射频消融术可使窦性心律得以转复,进而使心房收缩功能得以改善,有效阻断心室重构,可将心律失常风险系数降至最小。且射频消融术多用标准迷宫手术,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可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4]。需注意的一点是,射频消融术中,不可损伤房室结,术后需将临时起搏线放在心外膜,保证消融线已相互连接。从上述研究可知,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窦性心律恢复率均更优,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的优势、疗效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

概言之,瓣膜置换术+射频消融术应用于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不仅能使其心脏功能和结构处于良性循环中,又能使窦性心律恢复率得到最优保障,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刘帅洲,冯渊波,张涛,等.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20,28(001):3.

  2. 宋建敏,陈灿.射频消融术联合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疗效及对心功能和术后转复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7):4.

  3. 王鹏,彭冉.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解剖学杂志,2021,29(001):2.

  4. 温常暖,王坤,秦凤丽,等.人工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价值研究[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