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民俗元素,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民族元素与文化的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9
/ 2

融入民俗元素,继承优秀民族文化——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民族元素与文化的融入

叶觉卡

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教师 广东省 516700



摘要: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也在不断的传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工作的落实与深化之中,教育教学变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对教学改革的创新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两个路线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这样对于我国发展并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入,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层面进行深度的教育,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文本中所蕴涵人文情感的挖掘,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去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了许多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是我们大中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宝贵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就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化的改革,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借助对文本内容的深度分析来引发学生对文化的自信感,这样才能够为初中生的将来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上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社会意义角度上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入是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新路径,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新与继承的有效举措。

一、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内容庞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蕴含于教材中的多个角落,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内容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作者情感的凝练[1]。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以外,还要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来让他们去探究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先前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去体悟到蕴含在教材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要素,这样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也致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以高尚的道德品格去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也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度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传统文化已经编排到教材内部,但是有许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只是完成了对于教材中知识的传授,而未对传统文化进行拓展延伸,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得传统文化在学生心里并不能够做到生根、发芽。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向是对传统文化融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师的重视来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提高传统文化渗透的时效性。

(二)缺乏科学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事物及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作为教师应该依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心理接受能力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在尊重学生基础的前提下实施的有效教学。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初中生当然注意力比较广泛但其注意力品质不高,所以教师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来渗透传统文化,就必须要通过对教室内部环境的变化,让学生能够在举手投资之间都被传统文化所包围,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可在墙壁上张贴“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画报,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漫画去了解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2]。教师也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文本内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去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趣味。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这篇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上古神话的神奇之处,以及传统文化中女娲造人与自然科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传统文化蕴含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生活中常见事物进行观察以后来开展各类主题性学习活动[3]。在主题活动中去品味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提高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人们怀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先生,此时人们会向河中投放粽子并在水面上开展龙舟比赛,那么我们也可以在班级教学中让学生去说一说端午节的习俗,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去了解端午的由来,以及在端午节那天所独有的民俗文化活动。

例如:在习作《家乡的习俗》主题写作中,教师可让学生去将家乡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习俗进行写作,并将写作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秦词造句进行思考,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变动宫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基础之上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度认知从而树立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

(三)诵读优秀经典作品

诵读经典文章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选择优秀的作品。例如:《千字文》、《三字经》等可作为学生初探传统文化的敲门石,在学习这些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明确文本中所讲述的内容,从修身和处事两个角度去思考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够以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为指导来发展个人的品德,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也让学生的三观在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当学生能够通过多次诵读达到熟读成诵时,他们的内心也打开了一条通往。传统文化研究的道路,这样学生能够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研读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修养,也发展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能力,这样在今后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将有明显提高,而且学生的诵读能力将会借助对经典作品的诵读得到显著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文本理解水平也会得到高质量的提升。

四、结语

语文的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人文情感的大好时机,新课程改革以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通过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入来引导学生树立起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从而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规律的前提之下通过对教学任务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彰显民族魅力。

参考文献:

[1]王茜.感受古韵之美——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54-55.

[2]李玉琴,彭艳,胡娅.传统文化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融合——以怀化市人民路初中“本草苑”课程为例[J].教师,2021(26):27-28.

[3]王川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实践——以遵义地方文化为例[J].新课程,2021(09):160.


作者简介:叶觉卡(1985年12月6日),男,汉族,广东汕尾陆河人,惠州学院学士,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