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足球运动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3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足球运动研究综述

许辉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研究生院(重庆) 401331



摘 要: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近代中国足球运动项目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得出一些个人的浅见,并从中汲取到通过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查找可以提高和完善文章的严谨程度,同时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将研究视野不断地扩展,重视地方和个人档案的收集,从国内到国外,从足球到整个当时的体育界,从纵向角度来比较当今世界和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异同,从而对以后的中国近代足球研究发现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近代体育史;中国足球运动;体育精神;发展规划


古时就有蹴鞠运动在我国风靡一时,最早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关于蹴鞠运动的记载,经过封建时期两千余年的发展,经久不衰。2006年,国务院也正式将蹴鞠列入到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19世纪中叶,现代足球在英国逐渐形成专业化的一项运动,随后19世纪末期现代足球也带着它的规则传入了中国,这项引人侧目的运动很快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民国建成后,中国也组建起足球队开始参加这种比赛并且屡屡斩获佳绩,这也使得国人的足球热情不断好涨,在第二次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30年代的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足球已经能和中国几千年的国粹戏剧相提并论了,足球当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那么在如今新世纪中国足球不断陷入低谷,成绩一再刷低下限,不断让国人失望的背景下,民国时期的足球运动是如何开拓和发展的?队伍是如何组建和训练并参加比赛的?成绩上为何能使当时的世人所称叹?又是如何从兴盛走向衰落的?近代以来中国足球相关的史料与档案并不算多,从中寻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整理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的。


一、研究现状和成果的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文化与科技事业虽然也在同步发展但地位自然不如工业与农业,中国足球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曾经去东欧的匈牙利进行过学习,但回国后冲击1958年世界杯决赛圈失利,使得原本在当时不太被重视的足球就更加备受打击,60年代后到70年代末,由于十年“文革”的影响,足球运动的发展近乎于停滞状态。1979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足球运动也重新走上了发展之路。史学界和体育界也开始有人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近代以来中国最早的足球运动发展史。

80年代以来,包括钱益的《足球雄风》,何启君和胡晓风合著的《中国近代体育史》,王崇喜和王祖俊合著的《足球》,董守义和关延煦合著的《中国近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和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同时还有著名的《体育史料》杂志的出版,这一时期的著作和文章可以说是新中国研究民国足球运动开先河之作,更多的是关于历史大框架下的足球运动的形成发展与兴衰,大多属于宽泛的介绍,细枝末节和具体的内容会少一些。

90年代后,随着职业化足球在中国的正式开展,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足球运动的甜调查研究也就越来越多,1993年张彩珍出版的《中国足球运动史》一书就具有相当的影响,蒋湘青在《文史精华》上发表的《中国近代足球运动史话》也引起了一部分的关注,同时期还有关文明的《解放前港沪足球的发展及其社会原因》,以及民国“球王”李惠堂自撰的《回首二十年》和《球人座右铭》被后人再发表,这一时期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放到了近代以来中国足球的发展历程中来,并且更多注重的是对具体某一时期的研究,将时间切割开来看不同时段中国足球的发展史。

新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科技文化体育相关的研究也就越来越丰富,这一新时期内容就数不胜数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研究现状和成果:

(一)、近代中国足球发展总论

新世纪关于近代中国足球发展的通史性著作首当其冲即是2017年陈晴主编出版的《中国足球运动百余年发展史》,从清末民国初年,中国近代足球发展的起点,使社会各界能够了解这段模糊且鲜为人知的史实。

(二)、对民国时期足球发展和史实的专项研究

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而此时也是中国近代足球发展高涨的第一个阶段,后人整理和出版的民国“球王”李惠堂自著的《球圃菜根集》和《足球》两本书,从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一流足球运动员李惠堂的第一视角来看真实的足球在民国留下的足迹,这无疑是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的,从亲历者的第一角度虽然存在一些情感上的个人因素,但也更具有一些档案不具备的人情味和真实趣味性。

常家树的《民国足球史话》一文则通过叙事性和新闻报道类的方式将清末民初时期中国足球的一些大事件一一罗列。赖晨的《民国足球第一人李惠堂》则也是通过叙事的方式将民国第一“球星”李惠堂的前世今生介绍得十分详尽。

《称霸亚洲的民国足球》和《民国时期的中国足球:称霸亚洲,十战九胜》两文则是以较小的篇幅通过对中国足球队在民国时期在亚洲和世界打下的显赫成绩来表现民国时期中国足球的不俗实力和蓬勃发展。

(三)、对近代中国足球与奥运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奥运会是体育界的奥斯卡,是最高水平的体育盛会,足球从1900年第二届夏季奥运会便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王培的《1932年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在北平的筹备经历》一文和高翠的《中国代表团与第11届奥运会》通过对民国时期体育代表团参与奥运会史实的叙述,表现当时我国体育整体落后的实际状态,足球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张博的《李惠堂:两次出征奥运会》一文则是通过对中国足球队头号球星李惠堂的亲身参加奥运会的不易经历和足球这一单一的项目的记述,来更加细致的角度来表现当时中国体育乃至国家实力在世界上的落后局面。

(四)、对民间足球的研究

2020年最新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上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赵宇撰写的《近代中国足球的“队”与“会”——根基、代表与组织者》一文,则从一个新颖的宏观角度——基层足球组织来看整个近代足球的历史发展进程。

此前也并不缺少相关的研究文章,暴丽霞的《近代中国民间足球组织研究》应该是中国民间足球研究专项文章的开山之作了,通过对民间足球组织产生的历史背景、组织过程和历史贡献的探究,为如今足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间足球对外交往研究》一文是运用文献资料法重新梳理和再现上世纪20年代中国民间足球对外交往一些事件的史实,在当时中国较为落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通过足球交流从一定程度上在西方重新树立中国人的形象。

《中国近现代民间足球组织发展探讨》则是通过对民国时期民间足球组织这一个体行业的介绍和研究,着眼于香港和内地两大块地区各自比较有影响力的民间足球组织协会的由来和发展,从而表达民间基层足球组织的建立对于民国时期足球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五)、对近代地方性足球发展的研究

王炳毅的《话说金陵“足球百年”》和孙健的《金陵足球百年纵览》是为数不多的将中华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首都金陵的足球历史拿来叙述回顾的,印象中的金陵城是政治文化中心,并不如当时的上海和粤港澳地区体育氛围那么热烈,但这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通过搜集大量的档案来深挖当时金陵城在足球这一单一运动上的发展与建树,弥补了这一块历史的空白。

沈文彬主编的《中国的足球摇篮:上海足球运动半世纪(1896—1949年)》和李毓毅主编的《上海足球运动半世纪(1949—1999年)》这两本书籍则是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当时中国内地足球发展最好群众最热情的上海地区的足球发展史,从清末一直到20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包括了上海足球的队伍由来、建设,参加的赛事,历史贡献,以及女子足球,青少年业余足球,职工足球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上海足球的“百科全书”。

近十年对于广东梅州足球的关注度重新高了起来,作为中国近代足球之乡,也是李惠堂的老家,梅州足球在中国近代足球发展的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事迹。肖仁龙的《华人华侨及港澳同胞对梅州足球发展的贡献》从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地区同胞对梅州足球的支持和贡献的角度着手,分析了梅州作为著名侨乡是如何从一个不显眼的小城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足球之乡。《民国时期梅州足球之乡形成的社会动因》和《梅州足球在民国时期的形成因素分析》两文则是前者从社会这单一角度探析梅州是如何实现足球的辉煌事业的,而后者则是通过全方位的多角度的剖析梅州足球成功发展的原因。

(六)、对思想和近代中国近代足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张爱民和张学忠共同撰写的《儒家思想对中国足球负面影响的论析》和赵峰的《从儒家文化看中国足球与民族性格的互动》两篇文章另辟蹊径,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入手,以更宏观的角度,从整个民族乃至国家来分析中国足球如今陷入落后的窘境的原因,说明民族性格和文化对于中国足球发展的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足球冲突的分析》《论现代足球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足球的文化缺失》《浅论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运动的影响及对策》《论中国传统思想教育与中国足球的关系》《传统文化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等一系列文章则都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足球的关系的分析理解,以及探究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所形成的历史文化特征、人文心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是影响足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来促使我们思考和更新观念,以此使得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能够走上更好的道路。

《论李惠堂足球思想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则是主要作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将民国时期中国足球的第一名将李惠堂的足球思想加以整理,从而从中得出诸多对当今足球发展的启示。

王仁华和卢仁强合撰的《以中国近代史为鉴再谈中国足球》一文则是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上的几次重大改革与足球发展历程中的变化作类比,从而思考足球如何像我们的国家一样逐步走向复兴,这样类比式的写法将近代足球与近代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更具有趣味性和思想性。


二、对今后近代中国足球研究的看法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发展全民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提上日程,振兴足球事业也势在必行。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也相应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随着党中央和体育总局的重视以及国家政策后续逐渐地落实,足球在体育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相关的研究也将会越来越丰富,同时在很多仍未涉及的方面需要去挖掘和剖析。


(一)、及时更新史料,注重对国外资料的收集

历史虽然是客观存在的过去,但我们研究历史的思维方式要做到与时俱进,最基础的史料更是要做到严谨与小心,不能大而化之,对于模棱两可的点可以从多方寻找资料进行对比确认,时间久远的史料更要确认其的真伪性,同时关注近代中国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动态,让收集的资料能跟得上新时期研究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对足球方面研究的成果是越来越多,但之前提到的一些尤其是地方上的研究,比如上海和梅州这两个民国时期中国足球的重要中心地带,大多数文章中所搜集的史料和档案都只是各个地方上,在新世纪后相关之间的档案交流才多了许多,近代中国足球的历史并不只是我们国人能够看到,方式可以说是打出了名堂,让世界各地的人认识到了中国足球的实力与魅力,那么在国外相关的研究与著作,早期档案资料与新闻报道自然也是不会缺少的,在日后的研究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应当收集一些国外可以运用到的资料,从另一个角度,从外国人的视角来进行近代中国足球发展史的研究,同时也可以与我们的档案资料进行整合得到对比研究。

(二)、强调对比方法,深入调查获取口述材料

在近代中国足球的研究历程中,对比研究是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对于足球这一不太热门的领域中投注的热情与关注还不足,往往显得研究方式还不够成熟。在民间足球这一单方面来说,我们可以将同时期各个地方的不同的发展来进行对比,可以得出相当的结论与成果,再比如将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的民间足球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不要拘泥于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这两者随着研究方向的不同可以灵活地调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在党的指导工作中提出的意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研究当中,闭门造车固然需要,但是口述史料在如今也值得我们重视,我们有现代化的手段与条件能和更方便地使我们得到一些新颖的口述的历史资料,这让我们作为历史工作者,能够从足球这一单一领域的主体方得到他们的看法与观点,更具有直接客观性,从而能够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而不是靠我们主观的臆想和推断。

(三)、拓宽研究领域,加强跨学科联系研究

回顾以往在近代中国足球发展史上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和结论时,大多数是从思想领域传统文化等方面来剖析中国足球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一些传统思想之间的联系,而鲜少有从科学理论等理科思维方面的知识来与足球进行联系研究的,足球虽然只是作为一项人与人之间激情碰撞的竞技体育运动,但其中蕴藏了太多的奥妙与新奇,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发现。在近代中国足球发展的若干年中,包括球员的身体素质的进步,球队战术打法的不断革新,球场周边设施的进一步建设等等包罗万象的各个方面,不单单是足球,足球由此可以与许多方面来进行结合研究,人体工程学,教育教学,甚至是营销学都可以与之挂钩,我们关于历史的研究不能只着眼于史料这一块,固然史料是最为重要的,但只固步自封于档案与史籍,就会如同一潭死水,在纵向历史的长河中与其他很多学科巧妙的结合,不仅仅只是丰富近代足球历史这一块,会让我们看到更多东西,会发现一个体育运动与生活中的太多太多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随着体育强国事业的一步步推进,足球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相关的历史研究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得到重视,近代中国足球是一段辉煌而又苦涩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如今仍有许多的档案资料等待我们去梳理与挖掘,很多结论还需要我们去探究与发现,后人更应当继承前辈的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不断进取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何启君,胡晓风.中国近代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2]王崇喜,王祖俊.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室.中国近代体育史简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

[4]重庆市志总编室.抗战时期陪都体育史料.[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张彩珍.中国足球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

[6]蒋湘青.中国近代足球运动史话(上)(下).[J].文史精华,1998.

[7]关文明.解放前港沪足球的发展及其社会原因.[J].体育文化导刊,1990.

[8]李惠堂.球人座右铭.[J].体育文化导刊,1991.

[9]常家树.民国足球史话.[J].同舟共进,2017.

[10]赖晨.民国足球第一人李惠堂.[J].古今谈,2015.

[11]陈晴.中国足球运动百余年发展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12]赵宇.近代中国足球的“队”与“会”——根基、代表与组织者.[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