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点——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找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点——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为例

顾洁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是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但作为一名教育者,是否能够常怀关爱之心,把语文的人文修养和工具价值发挥到极致呢?叶澜教授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生活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当我们以这样的教育观来看待语文教学时,教师就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切实性等。

关键词 人文素养 以人为本 工具性 人文性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肯定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其次是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然,在这两者的背后,还少不了人文关怀。人文,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是万物的尺度,人类智慧与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且为人而存在的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世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可以说,一部浩瀚而无有穷尽的人文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形象化的历史。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1那么语文教师所能带给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哪呢?《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具有思想性、情感性和睿智性的。2那么学生如何才能品读感悟呢?学生如何借力课堂,自由生长呢?在对老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这些问题不止一次地思考中,我就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为例,简单阐述教师在课堂中对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渗透。

一、重视人文性的位置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人文关怀,从而使语文仅仅只剩下了工具的价值。就以园地一中的“识字加油站”来说,它以简单的导览图形式出现,如果仅仅把识字写字作为本环节的重难点,即使能够通过这张图识记生字达到语文课堂工具性的目的,也太过于乏味了。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虽然题材各异,但都表现了春天怡人的美景美人,尽显了春天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园地一中的公园导览图出现的正是时候:迎着春风,春姑娘继续带着大家走进春意盎然的公园,游览公园美不胜收的景色,聆听处处可闻的欢声笑语。怡人的“湖心亭”,高耸的“宝塔”,热闹的“露天剧场”……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这是其一;认识了字宝宝们,现在该轮到你设计游玩线路啦!如果你家在南门这里,为了节约时间你该怎么进出?如果你要去东北门和小伙伴汇合,又该如何设计线路?教师在创设游玩中选择线路的情景的同时,让孩子们能够练习说话、掌握四个方向,情绪也处于活跃振奋的积极状态,这就是其二。由此可见,“识字加油站”这个版块更侧重于人文性的渗透,教会他们如何生活,也由此凸显了人文教育在课堂中的位置之高。

二、突出工具性的地位

如果说在第一版块出现的六个表示处所的词语和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接下来在“字词句运用”这个版块中出现的短语更是多角度地让同学们认识春天。既可以是你所看到的颜色,也可以是你感受到的形状、触摸到的知觉……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的想象。利用身体的各种感官,感知春天,结合图片和视频,仿佛置身其中,那湛蓝的天空,碧绿的田野等等。心理学上把语言分为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比如“湛蓝的天空”、“碧绿的田野”等就是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就是内部语言,例如在湛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漂浮,自由自在的鸟儿翻转飞翔……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的融会贯通,其实就是在教学中对语文工具性的渗透。只有增强孩子们的语音能力,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在提问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抛出疑问“不同的问题,在回答时语气是否也是不一样的?”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种子睡在哪儿呢?谁睡在松软的泥土里呢?种子睡在怎样的泥土里呢?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在尝试中练习感受。整个“字词句运用”的环节则侧重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一步步教会孩子使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循序渐进地走进语文的世界。由此可见,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地位之深。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好好把握学科的语文性,因为语文性就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支点。在园地一的“日结月累”这个版块中,编者选取了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既有对古原上野草的描写,又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师在教学安排时既要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又要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想象理解,最后熟读成诵。这个环节有效地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了一个精神的底子,这两个特性缺一不可,而语文性恰恰是他们的支点。当我们撬动这个支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也就被撬动了。

关于人文性与工具性二者的主次问题,总有一些人意见不一。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人文性与工具性对立起来,更不必否定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值得肯定的是,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教学应加强人文性;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抓手,促使我们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培养我们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

因此,新课标即肯定了以前的工具性,又吸纳了人文性的新观点,把二者统一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发展史上首次提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理念,即继承了语文教育应该使学生切实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性、打好语文基础这一传统的正确观点,又反映了语文教育应该体现固有的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的新时代观点。

如何切实找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支点,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练好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 360百科《人文》精神释义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1360百科《人文》精神释义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