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科室业务现状的困惑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1

高中教科室业务现状的困惑与对策

叶永峰

安徽淮北师范大学 235000

摘要:对于学校这一教育机构而言,教科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最为基层的组织之一,这也是教师展开校园活动的最为直接的场所,以教科室作为基础展开校本课研活动,有助于教师参与,也可以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解决,教师在与其它同仁进行研究、探讨与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之后相互启发,从而获取提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现阶段高中教科室在其科研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以下是对高中教科是业务现状及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科;业务现状;困惑

  1. 高中教科室业务现状分析

现阶段虽然绝大部分学校都安排了教科室,但是其并没有发挥自身的重要性,更多的是作为基层组织而存在于学校职能架构之中,并没有充分的发挥自身教学研究的功能,以下是当前高中教科室业务现状:

(一)计划目标不明,活动内容不实

在当前阶段,高校中的教科室,其教研计划大多是针对某一学年安排几项事务,在计划中并不能了解到在这一学年中,教科室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实现什么目标?以及围绕目标和问题需要采取的教研活动,甚至有部分教科室,其计划直接基于上一层级所分发的科研任务,并没有基于学校本身特色进行计划制定。

(2)事务多于研究,研究气氛淡薄

对现阶段已有的教科室活动记录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看到当前的活动形式大多是开会、听课评课、安排学校任务等,在这些活动中,很难感受到对现有问题的探索与解决,大多是为了完任务,过于看重形式,并不关注研究。

(3)活动只有形式,工作只是应付

在当前许多教科室活动仅是作为一种任务进行完成,实际上,在高中教科室业务开展过程中,对是否上了公开课、是否写了说课稿、是否有有价值的评价意见等内容都没有进行关注,直接导致教师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

(4)学习内容随意,研究总结空洞

高中教科室所组织的业务学习只是通过对一些杂志文献进行理论与计划的摘抄,工作总结也大多是本学期做了哪些事情,至于实质上做了哪些问题的研究,形成哪些共识,取得什么成效?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内容都是缺乏的。

  1. 高中教科室业务提升策略

  1. 合理设置教科室

高中教科室的设置大多是以学科作为单位进行安排的,一般来说,一个学科中有三名任课教师,一个学科设立一个教科室,不足三人的教师可以相邻近的学科共同成立教科室。但是对于学科性较强的研究活动应该以片级学科活动开展作为主要内容,跨学科教师也要使其成为参与到主要任课学科教科室,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兼课学科教研室的活动过程中。学校领导也要依据教师兼课情况,将不同的教师安排到相对应的教科室。积极的参与各教科室所组织的教研活动。为了以便于教科室的教研活动顺利展开,同一教科室的教师办公应该集中在一起。教科室,备课组需要依据自身不同的职责与活动范围,展开相对应的教研工作,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统筹工作,使两个层面的教科室组织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1. 构建激励机制

对于教科室的教研活动,学校层面也需要制定出激励的措施,要改变原有的相互推责的现象。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热情,使其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同时也要帮助校内教师确立正确的目标,并制定出完善的鼓励措施。高中教科室在进行工作过程中,也要对教师需求进行充分了解,满足教师所提出的各类正当需求,以此来不断调动教师积极性。教研活动的开展,并不需要多大的场面或者多大的规模,而需要在寻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起来,教师通过日常教研活动,可以不断实现愿望、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新方法,从而在教研活动中不断积累成就感。此外,教科室在展开校本教研活动时间中,对活动内容及活动形式要不断的进行优化与完善,可通过结对帮扶、交流探讨、听评课、名师对话等相关的形式展开校本教研活动,并开设教学开放日、校园案例交流、教学观摩会、优秀成果评价等相关的教研活动,为教师创造出良好的教研平台与较好的教研条件。从而使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获取满足感,以此来确保教科室的工作顺利开展。

  1. 教研员要加强对学校教科室工作的支持力度。

此外,教研员也要记得拓展教科室的教研空间,尽可能的走入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实施校本教研活动,从而在学校教研的全程工作中积极的参与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教研员也要推动一线教师要不断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关注教师的信息传递与教研指导,并推行有价值的钻研成果宣传。

总结:总的来说,高中教科室想要行之有效的开展自身的教研活动,就需要要不断强化其自身在教研工作中的操作管理,真正做到“以教改促教育,以教研促教学”这一原则,在日常教研工作中,要确保认识、思考、过程等环节做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改的顺利落地,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