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语文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简约语文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能力

冯晓云

济南市文化东路小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语文教学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有限的时空内,取得丰硕的成果,就必须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要教会学生易掌握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将语文阅读教学简约化,教会学生抓住“一个中心,两条基线”,使语文学习的任务和方法更加明晰化,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一个中心;两条基线;简约;核心能力

“语文”可以看作是“语言文字”概念的浓缩。“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类利用语言文字传承并传播文化,交流并记载信息与情感等。语言用以听说,文字用于读写,故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只有厚植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怎样才能教会学生“渔”尽文章的方法呢?网内鱼千条,网上丝万缕,但收网的绳索只要一根就足矣。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完全可以简约化,抓住“一个中心,两条基线”,让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和方法更加明晰化,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方能真正读懂文章

“中心”,也就是指我们常说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作者写文章总要有一个写文章的目的,因此每篇课文总要有一个中心。北宋周敦颐在《通书·文辞》中提出“文所以载道也。”后代文学评论家提出“文以载情”的观点,而那些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被选为课文无不以美的内涵和形式激浊扬清、陶冶情操,或“文以载情”,或“文以载道”。 写文章以“情”与“道”为中心,读懂文章就要明了中心,要读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语文课文中的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会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而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按照“从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很多单元都是以文章的思想情感内涵作为主题进行编排的。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的四篇课文都描绘出自然景观的壮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借助文本,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七单元主题“家国情怀”,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从不同角度表现不同时期的人们的爱国精神。学习课文时,要依据课文的内容,通过感受文章中具体形象的景物描写、情境描写、人物描写等来理解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文主题,感情态度价值观是文章的中心内核,只有准确地解读,才能理解作者、人物及编者的意图,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及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1. 抓住内容与方法两线学会阅读与表达

文章的中心要通过文章的内容来表现,文章的内容也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容与中心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如同表里一般。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理解内容与体会中心二者往往是齐头并进,互为融合的。如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慈母情怀》一文中我们从一位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这件事中,教学时结合具体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平凡的母亲所做的平凡的小事中也蕴含着伟大的母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作者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件事展现了慈祥的母亲鼓励式的爱和严厉的父亲警告式的爱;《学会看病》通过母亲让患感冒的儿子独自去医院学会看病的事,表现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理智的爱——让儿子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获取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文章就是通过这样具体的内容是表现作者写作目的的,教学时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时就必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感知人物的情感,体会人物的品质。语文教学的目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便随着阅读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而完成。

为了更好地突显自己的写作目的,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在写文章内容时也会采用一定的表达方法。巧妙的表达方法会让内容增色,会让中心彰显。好的文章肯定会有好的中心、好的内容、好的表达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领悟其表达方法,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则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不仅仅是表达方法,还应该重视阅读方法的学习。即在阅读教学中要紧紧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线”,做到文意兼得,读写结合。 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文意兼得,读写结合”正是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特点在阅读教学中的本质体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要关注课文中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特点、作用、效果,即课标中要求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表达的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

“读”与“写”就像数学中的一对逆运算,学习课文中蕴含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方法的作用,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中心,也是为了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表达方法和阅读理解方法也是部编版教材突出强调的“语文要素”,并在单元主题和单元导语中都有明示,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准确生动的同时,明白连续细致的观察是能准确生动表达的基础,由指导阅读到指导写作,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虽是习作单元,但要落实“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个语文要素,就必须先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朱自清和史铁生这两位名家在《匆匆》和《那个星期天》中运用哪些表达方法使文章的情感表达得真切动人,再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这些写作表达的方法在同一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也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具体体现。

如在阅读第九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怀》《“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三课教学中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进行品评,体会其表达作用、效果,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更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抓住描写人物的细节体会人物情感这一阅读方法的同时,也学会描写人物内心情感的写法。每篇课文在其篇章结构、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如叙述顺序、结构方式、详略安排等。如《桥》在结尾才揭示人物身份,对于这种独特的布局产生出人意料、震憾人心的效果。而课文中标点符号的表情达意效果也不能忽视,如《穷人》一课中的省略号颇奈人寻味。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并利用阅读方法读懂文章、领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学习作者表达这些思想情感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中,提高自己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从而完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教材的“一个中心,两条基线”组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更突显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特点、更符合语文课程的基本规律,使语文教学更具“语文味”,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卞洪金.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