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 我参与 我快乐——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3

我欣赏 我参与 我快乐——小学低段学生音乐欣赏教学探微

董秋红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礼源小学 311418

【内容提要】 音乐是快乐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快乐欣赏是让学生“快乐参与”。通过探索多种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把自己体验到的音乐情感、想象到的音乐形象或意境,用多种方式表达出来。小学低段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 、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而在上这一阶段年龄欣赏课时,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从而更好的为低年级音乐唱游教学服务。


【关键词】 快乐欣赏 快乐参与 体验 音乐情感 意境


音乐欣赏课可以说是音乐教育中,设法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爱好更深,更有智慧的一种力量……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愿世界。因此,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现在学校都实行新课程,但现在的学生,对很多欣赏曲并不很感兴趣。作为对新教材充满满腔热情地我们来说,怎样引导学生对欣赏曲的情感内涵和音乐表现形式整体把握,去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若想让学生喜欢听,用愉悦的心情学会听音乐,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看新课程下的音乐欣赏课,统筹安排欣赏曲的教学方法,做好音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就此针对低段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理解,对低段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有此以下看法。

一、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动起来,动出创意。

音乐欣赏课不一定只坐在那儿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动起来。学科综合是一个让学生动起来很有效的办法,包括音乐与美术、音乐与文学语言、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综合。在实施过程中,综合应把握好以音乐为教学主线,用其它学科的内容来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不断深化学生对音乐的内在情感与理解。

1)让学生在音乐中动起笔,画出一美丽的画。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画。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也可以帮助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学《杜鹃圆舞曲》时,学生初听时用线条、点和圆圈来表示初次印象。复听时我给他们讲了挪威的森林,圆顶的尖顶的小房子歌唱的杜鹃鸟、清新的空气,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他们的图纸里多了旋律流动的波浪,他们告诉我这是他们听到杜鹃鸟在歌唱,还画了小房子,画了小鸟,画了广阔的田野,好美的画,好丰富的想象。

2)让学生在音乐中说出一句心中的话。

“说”就是让学生说出聆听音乐作品中的感受,让学生把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融注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联想想象之中,使得这些心理要素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达到更深入、更高级的阶段。语言在音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音乐中失去了优美、生动的语言,就会使音乐变得枯燥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教师在教学中要一往情深和学生有着语言上的交流,精心安排语境,把学生的兴趣引到音乐上来,情不自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做好师生互动,让学生说一句心中的话来,从而达到以语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

在教学管弦乐《海上风暴》时,我先用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海》的美丽、宁静,让学生用语言描绘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当听我提问了:歌曲的海是美丽、宁静的,可大海永远都是这么美丽宁静吗?我们来听听这段音乐,大海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最后有几个学生用语言说出他们心中的话。有的说:“大海上突然刮起风,掀起巨浪,还有闪电,大海发怒了,”有的说:“大海把船掀翻了,好可怕!”有的说:“我紧张的发抖了,海生气了吧!”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深刻、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音乐中唱出来,唱唱自己喜欢的歌。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含的感情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它或是快乐的,或是优美的,或是慷慨激昂的……等等。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流露出来。

比如,我在教学欣赏曲《嘀哩嘀哩》时,我想到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暖意,带来的笑声,用眼睛抓住春天的美好,学会聆听大自然的音乐。首先,我在教室里提前布置了以“春”为主题的美景,让学生走进春天,感受氛围,参与讨论春天的种种趣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用歌声来发掘春天的美,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而且唱歌也唱得动听、感人,这是他们自己找到的春天的声音。最后,我们开了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会,我认为这是对歌曲最好的理解。

二、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敲起来,敲出快乐。

新课标针对低段年级有个创造标准:能够用打击乐器或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强弱、音色长短和高低。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如果我们让他们创造一种乐器,他们可能都会想的五花八门,因此,我们针对小学生的这种潜能,让他们在音乐欣赏中表现出来。

1)在音乐中敲出情境

在教学《声音的强弱》时,学生对声音的强弱概念比较模糊,我就用讲故事的形式,学生通过即兴演奏来感受音的强弱。故事内容:一天,小动物们和小朋友正玩得开心,突然天空中响起一声炸雷,哗啦啦下起了大雨,从树林中传来了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啊,原来是一头大狮子。小动物们紧张极了,狮子说:“我是被你们的音乐吸引来的。”小动物们松了一口气,雨渐渐停了,动物们也进入了睡梦中,星星眨着眼睛跳了出来,故事讲完后,老师先让学生想象其中可能会产生的音响,然后给各组分发乐器,进行即兴展示。请一名学生讲故事,各组配合表演,如用跺脚表现沉重的脚步声,沙锤表现雨声的渐强渐弱,大鼓表现雨声等。

2)在音乐中敲出创造

在小学一二年级低龄儿童欣赏教学中,运用节奏乐,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节奏,提高孩子拍击节奏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敲击打击乐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培养乐感,增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欣赏《钟表店里》,让孩子们用不同乐器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又如: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水族馆》时,我让孩子们用口琴、沙球、小铃分别模仿了海水流动、鱼儿吐泡泡、海洋生物狂欢的乐声,加深了孩子们对乐曲的理解:海底世界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奥妙无穷;培养了乐感。

又如在聆听《我是人民小骑兵》时所涉及到创编不同的节奏、参与表现乐曲的练习。我采用了先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这些概念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从学生内心感觉出发,制造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化解。首先,让学生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舞蹈节奏x - | x - |,马蹄声xx xx | xx xx|,枪声:嗖0 | 嗖0 |。我先让学生反复聆听,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然后抓住内容片断进行乐器演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提问:“用什么乐器可以表现小骑兵骑马的声音?”学生回答后得出结论:双响筒。接着,我抓住末尾片断进行提问:“音乐结束进有什么变化?”学生讨论后得出:小骑兵骑着马远去了,声音越来越弱。我再启发引导学生:“小骑兵骑着马渐渐远去了,该怎样演奏?”学生回答:双响筒节奏放慢,声音越来越弱。最后,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演奏,让他们的思绪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 学生不仅理解了音乐,而且也表达了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

三、让学生在音乐中舞起来,舞出精彩。

音乐和舞蹈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总是离不开音乐的。舞蹈通过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情绪、旋律等,它具有可视性,能更直观地被人感知,能更形象地解释音乐,使人更容易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从而达到欣赏、感知音乐的目的。动是小学低段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走进音乐,喜爱音乐。

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律动能帮助儿童借助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风格和情绪,训练孩子的韵律感。

例如:在教授孩子感受力度中,我先让他们听《摇篮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的风格特点,而后,再听《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请孩子们比较两首乐曲力度的不同,体验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雄壮有力,然后,又通过踏步走、队列的适当变化,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欣赏课中的律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乐曲的内在情绪、风格特点。

总之,小学低段音乐欣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上面粗略地谈论了音乐欣赏课中听、唱、敲、舞等各种形式的参与,要想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优化欣赏教学,让低段的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快地容入体验音乐的情绪,开拓他的视野,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达到精神愉悦的效果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只要能让他们动起来、玩起来、模仿起来,启动联想和想像,就能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

中小学音乐教育总第170期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音乐教育总第174期 上海教育出版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