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高会霞

河北望都中学 072450

摘要:随着教学理念的变化,教学的重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生物是高中的重要学科,在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越发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延续以往以知识记忆和书面作业练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合适的。要构建高效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教师就需要充分将核心素养培养的各个部分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当今教学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引言

高中生物是一门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工农业生产、医疗等各个领域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物具有实验性,在实验课程中,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自然学科知识、并且掌握实验操作方法,提升一种科学的探究思维. 而在这个学科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生的需求,亟需要改革,需要一种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 旨在为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核心素养.

1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1缺乏课堂趣味性教学设计

趣味性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方式,高中生面临着学科多、难点多、任务重的特点,每天需要大量的学科学习,面对繁重的学习信息和知识传播,课堂的教学不仅是要传输知识点,更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点讲述这样的单一形式上,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缺乏一个整体的打破常规的生物教学系统和教学理念。对核心素养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改革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真正的喜欢上生物这门学科.

1.2重知识,轻能力

高中生物教师以高考为锚,对生物知识点进行亲疏远近的排序,对于高考涉及不到或是很少涉及的知识,教师基本一笔带过或是直接忽略、学生的偏好和能力不能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长此以往。学生可能只懂得机械的学习生物知识。而无法全面提升学科综合素质。在未来。也难以灵活应对生物学科领域的诸多挑战。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很有必要基于新高考背景,实现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2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2.1系统分析知识,建立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要求学生能以结构和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这需要学生对生物学科有着深入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是相当重要的。在过去的高中教学中,知识的学习顺序多以模块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是模块化的,自然不利于学生生命观念的构建。在如今以核心素养培养为重点的指导理念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成为了高效教学的一大前提。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和分析知识,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有效促进学生以正确的观点认识生命,建立生命观念。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其中,在初次学习生物知识之时,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列出高中需要学习知识总体的思维导图。生物学是整个思维导图的核心,其中又分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几个个分支。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都可以在总体的思维导图上增添相应的内容。这样,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生物学知识架构,培养了学生系统地分析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其生命观念[1]

2.2注重实验引导,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想要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就需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探究方式自主进行探究。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时,就需要注重实验引导,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高一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的“探究·实践”活动。本实验是一个全过程的探究活动,对学生设计、实施、分析实验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带领同学们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个因素:不同浓度CO2、不同强度的光照、不同光质。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实验过程,就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与生物水平。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最快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并加入学生的讨论中,这样就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指引学生科学探究。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自解答中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解答后讨论最优的实验方案。

2.3借助问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问题化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为主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问题的有效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得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选择性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节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串引领学生分析探讨体温调节,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机制是怎样的呢?人处在寒冷环境中时,散热会加快,那么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恒定的呢?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影响了体液调节,其中,下丘脑起了什么的作用?人处于炎热环境中,又是如何维持体温稳定的呢?这样,层层设问,步步引导,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在此环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和交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强化。并且渗透稳态与调节观、信息观和系统观。

2.4结合现实生活,培养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指能基于生物学认识和个人情况对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作出理性判断,并积极解决的担当与能力。在这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与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是非常契合的。但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多通过单一的实践活动,频率比较低,影响力自然不够。在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视频教学的方法,相比文字素材,其更加具有感染力。而其中,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的实景微课综合了生活化教学和微课教学二者的优点,能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故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景微课和实践活动两种方法更好地引入现实生活,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讲到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章《生态系统》时,通过视频给学生真实的展示河流干涸、庄稼枯萎的实景。让学生从这些材料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意识到生命观念中的平衡观。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再如利用寒暑假,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进行一些与高中生物有关的资料搜集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了解人类衰老机制和抗衰老研究进展。进行社会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高度近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深刻理解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构建中小学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高中生物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系统的知识分析帮助学生建立生命观念,以合适的问题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并充分引入生活化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无定法,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充分结合日常的教学活动,也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才能真正地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以此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满足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高的要求[3]

保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廖华勇.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03):85-86.

[2]王丽凤.新课改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06):134-136.

[3]郭丽娟.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0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