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小学语文五年级《落花生》教学案例分析

潘晓涵

沈阳大学 110000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一花一鸟总关情”,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会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落花生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本案例为第二课时。

  1.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的思路是“厘清课文脉络——聚焦“收花生、议花生”场景——体会情感,学习写法——拓展练习,妙笔生花”。首先,引导学生厘清课文脉络;其次,聚焦“收花生,议花生”场景,运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交流和探索中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人生道理;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进行小组讨论,由读到写,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1.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走向成熟,正是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这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时的内容,能给文章划分层次,能找到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为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学习文章写作手法做铺垫。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深刻含义的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一写身边的事物。
    3、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1. 教学工具及资源

多媒体教学手段、板书

  1.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厘清脉络(2分钟)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写作手法。

  1. 细读课文,深入探究20分钟
    1.自由读“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 多媒体出示第1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是写“种花生”的经过的?这些词语能颠倒位置吗?为什么? 

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2.分角色朗读议花生部分,思考:课文中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明确:姐姐说味儿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之处是它虽不好看,但很有用。
3.父亲对花生进行了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明确: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
说明做人的道理。
(1)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①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 

②教师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生的特点。
①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上,是不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故意炫耀自己? 为什么? 
②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士,
等待人们来挖掘、利用。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
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3)多媒体出示父亲的第二次议论,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4.通过品读,体会句子的含义。
(1)填空题:
人要做( )的人,不要做( )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对突出文章主题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代了时间,把整件事叙述完整了。第二句说明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练习根据课文的主题,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主题。(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
生好处的议论,说明人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长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呢?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

明确: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从中感悟父亲设喻的用心,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体会借物喻人的方法。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是有用的人,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文章所告诉我们的道理,突出文章表达的思想。

  1. 总结全文,学习写法(6分钟)
    1、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2、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我们在习作时可以借鉴本课“借物喻人”的写法。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突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内化为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拓展延伸,妙笔生花(12分钟)

  1. 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你从身边的人或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写一写。

  2. 小讨论:在现代社会,你更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小练笔充分地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辩题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口才,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

  1. 板书设计62a04cfc5b441_html_84a867180e24cc62.jpg

  1. 案例反思

(一)注重朗读,以读促悟
教学中我运用了齐读、个人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父亲第一次评价花生的段落,课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花生品质,我也让学生通过对比读,读桃子、石榴、苹果时,语调高扬,读花生时语调沉稳,学生也因此理解了花生品格。读"我”对花生理解部分,我让学生抓重点词读,使学生很轻松地就理解了“我”的那句话的内涵。
(二)观察比较,学法指引
第一自然段有“播种”一词, 学生读的时候字音有误,我指引他们观察比较,通过词语结构和词义明白读音。分析父亲第一次评价时, 我先撇开课文,通过图片比较,总结出花生和三种水果的特征。本文最突出的两个写作方法是详略分明和借物喻人。我也分别通过横向比较,观察段与段的区别,得出详略分明的特点,总结出借物喻人的特点。
(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对于"有用的人”的理解, 学生结合实际谈了不少的个人理解,最精彩的还是对于原因的解释,所以我觉得联系实际这个部分使主题得到深化,情感也得到升华。
(四)巧用多媒体,分层教学
课堂伊始,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谜语,设置悬念,学生踊跃猜谜语,调动了课堂气氛。讲授过程中,通过幻灯片出示重点段落,又通过小组讨论, 互助学习, 让学生质疑,提出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也有自问自答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还利用图片对比的方式分析课文,让学生总结,避免了教师一言堂。
当然,教学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时间有限,还有些地方读得不充分,父亲的第二次评价没能很好地指导读。结尾布置的小练笔如果在课堂上能展示一下,整节课会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