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让学习更自由——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自主学习,让学习更自由——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林少烘

揭西县棉湖镇四乡小学 515438

摘要: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数学学科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期间,部分教师忽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缺少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对此,为转变该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改革教学理念,加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较好培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策略,以期为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主学习;数学教学;策略;小学教学


前言:在教育改革不断发展与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然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且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通过合理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分析、质疑、探索数学知识,既能构建更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潜能,也能有效发展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强化其实践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及时明确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独立学习,有效激发其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数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活跃数学教学氛围,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培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以数学教师为主导者,学生学习相对被动,且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为灌输式、填鸭式等,使得小学生未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这不仅严重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也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时不动脑思考,单纯依靠教师讲解,使得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难以提高。而通过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数学知识,既能最大化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也能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缓和师生之间的矛盾,这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质量及小学生学习效率有着促进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适当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并寻找数学问题的答案。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此为完善其数学核心素养提供有力保障。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教学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水平适当提出相关问题,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探知欲,促进数学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观察物体》一课为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依托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盲人摸象”的视频,给学生讲解相关故事,并向学生提出“同学们,盲人摸的究竟是哪种动物呢?”教学问题,点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多个观察角度对物体进行分析。通过该种动态化的教学方法,既能加深学生数学学习的印象,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效提高的目的[1]

(二)组织动手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弥补传统数学教学的不足,以实践的形式强化小学生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多数数学教师都忽略了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小学生时常出现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期间,需积极摒弃传统教学理念,明确自身的引导地位,适当设置实践课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探索数学知识,并正确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水平得以提升。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克、千克、吨》一课为例,由于重量单位的具体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规范、标准、抽象的,因而数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动手实验。首先,在第一次实验中,数学教师可利用具有明显轻重差异的材料,指导学生合理设计重量比较的方法,如掂一掂材料等,活跃学生思维;其次,在第二次实验中,教师可给学生展现无砝码的天平,让学生利用天平对小物品的轻重,如硬币、黄豆以及橡皮等进行比较,这时学生会发现有一个矛盾,即没有砝码应该如何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轻重呢?数学教师可在学生产生疑问后引入克的重量单位概念,激起学生好奇心理,以此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三)借助信息技术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为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可合理借助信息技术集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逐步强化其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由于数学知识本身便具备抽象性强、晦涩难懂的学科特点,若小学数学教师仅讲解理论知识和数学公式,难以帮助学生灵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发展规律,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深化学生理解,促使数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统计》为例,在课堂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呈现形象直观的图表形式,并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需求适当变化图表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过程中,数学教师需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使其能全面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开拓其知识眼界,也能发散小学生数学思维,从而达到完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2]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改革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利用科学有效的形式优化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动手实践、借助信息技术等形式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程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宏.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2):2.

[2] 刘书德.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 20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