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胡雪梅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0036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政课程”是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程,新时代新形势新思维,德育课堂是育人的主战场,但仅靠思政课程教学已远远不够,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中职各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中已是当务之急。将育人目标贯穿课程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手段的丰富,教育内容的改进,让思政教育与专业相融合,对提升中职教育的育人实效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新时代;中职生;课程思政;有效路径

引言

“课程思政”在某种意义上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中职学生尤为重要,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接受精神的熏陶和提升,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

1课程思政的意义

1.1理论意义

顺应时代导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国实现“中国智造”“工业革命3.0”,成为教育强国,都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需要职业教育培育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助力。立德为本,致用为宗,搞好思政教育是学校教育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专业教学中,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更是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县级职教中心以“三科”教育为牵引的课程思政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缺少融合,思政课程教学因得不到专业教学层面支撑,陷入“孤岛化困境”。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有待充实丰富。

1.2实践意义

立足专业特色,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此举对当地县级职教中心的人才培养标准及课程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科”教育与专业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多元的思政元素,如何有效挖掘、巧妙设计、自然渗透,实现学科思政,是中等职业学校落实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作为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应该以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政策方针为指引,依托时代东风和白洋淀地域优势,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策略,以助力职中学子专业成才、人生出彩。

2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2.1转变教育理念

几乎所有课程中都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语数英、音体美,财经金融专业课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职教师要转变自身的德育指导思想,正确把握德育教育内涵。首先,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育人先育已,要履行好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和初心使命;非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性,结合社会发展态势,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拓展和开发,树立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在知识传授中应注重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有机融合国情教育和主流价值的熏陶,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巨大优势,把家国情怀自然融入到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2丰富教学手段

新时代新形势,专业教师要善于接受新思维,善于捕捉新变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达成育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运用合适的方法,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时政热点有机联系起来,在专业知识传授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用新的授课形式、新的授课技巧,创新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达到情感体验。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有机融合课程内容特色,将思想政治融化于无形,通过感悟、升华、体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把专业与时事相结合,录制课堂视频,整合运用实训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课程教学系统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社会核心价值的引领中让德育教育更富有情感,更彰显生机和活力。此外,落实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三科”教师的引领作用、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本人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的属性和任务决定了其课堂教学倾向于实践性,这就要求中职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从服务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具体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等,强化教学的实用性,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落实课程思政。切忌为了思政而思政,生硬地割裂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内在联系。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科”教育引领下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师团队还应尝试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公共课与专业课程资源,打造一系列具有参考及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以下分享一则将“三科”与专业课思政元素进行融合,落实课程思政的案例。

2.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课程思政”应将中职德育教育置于课程目标之首,积极践行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题内容,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当前形势下,专业教师应创新网络授课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德育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不断树立爱国意识、不断增提高爱国情感。

2.4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以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载体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主渠道功能。如财经金融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让学生谨记诚实守信、严谨负责的职业道德观,在职场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人格魅力等;动漫专业,在写生与绘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提高个人修养,增强敬业、乐业精神;物流专业,在实训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刻苦练习,无私奉献精神,进而引导学生自我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专业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5加强精神谱系教育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内植铸魂立德的育人情怀,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讲好党的奋斗故事、讲好革命英雄的故事,讲好精神谱系激荡的伟大精神,通过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讲透伟大精神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用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让青少年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新时代的中国之所以能“强起来”,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的洗礼,激发学生奋进的力量,达成教书育人的价值目标。

3结语

课程思政是诸多要素的综合的教育理论概念。切实深入地落实课程思政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个教育机构都需要解读的一个命题,其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能够将课程思政自然地融入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中,融入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培育过程中,静候花开,育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康莉霞等.思政教育进课堂视域下新时代西柏坡精神教育路径浅析[J].青年与社会,2019(12)

[2]吕本越.浅析中职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