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武术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武术教学研究

邹涛

四川省 攀枝花市凤凰小学校 617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介绍了当前我国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几条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武术教学优化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武术;团队协作

引言: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品格发展、积极发展和终身发展。目前的小学武术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理念捆绑在一起,注重体育技能教育,忽视文化底蕴,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整体教育效果不高。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武术进行探索,有助于促进武术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核心素养相关概述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当时的教育过程中,为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发展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它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需求的结合,注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理解,而不是结果导向。稳定、开放和发展是核心素养的特征,所以核心素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并不断优化改进的过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其更快的适应社会,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保障。核心素养的主要特点如下[1]

从结构上看,知识是一种外在表现,能力居于知识和素养中间,而素养在人的最内层。换言之,素养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知识和能力一般只存在于人类知识的领域和范围内,而素养渗透人的情感、思想、甚至血液和神经,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的本性、习惯、性情和性格。在所有场合和所有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表现出来。从构成上看,素养是综合性和包容性的。正常情况下知识属于能力的范畴,而核心素养则将二者全部包含,但是这并不代表知识和能力就能成为核心素养。换言之,只有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在有转化为素养的可能。从内容上看,素养除了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包括一个人的整体生活。它们有的与知识和能力密切相关,有的甚至相互依存而变化,有的只是间接的关系,有的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它们也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个人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方面,仅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不够的。

需要强调的是,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时期的特点。中小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在中小学时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

  1. 我国小学武术教学现状

武术教育属于体育体系建设,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要,武术学科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武术教师在小学教育主体中承担重要作用。对于小学武术教育核心素养的开展和实施,如果要保证进一步落实,教师要了解小学武术教育的现状和一些普遍存在的不足。影响小学武术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小学武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2]

  1. 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武术教学优化措施

  1. 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武术运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项目特色,但作为一项传统的民族运动,武术运动起源于狩猎、模仿动物等体育运动等生产劳动,是人类长期发展的总结和完善。由此看来,武术体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趣味性。这一视角提升了武术教育的兴趣。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积极主动,注意力不集中。但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所以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激发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由于教育内容的选择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重点,因此要激活小学武术教育,首先要根据地域特点和视角,选择和稀释目标武术教育内容。传统严格武术日常教育,突出武术运动特色,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参与兴趣,充分展示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让学生自主自主学习武术,将武术教育目标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结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训练与武术教学效果的和谐发展,促进全面素质教育[3]

  1. 革新教学思路,实现文化自信

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小学生是未来家园建设的主体。因此发展民族文化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观念的偏差,小学武术教育往往注重学生的掌握和学习基础武术技巧,尤其是日常武术由于忽视了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底蕴,导致学生要么对武术运动兴趣不大,要么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缺乏通向武术的相应文化支撑。掌握传统武术文化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可以打破传统武术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武术教育模式,从文化传承、学校体育发展和学生体质提升的角度进行研究.发挥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传承和体育技能掌握的相互促进,提高武术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和实现小学生自觉参与武术运动的能力。

  1. 增强竞争意识、培养集体精神

竞争无处不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不断培养基本的生存技能、勇气和毅力,以及抗压能力。在武术教学中不断增强他们的竞争精神。当然一项活动总会有赢家和输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不要为自己的胜利感到骄傲。只有在生活中坚韧不拔,不断强化自己的心理素质,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失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是武术教学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在日常武术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在各种武术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其他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每个成员都希望通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与合作伙伴更好地合作来完成武术项目。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逐渐认识到身体运动的统一与合作,培养必要的集体精神。让学生反思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反思自己的行动,认识到合作可以实现共赢,引导学生关注群体利益,培养集体精神。在武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责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凝聚力是重要和持续的,这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结语:

从核心素养看,小学武术教育要立足于文化传承,促进文化传承与运动技能的和谐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争取在中小学时期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在红.小学武术教学中德育的开发与实施[J].新课程,2022(08):15.

  2. 龚尧.追求身体与心灵的融合——小学武术教学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01):179-181.

  3. 陈延智.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武术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