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浅析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付卫美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乡第二中学 553407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发展变化,容易引起各种青春期的心理矛盾问题,如焦虑紧张、抑郁不安、厌学恐惧、逆反叛逆等,甚至可能引发精神症状,对身心健康产生极其不良影响。本文立足于初中教育教学角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教育;心理健康;有效策略

引言:初中生正处于告别童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身心发展出现剧烈变化,智力、性格、意志等心理因素并不稳定。外界教育引导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责任,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健康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落实增添动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心理教育越发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敏感时期,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上快速发展,心理上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识,往往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情绪波动,并且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开始认为人际关系是复杂、深奥的。在此阶段内,初中生遇到困难和挫折,一般不愿意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意志力较为薄弱,并且在无法获得家长疏导和鼓励的情况下,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宣泄,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效能感受到冲击,学生的心理韧性弱化的问题也会较为明显,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客观认识初中生心理问题,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并尝试制定合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重点对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加以培养,在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作用下,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此可见,目前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应对和解决。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一)科学设置团体活动,落实针对性指导

在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效组织学生参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从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提升角度对初中生作出积极的引导,促使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比如,组织开展“绘心声 会生活”的师生主题心理绘画作品大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初中生在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产生共鸣,真正做到将艺术创作与心理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基础上能学会选择绘画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宣泄压力,并且可以感受绘画艺术的美好,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同时绘画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还能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发现学生心理问题,从而促使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教育和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注重挫折教育,强化心理韧性

在实际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开展教育活动,落实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心理韧性得到针对性的培养。

例如,学校在组织开展“逐梦百年,唱响五月”校园好声音活动的过程中,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尝试选择进行挫折教育,对初中生的心理韧性加以培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发相互评分、共同改进的活动,即参与活动的学生和教师等反复对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在共同探讨、反复练习中提高整体水平,使学生结合他人的评价和自我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情况,对他们实施心理韧性方面的训练,在积极心理引导的作用下,使学生认识到不断改进和创新的重要性,能主动分析自己的不足,并在一次次失败后重新对歌唱的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此就能将音乐活动的组织实施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融合在一起,在挫折教育环境中对初中生作出积极的心理引导,从而优化心理韧性教育的效果,为初中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三)“三教”结合,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是造就一个人的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素中,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也是做人的终身教育。学生身上往往能折射出家庭、家长的影子。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偏差出现的原因,还是矫正学生心理问题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培训,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如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辅导中心、学校开放日、校长信箱、家访、书信、网络等),将学校与家长紧密联系起来,在大力提高家长心理素质的前提下,沟通思想,相互补充,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功能在实践和空间上向社会的延伸和发展,是由一个学校小课堂发展成一个社区大课堂。社区教育能够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克服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节的问题,为中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家庭是子女成长和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而社会是检验家庭、学校教育成果的大考场。农村中学应该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三教”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结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带领学生按照教育管理规律及教育目标落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仅要管好学生的学业功课,更要管好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通过有效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提升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从而为他们健康学习、成长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春艳.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23):162.

[2]李云霞,聂胜强.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科幻画报,2020(08):91-92.

[3]亓琳.评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心理健康模块的深度教学[J].教育界,2020(33):75-76.

[4]袁亚玲.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2020(32):229.

[5]吴晓菊.构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2020(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