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提高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乐如雪

广西 南宁市大沙田小学 530219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总体上看,低年段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基本上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高。

关键词:课前检测 课堂实施 课后测评 巩固提高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并不高;2.许多学生在计算中出题错题较多、准确率低,速度慢等问题;

一、提高二年级学生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的策略及有效途径

(一)课前检测,以学定教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课题组成员通过学情调研,了解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平均分,及对余数的定义掌握情况,经过分析学生课前前测的试题,我们二年级数学组对全年级236个学生进行了课前的前测,本次测试有4个小题,其中第一小题是整除,正好分完,了解学生对表内除法的掌握情况。第二、三、四题是有余数的除法,测试的时间是十分钟。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四道题全部按要求来完成并计算正确的有125人,占总人数的53%。全年级有89人没有按题目要求“先圈一圈再填数”来做,只填数字,没有圈出分组情况,占总人数的37.5%;圈错又计算出错的有22人,占9.5%。

62ba9146d839a_html_5120dbc00201ee9.png 通过前测的调查,我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实施环节,教师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借助实践操作理解“余数小于除数”,探究算法,同时加强对学生读题的指导,规范学生读题习惯,强调做完题目后,必须检查自己的数字是否有错写漏写的现象。

(二)课堂实施,突破重难点

学生对于“余数”的认识,是借助生活经验“平均分物品时出现剩余”来学习的,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观察,思考,充分感知,理解。在深入学习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把课本例题内容通过PPT动态呈现,同时增加了学具——小棒,这一直观材料,有助于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充分感知,理解“余数小于除数”。教学中,老师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并引导学生将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正方形与小棒的关系:4根小棒可以摆出1个正方形。紧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8根小棒摆出正方形,有了前面老师摆一个正方形的正确示范,学生很快的正确摆出了2个正方形,并能用算式8÷4=2(个)表示出摆的过程,这一设计,是针对前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复习强化。接着让学生大胆猜想,用9根、10根、11根……15根、16根小棒摆出正方形,能摆几个?可能会剩余几根。这一环节中,鼓励孩子大胆猜想,重视学生的回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随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并提问:“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有剩余吗?”问题设计指向性明确,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知道了用9根小棒摆正方形,可以摆出2个正方形,剩余一根小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出算式:9÷4=2(个)……1(根),此时,老师适时提问,为什么会剩余一根,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剩下的1根不能继续摆正方形。老师让学生用10、11、12、13、14、15根小棒继续来摆正方形,并用算式表示摆的过程,教师板书。在摆的过程中,重点探究如果余数出现4根小棒时应该如何处理,从而明白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通过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在摆的过程中,渗透了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利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学困生,加强了孩子们的合作交流意识,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62ba9146d839a_html_5120dbc00201ee9.png(三)课后测评,检验效果

在课堂实施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课堂当中,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嘴说一说,动耳听一听,调动各种感官的活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为了更好的检测我们课堂实施效果,课题组成员又对上完课的孩子进行了后测的测评,主要考察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余数小于除数”,通过后测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知识点,并能根据这一知识点进行判断分析,但由于审题能力较弱,多数孩子在解决问题中,分析题意出错,导致解决问题第一题出错率较高。

针对后测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集思广益,及时调整策略:1、继续加强学生认真审题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每题至少读2遍,读题的同时手指要指着题目,看清楚题目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数据,边读边思考,认真分析题目,是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的前提保证。2、重视口算的训练,每天的课前三分钟,采用全班齐背口诀,同桌2人你说我算等方式,扎实学生口算能力,为提高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打下基础。3、加强笔算的练习,首先规范格式:一个数字占一行,写完一题空一行再写下一题,同时强调书写工整,对学生加强书写格式的规范可以减少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继而提高有余数除法计算的正确率。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易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

62ba9146d839a_html_de0aeb18fa269869.png(四)易错题集,巩固提高

经过策略调整及实施,在这一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我们整理了学生作业中易错的题目,整理了第六单元单元易错题(一)和(二),用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经过检测统计,全年级6个班236名学生中全部按要求来完成并计算正确的有226人,占总人数的95.8%。全年级仅有7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不过关,占总人数的3%;不会利用有余数的除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1人,占1.2%。相对课后练习检测结果正确率明显提高很多,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不管是填空题,判断题,笔算,解决问题,整体的答题效果是良好的,通过这次易错题检测,我们发现,采取的策略是有效的。

提高学生有余数除法计算正确率,首先应该建立在学生理解算理法则的基础之上,并通过适当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计算不仅是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数学的思维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正确率,要加强口算训练,抓乘法口诀的背诵;加强估算训练,鼓励算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