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精华 收获智慧—对情境化教学在小班体育游戏中运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磨砺精华 收获智慧—对情境化教学在小班体育游戏中运用的思考

王媛蓓

温州市第二十六幼儿园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不仅能满足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 体育游戏 幼儿园小班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体育活动应以培养幼儿的兴趣为重要目标,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然而,联系我曾经研磨过的一节发展小班幼儿“手膝着地爬”的体育教学活动,整个过程可以说对我的教学成长是一次蜕变。

一、四磨回顾及分析

(一)一研之“茅塞顿开”

现场分析:情境不足

这是一次简单、传统的爬行教学,活动中我是利用爬垫让练习爬的动作,并运用拍手、击鼓等声音的快慢让幼儿变速爬行。活动开始,幼儿的兴趣很高,兴奋的不停爬,但是重复多次的爬行方式和路线使幼儿很快就产生了腻烦的心理,从刚开始的“乱爬”到后来的“不愿爬”,单调重复的教学过程,使幼儿很快失去了活动兴趣,更加没有按照活动设想的跟着节奏快慢爬,最后只能在混乱的场面中失败收场。

这一次的教学,不仅没有落实爬行动作的学习要求,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是完全违背了教学初衷。于是,课后我和同伴们讨论,围绕情境化教学在小班幼儿体育游戏中的运用使得这个活动最后获得了成功。

解决策略:改变教具加入情境

在组织游戏时,美观实用的教具是教师最亲密的同伴,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于是,我将教具进行了修改,利用幼儿爬垫制作成一只栩栩如生的鳄鱼,一张一合的爬垫成了鳄鱼的嘴巴,促使孩子们在一张一合间有挑战的爬过“鳄鱼嘴巴”,我预想这个过程十分有趣,也十分刺激、好玩。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就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而这一次磨课中教具的变化,情境的凸显,使我茅塞顿开。

(二)二研之“尽心磨砺”

现场分析:心理害怕

使用新教具后,教学活动一开始,我引导孩子们去爬过鳄鱼的嘴巴,并告诉孩子们在鳄鱼嘴巴张开时要快速爬过去,千万别让鳄鱼咬住。令我傻眼的是超过半数的孩子看到过于逼真的鳄鱼嘴巴一张一合时,脸上立刻浮现出害怕的神情,甚至有些孩子开始哭泣,我赶紧去安慰他们,并鼓励他们不要害怕,甚至到身边去保护他们。尽管这样,还只是有些幼儿勉强去尝试,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我感受出他们心里的害怕多过于乐意尝试,更别提体验活动的乐趣。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幼儿是从头至尾拒绝游戏的。

解决策略:多种策略促进情景化

小班幼儿对教学情境容易混淆真实性,我忽略了小班幼儿这个年龄特点,因此便出现了多数幼儿过于害怕而拒绝游戏的现象。但是我认为情境性的教学还是适合小班幼儿去体验的,那怎么样既能保证教学情境又克服孩子的害怕心理呢?

1.结合社会性教育

在第二次活动中,我思考将“勇敢”这一社会性教育设到了第一环节,先让幼儿讲述自己勇敢的事情,鼓励并引导幼儿做个勇敢的孩子,然后顺势引出活动的主题。有了这样的前提,相信不仅能解决孩子们的害怕心理,又能达到社会性教育和体育活动的有效整合。

2.调整情境化音乐

第一次活动中,鳄鱼的呼噜声过快,孩子来不及爬过去鳄鱼的嘴巴就闭起来了,随时被咬住的“危险”也是孩子害怕的一个原因。于是,第二次活动中我调整了鳄鱼的呼噜声,第一次爬行的呼噜声更慢,孩子体验到成功,不再恐惧后再逐步运用快速的呼噜声来加大爬行速度要求。

(二)三研之“精彩初现”

现场分析:规则缺失

第一次活动后的修改,害怕的现象成功解决了。孩子的情绪很高,甚至过于兴奋,整个环节稍显混乱,教师不停地在指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导致无法扎实地小结并解决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的指导语过多的倾向于规则组织,使得环节凌乱,情节不能贯穿到底,整个活动的情境性没能很好的体现。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既能玩的开心,又能玩的有序?

解决策略:情境化引导语巧设游戏规则

尽管,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制定规则有很大难度,但是,面对挑战,我迎难而上,整个活动中的动作学习组织,我巧妙地运用情境性指导语,有效地解决了小班幼儿规则形成的难题,而且使整个活动始终围绕着情境的主线贯穿到底。

对于活动中幼儿爬完一圈后出现反复爬行的行为,我就在活动前交待孩子们爬完一次后回到安全营(圆圈);针对害怕的孩子,我特意引导孩子聆听鳄鱼的呼噜声很长很沉,它睡得很深,只要我们轻轻的,别吵醒鳄鱼,嘴巴张开的时候爬过去就成功了,以此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同时,我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幼儿的妈妈,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四)四研之“收获智慧”

现场分析:完美演绎

总结了前几次的磨课经验,本次活动我不仅巧妙的运用了情境性指导语来设定规则,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在愉悦自主的气氛中形成了良好的规则行为。而且将情境性环节贯穿到底,使幼儿在克服恐惧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乐于游戏,更加奇妙的是孩子们在“勇闯鳄鱼潭”的过程中生成了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社会性教育。

教学再现:

1.热身运动《健康操》,舒缓幼儿身体,开始活动

2.基本部分

(1)情感铺垫,幼儿讲述自己勇敢的事情。

(2)引导幼儿了解鳄鱼的呼噜声及嘴巴的张合规律,学习手膝着地爬。

情境指导语:你们听,它的呼噜声很慢很长,它一定睡的很深呢,只要我们轻轻的,它一定不会醒过来的。

规则指导语:来,宝贝们,我们都回到圆圈上爬爬,音乐慢的时候慢慢爬,音乐快起来了,爬得快一点。

(3)结合个别尝试和集体练习,训练幼儿手膝着地爬。

情境指导语:听!鳄鱼睡着了,它在打呼噜,记得我们一定要轻轻的爬哦。不要吵醒鳄鱼。

规则指导语:听到&&的声音,鳄鱼的嘴巴张开了,我们就赶紧爬过去,听到它发出嘘的时候,它的嘴巴合起来,这时候我们就要停下来。记住,爬过去以后一定要回到安全营哦!

(4)创设情境“勇闯鳄鱼潭之救人行动”,巩固幼儿手膝着地爬。

3.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后,教师肯定鼓励其表现结束活动。

具有情境性的体育游戏,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能让幼儿迅速进入境界,进入角色,既给他们以感知性,同时又可提升运动兴趣。

因此,在每次试教后我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学过程时,大家都针对幼儿的表现提出不同的建议,从注重动作的学习到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由此而产生判若云泥的教学效果,让我深切感受到钻研幼儿年龄特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反思:教具使用要契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在体育游戏中运用形象、逼真的教具,不仅能营造生动有趣的游戏情境,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本活动中,我巧妙的将平时常用的爬垫制作成鳄鱼的嘴巴,加上用卡纸制作的鳄鱼身体,鳄鱼的嘴巴随着呼噜声(背景音乐)的快慢有节奏的一张一合,十分有趣。鳄鱼的教具使用在整个活动中起到了穿针引线、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符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较弱的特点,并将游戏规则无痕的融入在了我的指导语中,使整个活动不再陷入盲目死板的规则限制中,赋予了游戏情境以生命力。

三、我的成长

这一次小班的体育教学研磨让我充分的理解到: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师,更需要不断磨课,提升自己对儿童观的理解,充分的认识到只有基于每个年龄段的特点才是构成教学的基础。对教师而言,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最薄弱的,需要经验的积累和积极的学习。因此,教师最起码要对自己预设的环节做好回应的充分准备。因此,我们除了书写备课详案之外,更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在预设和生成上进行评析和反思。感谢这次的经历,让我享受着教育的快乐,收获着成长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