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写作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基于写作素养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策略

余志明

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


摘要:“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不仅指向学生阅读,还指向学生写作。本文从如何让语言有范、有神、有物、有情四个角度具体阐述了引导学生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技法。

关键词:写作素养;语言建构;语言运用;运用策略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指向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也指向学生的写作。“建构”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语言技法的习得过程,它是语言运用的基础,而“运用”是语言在学生阅读和写作中的外化过程,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策略探究在写作教学中至关重要。写作语言训练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写作语言运用的范式和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模仿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在运用中创新。

一、整散结合,让语言更有“

一篇好的习作,首先要培养学生追求语言层面的悸动意识和锤炼词句的能力,而句式的恰当选用就是提升语言魅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句式的变化通常表现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语词的顺序选择等方面。

  1. 长短结合

在语言的运用中,短句,句意明晰,简洁明快;长句,节奏舒缓,意味绵长。两者结合,可以使语言节奏明快,更有风采。
例如,朱自清的《春》关于“春草”的描写文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段文字长短句结合,很好地体现了春天的活力。其中,“嫩嫩的,绿绿的”两个词语是修饰小草的,作者巧妙地将这两个定语后置,改变了正常的语言排列顺序,将一个长句变成了三个短句,既营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效果,又造成了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接着的几句都是短句,简洁明了,非常富有画面感和立体感,将作者对春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见,长短句的巧妙结合,不仅让句式富有变化,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效果和内容特点协调一致。
(二)变换语序

语序的变化不仅仅是形式的问题,更是为了表达效果的凸显和优化。语序的变化通常有主谓殊位、主居宾位、主宾颠倒、定语后置、宾居状位、状语后置等形式。

朱自清的《春》的结尾“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一句,按照一般的表达方式应该是“春天像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的小姑娘”,但作者却将三个修饰词语后置,不但造成了语势的变化,而且凸显了春天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由此可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变换语序,不仅可以使句式富有变化,还可以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使语言顿显“亮色”。

二、陌生表达,让语言更有“

所谓的陌生,就是打破遣词造句的常规逻辑,给读者营造一种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陌生化的语言运用如果得当,可以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审美享受。

(一)活用词语

活用词语和精心的语言配置是陌生化语言表达最常见的一种手法。有时为了写作或表达的需要,改变常规的语言运用习惯,给读者营造陌生化的语境。

鲁迅的《社戏》一文中关于看社戏途中沿河两岸景色的描写性文字:“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段文字中的“踊跃”一词就给人以陌生感。“踊跃”本义有两个:一是向上跳起;二是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打破常规,通过“踊跃”一词写出了山因船速快而起伏连绵的情态,衬托了小伙伴看戏的急迫心情。

巧用修辞  

修辞的陌生化,主要是指作者运用一些不常见的但却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如拟人、通感、仿词等。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紫藤萝花盛开场景的文字: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段文字活用“挑逗”一词,恰当地赋予拟人修辞以陌生感,赋以紫藤萝以人性,表现出紫藤萝花的可爱与活泼,让紫藤萝花富有动感和情趣。

写作中,词语的超常搭配和修辞的巧妙化用,可以活跃表达方式,让语言更有神韵。 

三、细致描摹,让语言更有“物”

一篇优秀的习作如果缺乏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就像一个不健康的人,缺乏活力和灵气。因此,细腻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凸显事件、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1. 传神写实

传神写实的语言描写最常见的手法就是白描,即抓住事物最传神的特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去进行描摹,不事雕琢粉饰,真情自然流露。

写实既指真实客观存在的描写,也指真实思想情感的描写。写实要做到“传神”,语言就必须包含情感,并借助合适的语言表现手法,追求语言文字的妥帖,力求精准地再现客观事物,使所写对象在写作者的笔下“活”起来。

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中的一段文字: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这段文字运用白描的手法,没有任何雕琢修饰,文字朴实却传神,高邮鸭蛋的特点、吃法如在眼前,字里行间溢满了作者对高邮鸭蛋的喜爱之情,让读者难以忘怀。

  1. 文字作画

写作要追求语言的画面感,如果语言具有了画面感,那写出来的文章就更耐读,也更耐品。下面这段文字非常好的体现了用文字作画的写作理念: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段文字通过写实的文字描写了一幅相濡以沫的“爱”之杰作。奶奶时刻放心不下的“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急匆匆察看时的“迈”和充满疼爱的“嗔”等动作,传神生动地描摹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暖意融融的生活场景,每句话都能让读者想见到一幅画面。

作文教学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用文字“描画”出一个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言之有物,那么,文字就有了动人的力量。

四、融入情思,让语言更有“情”

写作时虽然要强调语言的推敲,但还要防止在语言表达上的过度用力,过渡用力会导致出现外表的华丽,内容的空虚。最好的语言一定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

(一)感情充沛

感情充沛的语言具体指以鲜明的形象与情感诉诸人的审美心理并唤起想象再现的一种语言。人的审美心理与感官是喜欢感情充沛的语言的,因为它能够唤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描写她童年生活的乐园时这样写道: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这段文字虽然十分朴实,却将童年萧红在祖父园子里感受到的自由表达得淋漓尽致,其发自肺腑的真情吐露令人动容。

(二)富有哲理

写作者不但要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还要培养思考生活的能力。有了思考才会有深刻凝练的对人生和社会的见解,这样的哲理性语言能点燃读者的思维火花,引发读者的共鸣。

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就是一段富有哲理性的文字,这段议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带给无数人深刻的启迪。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抓住生活瞬间的每一个点,用充满理性的语言去描写生活、思考生活,让文字充满情和理。

写作,就是语言的魔法。推敲语言就是在推敲思想,语言的味道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体温,缺少思想的人,他的文字必然是苍白枯萎的。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语文老师们要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意识,重视学生个性化语言表达的训练。

通联: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方庙路68号

邮政编码:214125

E_mail:346063795@qq.com

联系电话:15251518755


Shape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