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急诊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董玥

齐齐哈尔一厂医院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将针对急诊重症肺炎病患的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和有效的干预对策,进行论述,以期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院内确诊并收治的共计100名,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根据临床医治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明确抢救成功的主要因素和有效的干预对策,应用SP SS20.0软件展开研究数据的统计、对比、分析。通过资料的记录比对,高龄、男性、器官、肺叶受累大于等于3个、合并COPD以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营养状况较差病患的病死率相比其他病患要高,P<0.05,通过给予行政询证护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结论:通过早前实践研究以及本次结果可以看出,临床期间不同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患的抢救成功率。通过强化病情观察,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的休克状态,进而强化抢救成功率并缩短住院的时间。

关键词:急诊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临床分析;干预对策

临床期间重症肺炎病症相对较少,但部分病患会由于周围循环衰竭而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症状,一般多个年龄段均可见此病症的发生。由于老年病患自身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减退,同时伴随慢性疾病,因此发生率相对较高,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重症肺炎病症具有发病急、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的特点,因此早期给予正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基于此本文将展开具体探讨,现将资料整理好,具体内容如下。

1病患一般资料与具体应用方法

1.1病患一般资料

筛选收治时间范围在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的100名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共包含65名男性病患,其余均为女性病患;年龄范围在4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4.3岁。具体纳入规范如下:所有病患给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情况,给予影像学检查后出现大小不一的片状阴影。

1.2具体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时间范围在2021年9月至2021年9月两年时间内的100名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患的收治资料,统计其基本资料和并发症的情况,明确对于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成立循证护理工作小组,结合影响病患抢救成功率的因素,以及治疗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寻求针对性地解决方法,并评价查阅到资料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将获取的科研证据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掌握技能更换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实施。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的方法验证具体的实施效果,并针对护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1.3具体评判指标

本次统计病患的临床资料和医疗资料,明确抢救成功率和病死率,记录抢救成功病患的住院时长。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患者的具体数据,采用SPSS20.0计数软件处理数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后,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以(`X±S)作为正态分布数据的表现方式。

2结果

危险因素及病死率

100名病患中出现29例死亡,占比29%。高龄男性器官肺叶受累,大于等于三个,合并COPD消化道出血和营养状况较差病患的病死率相比,其他病患较高,数据比对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因素

例数

死亡例数

病死率(%)

X2

P

年龄

<60

40

7

17.5

10.103

0.013


≥60

60

23

38.3



性别

65

26

40.0

13.406

0.010


35

4

11.4



器官受累数量(个)

1~2

40

11

27.5

10.481

0.024


≥3

60

19

31.7



肺叶受累数量(个)

1~2

80

22

27.5

10.717

0.010


3

20

8

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5

22

29.3

11.102

0.017


25

8

32.0



消化道出血

27

10

37.0

11.363

0.014


73

20

27.4



营养状况

良好

30

7

23.3

11.864

0.012


较差

70

23

32.9



机械通气

使用

50

15

30.0

3.763

0.0156


未使用

50

15

30.0



2.2病患的预后情况

通过强化病情观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优化了病患的休克状态,有71名病患,成功抢救,并且无延长住院时间的情况,均康复出院。

3讨论

临床期间,内科急症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包含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症状,主要是由于肺炎双球菌感染所导致。如果病患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差、细菌的毒力较强,就会对病患自身的良性血液循环产生负面影响,致使微循环和小动脉由于麻痹而扩张,有效血容量的迅速降低,由此引发休克症状,该病具有发病及发展危重的特点,因此会对病患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积极给予病患抗感染和补充血容量的同时,需要重视给予快速有效的科学护理工作,这是开展有效抢救工作的重要保障,病患在入院之后要立即为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来补充血容量、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抗菌药物;另一条通道用于补充血管活性药物,对病患的血压指标进行合理的调节,并在给药期间根据血压随时调整给药的速度和浓度,其间密切观察病患的生命体征,争取在1~3小时内使得病患的血压逐步趋于正常,6~12小时内使得血压一直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之上,减缓升压药物的静脉滴注速度和浓度,直至停药,并且说要期间要重视静脉通路是否通畅,以保障输液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春梅.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与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0):43+47.

[2]里提甫江·买买提艾力.研究急诊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干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41+44.

[3]刘同英.急诊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220-221.

[4]周艳,金丽萍,范萍,袁奕琳.急诊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851-5853.

作者简介:董玥,男,汉族 ,1984.06,黑龙江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