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

李春春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 214400

摘要:目的:儿科护理工作中分析安全隐患,提出睡眠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某医院收治的儿科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0例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分析患儿睡眠质量。结果:对40例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展开分析,常见的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摔伤、误吸、药物错服等。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及态度不端正、业务水平低等是引发风险事件的诱因。对40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量表评估患儿睡眠质量,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3分,获得的最高分为15分,平均睡眠质量评分(7.45±0.35)分。因此,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结论:儿科护理过程中需认识到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培养护理人员强烈责任心及服务意识,使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缩减儿科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还需采取针对性睡眠管理对策。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睡眠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某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0例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分析患儿睡眠质量。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儿年龄1~8岁,平均年龄(4±1.02)岁。患儿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疾病,患病人次分别为10例、8例、5例、7例、10例。

1.2研究方法

针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原因展开研究,总结安全隐患的滋生条件。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量表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评估患儿睡眠质量。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分析

对40例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展开分析,常见的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摔伤、误吸、药物错服等。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及态度不端正、业务水平低等是风险事件的诱因。

2.2患儿睡眠质量分析

对40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PSQI评分中,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3分,获得的最高分为15分,平均睡眠质量评分为(7.45±0.35)分。因此,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3讨论

3.1儿科护理安全隐患

1)管理因素:在儿科护理发展过程中,管理因素对风险事件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儿科管理体制不完善、护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低、护理过程监控不到位、安全隐患的不可预见性等,导致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2)法律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护理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法律知识教育的缺失导致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儿童隐私保护的相关问题,甚至一些护理人员把孩子的隐私当成笑柄,滋生了护患之间的矛盾。3)护理人员不足:儿科作为一个儿童较多的科室,长期以来工作在第一线,工作繁杂繁忙。如果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工作状态不好,就会导致护理人员与患儿在沟通过程中缺乏耐心,甚至出现错误指导的情况,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埋下安全隐患。4)情绪因素:儿科住院患儿年龄小,家属需要陪护。护士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然而,由于儿童肥胖,护士可能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反复穿刺也会滋生护患冲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护理人员的情绪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容易诱发护理风险。5)护理人员责任心淡薄:护理人员长期从事复杂的工作,工作中容易产生冲突心理,不能集中精力工作。这是护理人员责任心薄弱的典型问题,也是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2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1)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还要注重法律知识教育,使护理人员意识到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使护理人员关注工作中的风险问题,改变服务态度。2)培训教育:在护理操作和理论知识教育过程中,要让护理人员学习安全教育知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把安全教育知识落到实处,避免儿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3)控制关键环节:在结果分析中,认识到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有小儿输液管分离脱落、跌伤、误吸、误服药。此类事件被视为护理工作中有效处理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4)加强专业能力:儿科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患儿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舒适的儿科护患关系。护士注重自身专业能力,能熟练使用检测设备,保证穿刺过程中穿刺成功,并科学指导患儿服药,从而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5)排班机制:儿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各科室要调配足够的人力,建立三班制,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尽量不占用护理人员的休息时间,使护理人员在节假日期间释放不良情绪,为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3.3儿科睡眠管理对策

1)加强睡眠管理:儿童的睡眠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睡眠质量也是检验儿童体质的标准。一般来说,孩子能很快进入睡眠状态,而且他们很舒服,头上微微出汗,睡觉时呼吸安静顺畅,也有孩子在睡觉时有面部表情。然而,孩子们焦虑不安,病后经常哭闹,睡眠质量持续下降。对此,为了有效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儿科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如果孩子有鼻塞,就需要清洁孩子的鼻腔,保持呼吸顺畅。如果孩子持续咳嗽,要为孩子调整睡姿,可适当增加枕头位置。如果孩子痰太多,不能顺利咳出,应将孩子放在俯卧位,头部应向一侧倾斜睡觉。如果孩子有哮喘,睡觉前先听听背部和肩胛骨是否有喘息声。如果有喘息声,枕头可以抬起。该方法是保证哮喘患儿顺利睡眠的有效措施。2)心理咨询:在儿科护理中,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压力,避免患儿家属与护理人员在压力下产生矛盾。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避免孩子痛苦。儿童受疾病影响,情绪相对低落。此外,孩子对医院的恐惧也容易抗拒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以亲切的态度引导患儿提高临床护理依从性。3)生活护理:受疾病影响,儿童容易出现饮食失调和睡眠障碍。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睡眠质量,为儿童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病房安静,睡前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缓解不良情绪。对睡眠质量较差的患儿,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睡眠不畅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比如,护士把孩子放在一个舒适的位置,或者让孩子处于放松的状态。通过音乐、视频等辅助工具,护理人员可以减轻孩子因病情引起的不适,让孩子在听音乐、看视频的同时睡个好觉。4)睡眠干预:如果病人的情况允许,病人会在昏昏欲睡后入睡。如果病人卧床20分钟后仍无法入睡,护理人员会让病人起床,等昏昏欲睡后再上床睡觉。孩子们需要保持规律的工作和休息,每天按时起床,避免中午睡觉。如果孩子们中午睡觉,晚上就很难入睡。因此,护理人员应引导家人让孩子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增加睡眠欲望。5)健康教育:在儿科护理过程中,由于儿童对疾病的认识较低,儿童及其家属很难配合护理。为此,护理人员应重视对儿童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儿童家属了解儿童疾病的影响和原因,掌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在制定护理方案的过程中与家长进行沟通,让父母同意护理手术。比如,在失眠症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告知家属白天禁止孩子睡觉的原因,或者把孩子放在不同位置的原因。家属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原因后,可以配合护理人员,让孩子顺利入睡。

结论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分析护理风险事件,明确护理工作的安全风险。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识儿童睡眠问题,找出提高儿童睡眠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华思思,孙婷.思维导图在肺炎住院患儿护理及近亲属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8):2279-2282.

[2]陈联水,叶琳佩,林海芳.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