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药理学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实践研究

陈津禾、赵丽琼、杨帆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0600

基金项目: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基础医学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Y2021-02)


摘要: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生物体之间作用规律以及药物与药物之间作用机制的科学。药理学主要是为了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以便改善和提高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本文主要针对药理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理论,结合思政资源进行教学,将二者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最终实现教学与育人的融合。

关键词:思政教育 药理学 高校

引言:药理学学科地位是相当重要的,首先要满足生物体对药物的摄取标准,这是从药物的安全性方面出发的,其次,药理学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如何提高药物的治疗作用是检测该药物是否合格的重要尺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药理学人才时更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核心地位,只有在德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实验才是真正适用社会发展的科学,只有具备了德的药理学人才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 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药理学是一门将医学与药学相结合的课程,其宗旨是在于提高药物质量与药物疗效,其扎根于药物的临床表现结合当前病症发展状况并对其做出相应的改变的学科,其改变又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传统的药理学课程仅仅关注学生们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并没有对学生们的思想建设进行实质性的指导,因此导致社会上存在专业知识强硬但思想观念偏差的现象。

  1. 课程思政的特点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讲究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必须本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原则进行设置。而药理学因其独特的学科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将思政建设融入其中。

  1. 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具体思路

  1. 以爱国为题材的切入

根据当前我国医护人员的爱国事迹进行导入,结合时代背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但爱国主义的精神贯穿其中。比如,2020年全国新冠疫情肆虐,政府及时对武汉进行封城,避免了疫情的持续扩散,当时正值农历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举国团圆的日子,却有无数的医护工作者撇家舍业,为了控制疫情,赶赴武汉,共筑防疫长城。在构筑防疫长城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疫苗的研发与临床试验,疫苗的研发与临床要求药理学专家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与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陈薇院士便是其中重要一员,新冠疫情初起,陈薇院士便带领团队进行新冠疫苗与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与改良,并在疫苗尚未获得临床检验之初,便身先士卒注射新冠疫苗,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在药理学中的重要体现。这种爱国主义题材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们的事业心与社会责任感。

  1. 以无私奉献为题材的挖掘

无私奉献是作为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同样,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疫情此起彼伏,国内更是出现多次的疫情反复,从北京到上海到南京再到石家庄、邢台,再到陕西、郑州,每当疫情肆虐时,随处都可见到医护工作者与志愿者们的积极投入,酷暑时节,医护工作者身穿防护服顶着高温进行核酸检测,为了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不惜舍弃自己的小家,极力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正是课程思政中所需要宣扬的无私奉献精神。

  1. 以科研为方向的实践路径

药理学说到底是一门科学,其最终的发展必定以科研为基础的更新。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钟南山院士在耄耋之年带领医疗团队入驻武汉,积极寻求不同的医疗方案,将中西医进行结合治疗,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痛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在70岁高龄依然与团队合作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人口的生命。两位院士在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依然保持对科研事业的热情,这有力的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1. 课堂思政融入的教学实践

  1. 课堂上引导

学生们进行学校的首要场所就是学校课堂,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将案例准备好,提前对学生进行学习资料与学习内容导入,深挖思政教育核心,通过文献与视频记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与他们产生共鸣。

  1. 课后布置

将世界药理学中优秀事件进行汇总,按小组进行划分主题,利用课后闲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工作,深入社区、乡镇、农村,对当地医疗情况进行摸底,并对部分药物进行论证,帮助学生们树立职业为民、研发为民,实验为民的思想,提升职业素养,感受自身价值,并最终刺激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1. 考核评价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药理学因其独特性,服务社会的功能更加强大,而检验学习成果最直接的途径便是考核评价,课程思政的评价应当以成员之间的相互评定与教师的综合评定为主,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体现在课堂外的处事与为人,教师的综合评价则更多的偏向于成绩与实践表现。

总结

思政课程实践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这与以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同,它更加倾向于药理学课程教师的思政建设,药理学教师是否能够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进行教学尤为重要。高校药理学思政课程实践题材以爱国、奉献、追求科学为主要方式,结合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实践,对学生们的思政课程进行评价考核,并最终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所要求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玲, 许薇, 王寒明,等. 线上教学模式下药理学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5):3.

[2]熊文碧, 缪世坤, 赵健蕾,等. 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 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