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1+X” 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研究

白立红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摘要:随着“1+X”证书制度的推广,职业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开始加大改革的步伐,研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方法。本文从研究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的意义出发,提出要重构会计专业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注重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课程设置要构建岗课赛证“四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会计专业;重构;融合发展


自2019年“1+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各学校会计专业都在探索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X”证书制度下的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主要是从教学理念的重构出发,做好教学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岗位、课程、竞赛和考证“四融合”。

一、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财务工作接班人的必要一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要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用人才。作为高校,面对的就是广大青年,而他们就是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的教育不管培养的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要梳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理念和元素,找准契合点,融入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是财务工作人员,是直接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更要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财务工作接班人。

(二)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的两年多的时间内,在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网站上公布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财会专业涉及的证书主要有智能财税、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财务数字化应用、金税财务应用、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十几种,每种证书通常又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种等级。也就是说就目前来讲,学生可供选择的证书还比较多,并且各类证书的侧重点不一样,组织评价方法也不同,这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范围,是培养“一专多能”的会计人才的重要手段。

(三)是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

“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X”证书中的智能财务、大数据、会计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说明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掌握会计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还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加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相关知识。纵观我们现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足以支撑学生相关技能和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必须重新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X”证书技能标准融入到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的实施途径

(一)教学理念重构

近些年关于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法很多,这些改革有的围绕着会计专业性和技能性展开,有的围绕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有的围绕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再看,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不深入。各种上市公司丑闻和会计人员违规操作的新闻报道也是屡见不鲜,这都说明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出现了问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重视起来。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和国家发展方向一致,培养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做贡献的人才,当前的教学理念距离教育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会计专业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直接参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构教学理念要求必须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在课堂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以目前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可以从《基础会计》课程出发,深入挖掘该课程会计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首先建立起该课程的思政资源体系,进而推广应用到《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其他专业课程,开发建设完整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框架体系,逐步开发课程思政教材、微课等一系列的资源,形成专业课程思政库。

(二)重构人才评价机制

传统的会计专业学生学分获取机制是参加校内组织的考评,主要通过相关科目的期末考试,“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得已有的考评机制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是考评方式的变化,专业课程的考评方式沿用原有的校内教师考评,“X”证书的考评则需要由第三方评价结构来进行,实现教考分离。然后是学分认证方面,目前学生取得“X”证书的学分和学生专业课的学分还没有实现转换和认证,要探讨建立学分置换机制,比如实行“以证代考”,取得“X”证书即可冲抵专业课程的学分,学生可以免去部分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减少学生的无效考核,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新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中去。

(三)教学“三化融合”

自2014年以来,“大数据”连续六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到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突破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2021年12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指出,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更是指出,要“深入推动单位业财融合和会计职能拓展,加快推进单位会计工作数字化转型”。这为我们教学方法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数字化的应用促使传统的会计手工处理向电算化、信息化进而智能化发展。网络化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而智能化更是将人们从大量简单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处理更为复杂的财务分析、预算和决策等工作。随着“三化融合”的发展,会计信息化软件、账务处理云平台、财务机器人等随之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网络课程也普遍开展。从现在已经公布的财务类职业技能证书可以看出,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财务数字化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和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都是“三化融合”在会计领域发展应用衍生出来的,未来这种融合也会更加紧密。

(四)岗课赛证“四融合”

通过大学的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门类的学习(即“课”),建议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初级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初级职称证书,也鼓励参加若干“X”证书的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证”),在学习之余,学生还可以参加会计技能大赛、智能财税大赛等赛事(即“赛”),这都是为会计专业学生从事相关会计工作,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务缴纳等财务岗位(即“岗”)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课”的学习、“证”的检验、“赛”的锤炼,来实现达到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的目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将课程体系与岗位需求结合,做到课岗对接;必须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证对接;必须将各项技能大赛的赛项内容与实训课程设置相对接,做到课赛对接。

想要做到岗课赛证的“四融合”,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力量和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形成合力。深化产教融合,获取企业对财会相关岗位的需求,广泛参与各项会计技能大赛,熟悉和掌握各赛事大纲,把握竞赛重点,深入研究“X”证书标准,吃透技能要求,才能将这些需求、大纲和标准充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

三、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指明了方向。本文从“1+X ”证书制度下会计专业的重构与融合发展思路为切入点,提出了要重构会计专业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注重会计专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化融合”,设计岗课赛证“四融合”的思路,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金震.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探析[J].国际公关,2020,(12).

[2]马银花.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重构与融合发展[J].质量与市场,2021,(12).

[3]郭赞伟.1+X证书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7).

[4]李海英,张楠,李庭.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岗课证赛对接、德能识业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2019,(09).


基金项目:2020 年度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重构与融合发展》,项目编号:2020GZGG012。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