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研究

曹宏栿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洞靖镇中心小学 533606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大背景下,素质教育改革与深化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教育的侧重点不再只是单纯的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也日益重视起来。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主体,教师要运用何种运动教学策略来帮助小学生提升体能发展,是当下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应关心和思考的话题。本文主要从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作用入手,浅谈如何推动小学生体能发展的有效策略,力求实现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锻炼一个健康的体魄。

关键词:体能;身体素质;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部分青少年的身材也因饮食水平的提升发生显著变化,这些都是影响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理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体育教学是帮助学生丰富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锻炼学生体能的一种有效方式。故而,作为体育教师,要在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既是体育教学的原生过程,也是通过教学理应达到的理想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能训练的作用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做了系列运动后,在学生身上要产生正面作用,以此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善于为学生设计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体能训练环节和内容,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科学、系统且规范的体能训练下,既有神经系统等功能在运动的刺激下,其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通过适量的训练,学生的精力和体力相对而言能够长期保持到充沛状态。以上所述都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逻辑能力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所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措施

1.完善设施设备,创新教学举措

体育教学几乎是在设施设备上开展的,设施的参差与学生体能训练后所达到的效果好坏有直接关联。因此,想要为学生提供一套安全、完整且顺利的体能训练模式,学校就必然要完善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即体育设施;体育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构架与学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做到随时与学生交流,适时了解学生的体能发展需求,对体能训练活动项目适时调整,有的放矢的推进教学活动进程;为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运动的主观积极性,更多的立足于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和发展的具体需求,探索独具特色又富含趣味性的运动项目。

例如,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既有的运动设施设备上展开教学,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环节,带领学生依次完成不同活动关节的热身运动。随即老师可以根据既有的运动器材和平时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偏好进行分组教学,比如篮球小组、足球小组、排球组以及羽毛球组等,在每个小组中选举一名组长,教师分批进行教学,在教授篮球小组的同时,让其余小组的组长带队各自队员在安全的情况下自主活动,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将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与训练之中。

2.注重教学细节,做好心理指导

教师为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动作教学时要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足并指导其正确操作,尤其是要注重细节的把控。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这一科目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对体育动作的训练不再厌恶甚至抗拒,而是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以此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小学生偏向于听教师的鼓励,因此老师在学生完成不同体育任务之后要善于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性的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体育课堂的有序进行。

比如,学生在学习短跑或者是接力跑这类体育项目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按兴趣分组,组织小组间的短跑比赛,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及时给出相应的奖励,可以是口头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还可以让各个小组相互评价,也可以是组内成员间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以此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快速掌握,进而在帮助学生体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3.制定科学目标,善于主动尝试

制定一个科学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此,教师可以尝试制定合适的分层目标,这对于后续分层教学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教师在分层设置目标时,首先要考虑制定出不同难度且又适中的教学目标,这样既能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又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喜好,激励学生充分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力求在不同程度上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

比如, 在教学“跳绳”这一环节时。教师根据学情可以制定不同的任务。对于身体素质好、有体育天赋和基础的群体,可以要求他们尝试自己独立完成多种且完整的花式跳绳的练习;而对于体能素质欠佳、身体柔弱的学生,教师只需要求他们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双脚单摇跳即可。在学生掌握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绳,带领学生尝试“集体跳”,以此锻炼学生间的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帮助学生提高跳绳技能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紧随教育体制改革,顺应对小学生的体能方面更高的要求,充分以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强烈的兴趣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对照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难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当中融入学生的体能训练,在改变以往学生对体育学科偏见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参与度,帮助学生的运动水平与身体机能齐头并进,为其日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曲佳丽.体育课堂运用“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质的方法以及价值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9 (09) :109.

[2]杨逸.谈小学三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J].才智,2018(21):64.

[3]庄弼.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2018, 38(03) : 11-15.



Shape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