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对策

都扎拉嘎

内蒙古通辽蒙古族中学

摘要: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学习、创新、自主思考,有利于不断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及自主创新。由此可见,教师应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文化思考水平、鉴赏能力以及国学思想意识,促使学生在理解文化、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实践理解,这对于高中生思维的形成是有利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语文核心素养;渗透

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的培养目标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文化底蕴的沉淀并且具备高尚的人文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与感悟。换言之,为了进一步落实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情操与情怀,促使他们以高尚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功利性教学明显

为了不断提高升学率与教学质量,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教学特点,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充分体会文字的美,无法用文字浸润思想、陶冶情操,也就使得语文成为一门工具性学科,遗失了文化传承的精髓。

2.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加倾向于被动接受知识。这也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会到语文文化中的美学因素,也就无法培养情操、提高审美力与创造力。缺乏主动思考的学习,让知识变成一潭死水,毫无波澜的内心,必然也无法拥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灵魂。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1.渗透语言建构思想

语句具有一定构词、逻辑特点,而语文素养渗透的前提就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的结构特点,在理解分析的过程中进行积累感知,分类整合歇后语、成语、名言警句、修辞手法等实践表现形式,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语言的文字特征及沟通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渗透各类阅读材料,教导学生在自主理解、语言构思、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语感逻辑,并在过程中与已知的语文材料进行联系,促使学生将已有语文材料依据相关框架进行汇总。由此可见,教师应结合高中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创新,渗透适合学生接受的文章,如《边城》,要求学生体会沈从文笔下湘西边陲所特有的风土人情,感受到文章中描写出的偏远地区人们友善淳朴美好的的情感思想。另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根据作品的特色情境进行体验,感受到作品中所涵盖的历史情感,再给予必要的分析评价,促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带入到语文作品的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

2.语文思维意识

语文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直观地带入自己的生活经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不同事物的理解进行思维,并从中感知到语文思维的形成思路,这对学生直观的思想认知、文学思想培养、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是有利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立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语境、探究活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在有效地理解辨析、比较分析、阐述总结、概括汇总的过程中掌握不同阅读文体的理解方法和思维方式。例如议论文则应结合文章的关键词思考各个段落的大意,分析出段落中的情感意境及主旨大意,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不同事物、文学形象的理解方法。另外,议论文通常具有批判、教育的作用,需要学生在过程中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认知逻辑,带入批判性的思维审视全文,完善学生对行文的理解思想。通过要求学生在反思、实践过程汇总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及活动经验,有利于让学生逐步养成独特的、灵活的、敏捷的语言思维能力。

3.重视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要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理解文章中的文学底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文学氛围,让学生在氛围中来体会和感知美,例如,学习“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画面,将古诗中的唯美情境、离愁别绪呈现在课堂中。透过皎洁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扬子江面和面带忧伤的人物,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再加上清幽、凄婉的伴奏对氛围进行烘托,让学生可以身历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通过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诗人写作时的思乡之情,同时也体会到江南春夜的美,和人生不得志以及游子思归的另类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心灵触动,使学生和作者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且积极调动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深入体会文本内容,挖掘文本的文学底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4.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文化传承理念

重视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精神,积极渗透特色的国学思想、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凸显出文化传播的综合价值。因此,教师应创设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运用阅读、习作的方法感知所学习的语文课文,同时给予必要的总结、创新,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渗透各类时政文案、史料文献等内容,让学生细致地品读拓展资料中的文学思想,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中渗透“情系考古四十载,文化传承守初心”这一报道,让学生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待不同历史的真相、发生的故事和趣味性故事,促使学生自主进行文献资料的挖掘活动。针对此,教师可设立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讨论“家乡的特色”说明自己家乡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其中,学生D则联想到了有关“皮影戏”方面的文化内容,并在过程中谈论了自己对皮影戏的看法,说出了该文化是一项精神文化,并且也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体现。如常见的《白蛇传》《西厢记》就可运用皮影戏展现。部分学生还想到了《八佰》电影中的电影片段,然后探查了有关赵云、关羽的史料资料,进而在对比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爱国思想,这对学生人格、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利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再仅局限于要求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而是更倾向于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高尚的情操、强烈的爱国情怀、独立的健全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的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吴小丽.创新思维:高中语文课堂的新指向[J].语文天地(高中版),2020(6).

[2]孙海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设计浅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