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影响因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幼儿分离焦虑影响因素探析

魏丽媛

哈尔滨市洁净幼儿园 150000

情绪的发展特点在婴幼儿成长中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分离焦虑是幼儿由于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其产生源自于幼儿自身对幼儿园的环境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与人会严重影响到幼儿对环境的评价,降幼儿园的影响力,从而使幼儿对幼儿园环境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去幼儿园。

一、学前儿童入园分离焦虑现状

当幼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完全陌生的人和物,会引起他们内心严重的不安和恐惧。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都会大声哭闹这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幼儿离开自己熟悉的人和环境,周围都是陌生的幼儿心里会很害怕,但每个幼儿所表现的都不一样。比如不与人交流等表现形式,由此反映出幼儿仍然是受到分离焦虑困扰的。这充分的体现了分离焦虑行为表现的普遍性。

绝大部分的幼儿都用不同的行为表现出对分离的焦虑,主要是以哭泣、作闹、依恋家长和老师为主要方式;其他的时段内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就会比较少,说明了幼儿出现分离焦虑具有时间段的规律性。

二、学前儿童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

(一)幼儿自身因素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自理能力不是很好也会导致分离焦虑。如:幼儿不能自己吃饭、不能自己穿衣服等。在家的时候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很难自己完成。

生活规律的改变也会引起幼儿的分离焦虑,不同的孩子在各自的家庭中有彼此不同的生活习惯,如:起床、盥洗、游戏、进餐、午睡等,都各有的规律。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就要遵守规则,幼儿园有统一的时间,因此会打乱幼儿的原有规律。由此,适应慢的幼儿情绪上就会有很大的困扰,这样就会导致分离焦虑的。

(二)独生子女家庭的教养方式

幼儿在入园之前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是由成人喂的多,幼儿能自己独立吃饭的很少。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极其欠缺,事事都要依赖家人的帮助,独立性非常差。并且,独生子女的特殊生活环境使孩子家庭中享受足够的爱,没有与同伴交流分享的意识,由于自身缺乏与其他幼儿交往的经验,在人际交往中比较容易与同伴发生冲突。这些都会使幼儿的分离焦虑强度增加。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缺乏吸引力

幼儿开始新一学期的时候,教师都会更改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可是都不会引起幼儿的关注,更多的体现在装饰幼儿园内部环境或供检查者欣赏。真正只为供孩子欣赏的环境创设特别少,大多数为幼儿提供的环境创设仅限于张贴一些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等。例如:教师的占主导,幼儿仅处于参与、服从的状态,使新入园的幼儿很难接受眼前现状,致使分离焦虑的强度增加。

(四)幼儿园制度

新入园幼儿在入园前大多都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爸爸、妈妈。而当孩子一旦入园,就要面临着每天都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爸爸、妈妈,对于年龄较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幼儿园有着严格的制度,幼儿一旦入园,每天就要严格遵守入园、离园时间,以及在园一日的固定活动,这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很难以接受。因此,加重了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

三、学前儿童入园分离焦虑的解决策略

(一)关注并给与幼儿更多的爱

幼儿都是需要成人的爱和关注,需要确认自己是被爱的,而没有被忽视。当幼儿与家人分开的时候,教师就取代了家人在幼儿心中的地位,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注,来确认自己是被爱的。当幼儿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生活,他们会害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家长可以在幼儿没有进入幼儿园时候,多带幼儿到幼儿园里玩耍,熟悉环境,熟悉老师和同伴。家长要做到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接触老师和同伴们。等幼儿入园是教师主动去和幼儿交流,多些语言上的交流,让幼儿感觉到被爱和喜欢的感觉,让幼儿主动去接近教师,进一步信任教师。在生活方面,家长也要帮助幼儿,让幼儿可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培养幼儿的独立的完成生活自理能力。

(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

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主要人物,是家园共育的关键。幼儿园要和幼儿的家庭保持随时沟通交流,以便随时了解幼儿的情况。

第一、教师要了解到幼儿的有没有特别的习惯。在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要用多种形式来了解幼儿,在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依据了解的信息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可以减少一下幼儿分离焦虑。

第二、做好离园的沟通指导工作。家长来园时,要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园的情况,教师和家长共同来帮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不要孩子一不听话,便吓唬幼儿说:“你要是再不听话就不你送幼儿园去,再也不接你回来了”这种话,这些话只会使幼儿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不听话就要去幼儿园,幼儿园不是好地方,听话的孩子不用去幼儿园;而是在与幼儿沟通时,要多提问或讲一些关于幼儿园正面的内容。如:在幼儿园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有更多的伙伴可以一起玩;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对你很好等等这些有积极作用的内容。

(三)发挥幼儿在园主导性转移幼儿注意

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注意以幼儿为主,让幼儿觉得这个环境很舒服,很喜欢待着这个环境里。因此,要使幼儿在环境创设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够使幼儿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应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要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发现新事物、新想法。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引导新入园幼儿积极主动参加属于他们自己的环境创设,使他们从中体会到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的温馨与快乐。早日摆脱分离焦虑将幼儿园当做自己另一个家。

也可以在开学前请家长带着幼儿提前到幼儿园参观幼儿活动环境,每日与正常在园的幼儿同时入园、离园。但无需学习知识,仅为了将要入园的幼儿适应环境。使幼儿对即将生活的环境产生兴趣,减少幼儿的恐惧感。将幼儿在园一日的具体生活设计成宣传册供家长了解减少家长的疑问。园内的电话保持随时开通,以便家长有问题时可以及时与幼儿园或教师取得联系。在幼儿报名要入园时提前和家长沟通,请家长由目的的培养幼儿习惯的养成,如:幼儿自己动手吃饭、自己入厕、独立入睡等幼儿入园后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方面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