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2

初中数学优质课堂的构建

罗颖

贵州省毕节市毕节金海湖新区第一实验学校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从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大多推崇熟能生巧,认为只要学生熟练做相同类型的数学题目,那么再遇见相似的题目时,就能够非常顺利地解答出来。而这种教学思想导致大部分学生解题步骤和解题思维的固化,在考试的时候只能解决和平时练习相似的题目,只要题目稍微出现一些变化,就会无从下手。因此,在日常的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解题方法上,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灵活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快速找到解题的思路。让学生在解题时可以根据数学题目的变化迅速找到切入点,再结合自己的思考以及分析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非常灵活的科目,涉及的内容较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时,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优质课堂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优质课堂策略

(一)彰显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句话在学习中同样适用——“你永远也提高不了一个不想学习的人的学习成绩”。由此可以知道,若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彰显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学生学好数学。第一,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一名学生因成长环境、小学基础知识积累、学习习惯以及先天因素等的不同,其理解能力与应用、掌握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数学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综合考虑班级内所有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实施方案。此外,在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也要重视运用分层作业法,使每一个学习层级的学生都有锻炼学习的机会,并在练习中有效提升个人学习能力。第二,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助,并不是将教材知识按照教学大纲一步步讲解给学生知道,而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主体的地位,从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助,使其主动吸收并消化应用教材知识。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知识理解程度更深,教师要给予表扬与支持;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一般,但基础知识扎实,教师要重视给予鼓励与引导;一部分学生理解与学习能力都较差,但上课态度良好,教师要重视给予激励并推动。这样每一层级的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继续积极学习,成绩就会有明显提高。

(二)注重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浓郁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中,将目光放在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上,有效培养思维发散能力。因此,要想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获得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教学氛围的营造必须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数学是一门集抽象、逻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涉及的知识点众多。虽然有一部分知识点学生已经接触并了解过,但对学生深入学习并理解知识点的引导,需要教师营造一定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更高的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概率”知识的学习,教师首先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出发,借助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气氛。同时使学生明确数学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对高效课堂的构建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中秋节来临,小明一家去商场购物时发现有抽奖活动,只要购买1000元以上商品就可以参与抽奖(商场内所有商家消费都可以累计叠加计算),奖项分为五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参与奖、纪念奖。那么,大家的中奖概率一样吗?为什么?教师通过情境的引导,可以使学生专注力集中在情境中的数据信息上,这时再给学生讲解“概率”知识,最后由学生根据内容进行概率计算,就会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并学会应用。

(三)重视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重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多讲解知识点,反复多次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进行巩固。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学生的数学成绩会获得明显提升,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负担,产生抵抗情绪,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与成长。因此,重视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与深入研究,只依靠教师短时间的辅助与引导就会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数学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帮助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培养。首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数学知识若只讲不问,学生被动学习,不仅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研究、探索,最终在思维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深挖并理解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其次,创设实践情境,为学生思维培养提供丰富经验。将实践与理论教学有效融合,可以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度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发现数学学科的学习意义与价值,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知识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并利用拼接的方式深入研究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与联系,拓宽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为数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提供有效帮助。最后,创设讨论情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初中生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与表现想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教材知识点变成一个个模块,为学生讨论创造话题,引导学生在不断的讨论与研究中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此外,为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从而灵活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与锻炼,逐渐形成数学逻辑思维。

(五)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重视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重视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条件。只有教师知道课堂上重点讲什么、学生学什么、用什么讲、用什么辅助教学,才能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并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其次,重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有效传递。教师要想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必须明确要传递的是方法、过程,结果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理解并融会贯通。此外,教师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讲解,当学生跟随教师讲课思路在脑海中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后,会对模糊的知识点形成清晰认识,并主动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向应用实践能力转化,形成个性化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强对初中数学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主动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与教师互动,全面地、深度地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育的根本,更是促进数学教学长远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吕洪元.  中国新通信. 2021(09)

[2]探究新课标引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J]. 李少怀.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07)

[3]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J]. 刘红.  农家参谋. 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