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3

谈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方式的转换

易际出

苍南县灵溪镇第四中学 325800

要: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重要的是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不必将知识作为“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

关键词:教学方式 师生互动 异口异声 发现式 苹果广告

、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平等参与。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而当今的教师,基本上是从接受“应试教育”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再加上传统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往往使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失之偏颇。要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不自然地回到了老路,教师仍然充分教学活动的中心,虽然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但学生只不过是一群被牵着鼻子的牛;要么,在所谓培养自学能力的响亮口号下,让学生在没有知行目标、评价机制的天地中信马由缰,这样学生似乎都动起来了,课堂也热闹了,可是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只不过是一群被引上山坡的羊,这样的教学实践无疑都是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的,只是形式上的互动。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造条件。

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呢?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情感入手。因为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教学《小桔灯》一文,在上课前可先与学生一起制作小桔灯,通过实物让学生感受到小的光“桔红、朦胧、照不了多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桔灯的光“桔红、朦胧、照不了多远,但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这一提问势必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也就理解了“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以此达到有效的师生互动。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2)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提问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会索针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师生互动,这种提问就谈不上什么高质量。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的思维上“跳一跳”来回答,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如《小桔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课让学生分析小姑娘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这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因为有了前面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3)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同站在高处,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较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以达到有效地师生互动。如教学《变色龙》一文,可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回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垫,学生可以不费幼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个形象?有了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学生对本文的重点、难点学习说容易解决。(4)所设问题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又以创新思维为标志,而创新思维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内容、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可多设置一些“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请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你从中能悟到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启发?”等等。

综合以上分析,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师生互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接纳学生的“异口异声”

一天下午,初二(8)班语文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刚才复习了小说的人物描写,知道人物描写通常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所谓直接描写是指直接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等所谓间接描写是通过别人的反映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人物。为了检验大家是否掌握,老师将一段课外的古诗朗诵通给大家,请大家判断一下。”“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同学们声音洪亮地回答道“间接描写”。“很好!”我带着欣赏的日光予以表扬后话锋一转:“为什么青少年也好,老年人也罢,行者也好耕者也罢,这么多人见到罗敷以后,都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去‘观罗敷',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学生洋洋自得地说“好色”!这下,班里沸腾了,还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学生起哄。课堂秩序一下子混乱起来了。说实在的,我当时勃然大怒,很想发火,教训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但是,职业的理智告诉我,这个学生顺口说出“好色”二字,很可能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所以与其大发雷霆,给对方一功疾风暴雨式的呵斥,或者讽刺挖苦一番,不如先冷静下来稳定课堂秩序,然后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课后再私下找那个“调皮鬼”……短暂的停顿之后,我在白板上写下“好色”二字,并在“好”字下加上了着重号:“同学们,‘好’字有两种读音,第三声和第四声,如果是形容词,读什么音?请组词。”“动词读第四声,如:爱好、喜好、好逸恶劳、好大喜功。”同学们不知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齐声回答后课堂秩序稍稍稳定了。“如果是形容词,读什么音?请组词。”我见同学们已经转移了注意力,步步追问。“形容词读第三声,如:好坏、好人、好主意、好方法。”同学们回答时仍面带疑惑“非常好!那么,你们知道‘好色’一词当中的‘好'是什么词性吗?应该读什么?”动词,读第四声。这时,同学们好像忘了刚才的喧闹,非常认真地回答道。“很好!通过刚才的那段文字,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词概括罗数的特点?”“好看”,“美丽”,“漂亮”,“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起来。我连忙说“大家说的都很对,常言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同学们异口同声,且面带微笑。我进一步指出:“所以,见到美好的事物,我们都想欣赏一番,这是人之常情。不难看出,刚才那段文字的青年人、老年人、耕者、行者不约而同地停下来观看罗敷,正是因为罗敷在他们眼里太美丽了,大家都想看个仔细。下面大家试着比较一下,如果说罗敷真美呀!太美啦!美得无与伦比,美得妙不可言等,这样是更具体了呢,还是更抽象了呢?”同学高兴地回答:“更抽象了。”“对,如果一味地说她美,只给大家留下非常模糊的印象。如果通过众人的反映来写罗敷的美,读者就会感到具体真切,而且能组大家以丰富的的想象空间。”我看课堂秩序已经完全稳定了,接着又说:“我们也常常听说某某是好色之徒,这‘好色'是指心怀邪念的男子沉弱于情欲,负恋女色:而‘爱美'是对关好事物的欣赏、钦佩。两个词有本质区别。如此说来,用‘好色’一词来根据刚才那些人的表现公平吗?”同学们众口一词:“不公平”。这时,我有意识地瞧瞧刚才那个学生,只见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最后小结:“通过我们大家刚才地分析,在记叙文的人物描写中,应该注意什么和什么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描写效果呢?”“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同学己经心领神会了。这节课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且学生学握较好。我也巧妙地平息了“好色”风波,课后,我找到那个学生,他显得很惭愧,说他当时觉得很意外,也很感动,他要让我看他以后的行动。后来,他果不食言,课上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经过不懈努力,成绩大有长进。

三、发现式学习的尝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总结出“自学一一讨论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生厌倦了的传统的“八股式”分段讲析教学模式,我想必须改革。我改变教法,尝试上了一节语文课——《三顾茅庐》。初读课文,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之后,我布置了学习任务:尝试运用“发现法”学习课文。把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文字进行比较阅读:你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可以在文章的写作方法、人物的特点、词语的运用等各个方面,发挥自己的感悟能力,领悟文章的妙处,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看谁发现得多,看谁的思维最敏捷……这一番话还真的起了作用。“能发现多少就说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谁思维最敏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这时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凝聚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这一教学重点上来了。思考时,同学们神情专注,或在字里行间圈圈画画,或在文中作旁注;交流时,各讨论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发言,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畅谈声,一组高过一组,有的声情并茂,有的还指点比划,仿佛他们已进入角色,似乎他们正在拜见诸葛亮……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我从刘备斥责张飞‘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去长同我一起去’的描写中,发现了刘备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真诚。”有的说:“‘立即备马’、‘下马步行’、‘恭恭敬敬地等’“赶紧下拜'等词语,更表现了刘备的诚意。”有的说:“写刘备和写张飞,运用了对比方法,衬托出刘备诚心邀请,求贤若渴。”有的说:“老师,课文中‘数九寒天,雪花纷飞’等词语,是通过环境描写,村托刘备的诚意。”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看看学生们,小手林立,没轮到发言的同学,有的甚至急不可待,不但伸长了手臂,而且几乎要站起身来。“我发现,运用人物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是本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我反对!虽然运用描写的词语较物,但像刘备‘派人找听、‘叫人立即备马'、下马步行’、‘斥责张飞’、‘等孔明醒来'、‘赶紧下拜’等词语,更直接、更生动地表现了刘备的诚心,因而,动作描写才应该是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我补充一点,刘各三顾茅庐,第三次写得详,第一次写得最简略,做到了详略得当,这正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课文的说略。也为我们今后写作材料的详略安排,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有发言,有补充,有辨论,有总结,尤为可喜的是,有一名同学竟说道,“我从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语言,动作对比分析中,发现刘备拜见诸葛亮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急切,诚恳,第三次描写,更加生动地表现了刘备的真城。这样层层深入,中心越来越突出。”未及听完,我情不自禁地举起双手,急欲怕手叫好……这次教学,使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不教自明,也训练了他们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我不仅感到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且促使我进一步思考改进和完善这种教法。我征求学生对我教学上的意见和建议时,几名学生提出:希里今后多多地运用“发现法”给我们上课。此后,我常常运用这种方法,总能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四、“苹果广告”的效应

学习课文《曹刿论战》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写读后感。56名学生儿乎全从曹刿的角度立意,论证他善于把握时机,或者赞场他具有远卓识,观点基本雷同,思维单词,缺少深度和新颖性。为了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作文讲评时,我从报上选取了一则高原苹果广告的放事,讲给他们听。美国新墨西哥高原地区有一位种植苹果农场主,他种植的高原苹果味美,无污染,畅销市场。有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霞,把成熟的苹果打得遍体鳞伤,惨重地经济损失在所难免。然而,智慧的农场主突破常思维,抓在苹果上的疤痕作文章,从一般人意想一到的角度,拟了一则独特的广告,不但使伤痕累累的苹果极为畅销,而且,后来的经销商还专门请他提供带有疤痕的苹果。广告是:“本果园出产的高原苹果,风味独特,无污染,请认准它特有的冰雹疤痕标记,谨防假冒。”故事讲完,同学们无不对农场主的新奇思维击节赞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见时机成就,便告诉学生,农场主的智慧在于创新思维。只要我们克服思维的狭隘性,展示思推的广阔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就能写出独树一帜的文章。在我的启发下,高原苹果广告开始产生效应。有的说,写《曹刿论战》读后感,还可从乡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乡人缺乏“天下兴亡,匹肤有责”的爱国心:有的说,对乡人也不应过分指责,他的态度可能事出有因,或许是鲁庄公不能“取信于民”所致。正如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高原苹果广告就像一石入水,激起了同学们一串串奇异的思维浪花。他们有的批评鲁庄公不善战,有的指责鲁庄公急躁冒进。每当有人发表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略显稚嫩,我也带头鼓掌,给以鼓励的。学生的兴致愈加浓厚。最令人叫绝的是,一名女同学竟然对鲁庄公大唱赞歌。她慷概陈词,认为鲁庄公任人唯贤,敢于起用人才,重用人才,比之当今某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压制人才的行径,尤为难能可贵,应该大力弘扬。她的见解博得了阵阵掌声。

新课程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中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教师走进新课程

2、钟启泉;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3、陈旭远;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