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林建军

福建省安溪第五中学 362400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链接生活、引疑激趣、启发思维、师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培养创新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培养能力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理论热点。在此背景下,关于语文能力的培养备受语文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着它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环境下。语文教学应改变以往的教学观,突破长期单一追求语文知识去应试的陈规,注重那些难以用分数量化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等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切实提高这种效益持久的发展能力,才能造就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开拓创新型人才。语文学科性质决定其担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任务。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不专注于知识、技术.让思想照亮教学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仍须遵循正确的教学思想,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有鲜明的教学思想做指导,让思想指导教学、而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过多地专注学问,知识和教学技术。“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仍是我们今天教学中应遵循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因索是把教学的出发点放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上。陶行知先生“教育是为了解放人”的著名教育理念仍是我们今天要坚持的教育思想。知识对于人来说,其本质意义是为了完善和提升人,使自在的知识有目的地进入人的自觉领域,不断地推动人由自在走向自为。思想把握学问、知识、技术的方向和功能,学生的发展是目的,学问、知识、技术是手段。不专注于知识、技术,是新课标教材的亮点之一。翻开人教版课标教材,我们感到它不是“教”材,而是“学”本。从前言,单元说明,课文提示,研讨与练习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是用与学生直接对话的方式体现;它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反拨“塑造知识人”的教育信条, 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搭建平台。因此,它的单元由主题或专题方式呈现,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淡化语文实践活动中的知识支撑功能,强化学生的主搠瑰感受和情感作用。在内容安排上,它具有较大的开放型和弹性,着力于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的思考和实践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大大减少练习量,要求少做练习多读书,使学生能够从名篇名著中得到人文的关怀。

因此,新课标教材的教学,必须用这一思想驾驭 教学的全过程,把发展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贯穿到每 一个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终极的目标。用这样的基本尺度来衡量教学计划,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这样课程的面貌才会呈现新的景象。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

长期以来,从整体上看,语文教师的教学观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认为教学本身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传授观;一种是认为只要学生在考试中考得好成绩的应试教育观。语文教学必须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为终极目标,教学过程应始终表现为实现教师和学生创新价值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摆在突出的位置。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深化语文教改,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法。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几种做法

1、链接现实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将课文中的生活画面、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衔接,以激起学生产生共鸣,与作者共同感受生活与人生。如此,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联想能力、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经过链接现实生活的训练,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精心引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的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已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眼中有问题的学生,才是最具潜质的学生,思维中的发现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分析,思维活跃、善于发现、敢想好说恰是青少年的天性。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放手,学生才能放胆,教师放心,学生才会安心。教师一定要把发现问题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有利天情景的创设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好的教师往往越教学生的问题越多,因为他懂得教学艺术的真谛,教会学生自已去发现问题,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也就具有了创新的可能。

4、注重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不是通常所说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双边活动,而是教师主体作用淡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源,活动内容为载体,学生主体完成活动为方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身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创新价值,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教师带着创新的设想,学生带着创新的渴望,共同进入“大语文”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迪,相互交流,相互点拨,共同切磋、共同提高。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会形成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灵感,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