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给氧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氧疗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两种给氧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氧疗效果对比

姚萍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探究低出生体重儿在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治疗时,护理管理方案选择全程护理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段将收治的5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由系统对患儿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26名患儿,系统随机对患儿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应用鼻导管进行给养儿,实验组患儿则选择面罩给氧。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更高,数据经对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低体重儿进行氧疗时,选择面罩进行给氧,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全程护理;小儿重症肺炎;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症时患儿的临床症状整体来说相对较为明显。患儿在出生后4~6小时内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症状,并且如果不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患儿表现为呼吸不规律和间歇性呼吸暂停的情况,患儿的面部颜色会出现严重的改变,主要表现为灰色和青色,低体重儿更加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无创机械通气是近年来在急诊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这项技术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出现的血液缺氧状况,有助于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无创机械通气,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有助于帮助患者的个体状况恢复,起到改善缺氧缺血状态的功效。同时由于这种治疗方式属于无创操作,能够对患者的上呼吸道和呼吸机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帮助肺衰竭患者病情恢复,并缓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能够通过呼气末正压提高患者的气道水平,进而使患者肺泡内部压力得到改善,通过这种治疗方式还能够有助于减少肺泡毛细血管的渗出状况,缩短患者肺泡与氧交换的距离,则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和功能,改善患者的小气道闭合状况,这一治疗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肺内分流,使患者气泡萎缩得到改善,进而达到优化患者呼吸功能的效果。

1 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接治的的52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基本资料录入Excel表格中,由系统对患儿基本资料进行随机分组,单组内随机挑选26名患儿,系统随机对患儿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3:13,患儿的日龄区间值为2~6日,患儿日龄均值为(6.4±1.1)岁;实验组中患儿的男女性别比为15:11,患儿的日龄区间值为2~7日,患儿年龄均值为(3.7±1.0)日。

患儿住院后资料登记完整,并且由护理人员将患儿基本资料交由医疗统计学研究组对患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认患儿资料可进行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时选择同一氧流量下进行给氧,对照组内新生儿采用鼻导管给氧而实验组新生儿则选择面罩给氧,两组患儿均选择生命体征监护仪对儿童给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其缺氧状况的改善状况。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儿对于疾病的认知评分和自我管理评分,确认组间差异。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时,选择windows软件spss 21.00 for windows,针对患儿的T值和卡方值进行判断,对最终数据进行记录后分析其与P值关联,若P值小于0.05,则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数据可作为参考值。

二、结果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更高,数据经对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血氧饱和度

治疗后血氧饱和度

对照组

26

78.59±4.52

81.63±6.25

实验组

26

80.63±2.96

93.69±3.54

T


0.2628

8.9628

P


0.5987

0.0000


三、讨论

经鼻持续镇压通气疗法,在临床上主要针对能够进行自主呼吸的儿童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鼻腔为儿童提供氧气,而在治疗期间对氧气的压力调节大于大气的压力,这样能够使肺部在儿童呼吸过程中的气体留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避免肺泡出现萎缩塌陷的情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肺部的正常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法,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中,能够起到通气的治疗效果,但并不能进行持续性的操作研究,人员发现这一治疗方式并不能够对患病较为严重的新生儿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临床调查显示胎龄在25周至26周,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接受这一治疗方式产生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儿童十分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所以只能采用插管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而胎龄在27~28周的胎儿中,采用持续镇压通气的方式进行治疗,治愈率大约在60%~70%左右。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是一种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基础上进行优化的一种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正常地避免肺泡出现的萎缩状况,同时还能够对萎缩后的肺泡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而加热加湿高流量鼻导管通气疗法所应用的鼻导管相较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疗法,所应用的鼻导管来说更细,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更加实用,十分适合应用于儿童的治疗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治疗时,可以对气流进行加试和加热保持气道处于稳定的膨胀镇压,进而改善肺部气体的流通环境,使整个呼吸道得到有效的保护。

总而言之,在对低体重儿进行氧疗时,选择面罩进行给氧,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涛,欧阳福连. 珂立苏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3,10(01):71.

[2]赵风云,张桂珍. 两种给氧方式对低出生体重儿氧疗效果对比[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04):822-823.

[3]赵秀勉,程亚颖,田溢卿,战晓凤,尹建英. 氧疗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J].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1):3033-3034.

[4]朱斌,赵卫星. 超低出生体重儿二例成功救治体会[J]. 海南医学,2009,20(04):83-86.

[5]张瑞珍,李征,卢宪梅.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8,(09):673-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