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理论研究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项目式学习理论研究初探

刘焕春

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本文就项目式学习理论的起源、内涵,项目式学习理论与当前课堂教学中类似的教学形式之间的异同,以及项目式学习的优势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内涵 优势

项目式学习英文全称为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PBL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一百多年前,“美国现代教育之父”约翰·杜威认为,围绕个人直接经验为中心的活动,才是最好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杜威将这样的理念应用在了他创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而PBL就是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发展而来。区别于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整合自己各个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同时促进团队协作。

最早提出“项目式学习”的是美国教育家威廉•克伯屈,他提出的设计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是项目式学习的前身。他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获得知识,主张把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和有效学习的依据,让学生基于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主动去建构知识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经过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在美国初等学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过,学界对项目学习这个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比如美国教育家托姆•马卡姆提出:“项目式学习就是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核心问题在真实情境的整合与推理,进而得出合作产品。”还有研究认为:“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提供一些关键素材构建一个环境,学生组建团队通过在此环境里解决一个开放式问题的经历来学习。”国内学者黎家厚认为,项目式学习是在一定的概念或原理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再把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的一个循环。

美国巴克教育研究院对项目式学习理论下了一个定义:PBL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的、复杂的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和传统式学习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使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学科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PBL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然后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为学生匹配适合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指导。因此,在每一个PBL当中,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的学习闭环。

巴克教育研究所还提出了一套PBL项目设计“黄金标准”,围绕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成功技能,项目式学习包括7个要素:有挑战性的问题,持续性的探究,真实性,学生的发言权及选择权,反思,评论与修正,项目成果的公开展示。

与当下比较流行的几种相类似的教学(学习)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理论具有自己独到的特点。

1.项目式学习与问题导学之间的关系。二者相同点,都是基于问题的,或者说都是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学习的过程基本就是围绕问题进的,包括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归纳推理、形成结论等。但二者不同在于项目式学习需要有可视化的成果(产品),而问题式学习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项目式学习与主题式教学之间的关系。二者的相同点,都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分析,而且在分析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整合。二者的不同点也很明确,项目式学习的“问题”往往是基于情境的一个真实性的问题,是解决现实需要的问题;而主题式教学往往是基于多个文本的相同点提出的一个方面的讨论性问题,不一定是现实需要的,也不一定需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个讨论的主题(话题)只是学习知识的一个手段。因此,它们对知识整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3.项目式学习与综合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情境,需要有产品的输出,所以很容易被误解为综合实践课程。其实二者是有明显区别的。项目式学习,学习活动仅仅是一个手段或形式,它通过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而综合实践则是通过活动来获得经验,强调活动体验,不需要有具体的产品。

整体来说,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项目式学习的优势十分明显,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项目式学习富有实践特性,涉及的情境更具挑战性和真实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需要不断与教师、团队成员进行互动,去发掘和开发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才能实现最终的产品或成果,这都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式学习中,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都要靠学生自行决策和安排,因而学生需要主动地不断深挖学习资源并自主消化吸收,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决策等统筹安排整个项目的推进与落实。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活,创新发生可以出现在学习的各个阶段。

3.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项目式学习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学生在方案设计、合作探究、自主决策的过程中,创见、决策、调研、系统推理分析等高阶思维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而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还要设计评价量规,并根据这一量规随时审视、评价自己的学习效度,这都会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综合考量或批判性思考。

4.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项目,自主组建不同的学习团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协同作业,推进项目的高质、高效完成;而这个过程,正是团队建设、经营的过程,需要成员互相沟通,发挥不同成员的角色作用。

当然,项目式学习理论在带来学习革命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项目式学习的要求,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问题。

参考文献:

[美]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育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徐锦生.项目学习——探究综合化教学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赵跃.项目式学习校本实践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8(01):28-32

蔡小瑛,蔡潇,刘徽.项目式学习:一种风靡全球的创新学习方式[J].上海教育.2020(26):32-34

姚珊珊.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刘焕春(1981年11月—)男,汉族,山东济南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