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刘政华

福建省南平市大横中心小学 福建南平 3530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语文阅读教学,如何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稳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仍然是今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的阅读,尤其是高年级的阅读对学生今后的人格、三观,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该在深入反思的前提下,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引,通过对于阅读手段的优化,来提升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提升;阅读;教学

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要实现阅读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师,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和低年级相比要更加系统化,阅读的篇目也更有深意,能丰富学生精神世界。 教师普遍错误的教学观念,认为学生是阅读知识点的被动接收者,而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使用“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方式给学生灌输知识点,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慢慢地产生了厌恶感,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需要及时端正阅读教学观念,转换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阅读学习。教师在阅读课堂中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教给学生基础的阅读技巧,接着在适当的阅读范围内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篇目,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阅读。教师需要减少对学生的干涉,使得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学生在自由的阅读氛围中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教学观念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转变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这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例如在对学生四大名著的阅读教学时,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通读《西游记》,但是部分学生对《西游记》不感兴趣,认为阅读起来较为枯燥无趣,因此,我就让这部分学生在四大名著中任意挑选一本完成阅读。学生在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阅读篇目后,阅读积极性得到明显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体现,学生也会主动投入到阅读课堂中,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

二、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时,学生就时"热"时"冷",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1、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2、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3、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4、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习《顶碗少年》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间传统技艺来进行讲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热点问题来进行阅读教学。例如,当前环境保护就是一个大家所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当前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写保护环境倡议书,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投入。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每一位阅读者而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效益的前提与保障。正因为如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据此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益。不可否认,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还要以课前预习为抓手,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对于教师而言,为了着力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备工作”,如,设计异彩纷呈、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预设各种课堂生成以及预选各种评价方式等。不仅如此,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必须也要充分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课文的主旨大意与思想情感,通过预习,学生可以自主解决心中的各种疑问困惑等。从这个角度来看,预习也就成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鉴于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以扎实的课前预习为扶手,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默读的好习惯,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大声喧哗,避免在阅读的过程中,用手指指着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养成在阅读之后要做好读书笔记和阅读反思的好习惯。

四、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还需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但效率却不够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让学生掌握以下阅读的方法。

1、图文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课文插图精美,注重创设课文内容所展示的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插图与课文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使观察插图、理解内容相得益彰。

2、边读边想。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认识事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以画促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以演促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

5、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从小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段篇,学生终身受益,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内蕴的基础。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在指导学生朗读过程中,使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熟读成诵,把“背”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教学中,或引导学生看板书读诵,或借助图画(多媒体)读诵,或通过表演读诵,或由老师穿插揭示读诵,或假设情境读诵,还可积思广。

6、读后仿写。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

7、以说拓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重视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是基础中的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有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且对他们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当加大对阅读教学的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晴.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陈婷婷.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