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孙艳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五里布依族苗族乡五里小学 贵州毕节 551501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优化措施,包括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学生学习经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把握教材重点,提升教学能力;设置合理奖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应用小组教学,增强学生教学参与感;培养学生数学情感,让学习更有价值。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新课改提出以来,我国小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促进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以往“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取代。小学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引导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形成创新性现代化教学思维,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可以使学生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在每节数学课教学任务开展之前,可以让学生上网搜集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名人事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其在课前保持足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制作一些有关数学知识的海报,让学生在一个丰富的数学环境中学习,从中掌握数学的基本公式和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这样的手段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丰富的数学文化底蕴,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课堂当中,从而使学习效果不断提升。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会表现出对一些事物的好奇与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探讨一些课程问题,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以提升。核心素养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自主学习意识,其可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地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个时候的更多的是担任指导者的角色,由此,学生在高效课堂中不仅可以养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有规律地为自己规划完善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学生主体地位,丰富学生学习经验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互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不高,这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比较枯燥。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也逐渐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最终导致高效的数学课堂难以构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就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适当地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以主人公的身份发挥自身想象力,用自己的智慧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行、旋转和轴对称”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为学生讲解有关图形变换位置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利用视频设备将图形的平行、旋转及对称的动态过程向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内涵,进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再继续安排学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想象图形经过平行、旋转或者轴对称之后的状态,并动手将其画出来,以此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借此加强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学生学习经验,进而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并不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教材基本知识,还应当训练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其从实践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理论知识。鉴于此,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资源的利用,通过结合学过的知识及拓展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深入挖掘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以此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计算水平出发,结合课堂的全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然后将数据当中的关键点转化为学生平时常见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当中掌握问题的规律,最终精准地解决问题。同时,课堂氛围也会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变得更加和谐,最终使高效数学课堂得以构建。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将两位数中的其中一位拆分成一位数和一位整十数,之后让学生运用之前所学的计算规律进行计算,以此使学生举一反三,达到培养学生对数学计算规律的分析与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把握教材重点,提升教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是对学生“灌输”教材知识,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现状并且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换言之,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是指教师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专业素养,深入了解教材知识、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教材的研究者与开发者,使教材不仅是教学的工具,而且能够有效帮助自身开展教学活动,由此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应当明白教学过程不单是对知识的传授,而是使课本知识成为应用的范例,引导教师、学生及教材三位一体相融合。学生通过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和创设的故事情境能够充分提高学习兴趣,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不一,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也不同,尤其是对于数学这样抽象难懂的学科,教师在课前应该利用小测验对学生进行测试,对每一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预估。同时,教材是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解析教材时,可以从编者、教师及学生三方面进行解读,在不同的解读分析下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只有对教材知识详细把握之后,才能将知识点熟记于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这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预先设计几个问题,对学生当前对圆的了解现状进行调查,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圆形,以此掌握圆的概念和特征,之后继续列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其他形状让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圆形的特有属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用圆规画出圆形,并学会计算半径与直径的大小,进而为之后学习圆形的周长和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此提升本章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严格秉持教学信念,努力解决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始终坚持对高质量、高效率数学教学的追求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在深度学习背景下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21(24):48-49.

[2]周丽贞.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2021(1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