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代妮妮

湖北省十堰市车城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历史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一标准迅速成为国家新提出的对人才的新型评判标准,强调个人应当具备的良好的思想品格和实践能力。中学课程中教师应当迅速转化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本文主要讨论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及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羊策略;

引言

在义务教育学科中,历史组成学科之一,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与丰富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维与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1.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史为鉴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做事方法,学会区分黑白对错辨别是非曲直,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自己健康成长。

1.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知识,可以了解先辈们为了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民族大义甘于付出的感人事迹,领会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1.3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

中学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懵懂好奇的时期,很容易被外界的不良信息所干扰,从而养成不好的思想品质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害。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历史人物的熏陶,能让学生感悟出先辈们的大无畏的精神,本着向先辈学习的心理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

2.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我常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2明确科学进步的价值

通过科技的进步或落后直接导致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的价值和重视科学的必要性。利用历史人物对权威的批判、对真理不断追求的事例来培养学生具备追求科学的品格和思想。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可是在这种新的理论中对唯物主义的宣传却触怒了教会,被宗教裁判所判火刑处死。但是我们从这里却学到了为科学的发展执着追求直至最终獻身科学的精神。可通过给学生看纪录片、人物传记等给学生直观的科学精神体验,以培养学生养成对科学的信仰和真理的追求,成良好的人格,为今后发展和参与社会竞争做准备。

2.3注重历史解释,提升理解能力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史实就是已经真实发生,不可改变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五四运动。但对不同的历史事件都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比如在八年级历史的洋务运动的评价,有人认为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也有人认为它只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让学生学会历史解释,就是让学生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既能够有理有据说出自己的看法,又能够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又比如在九年级中巴黎和会时,通过美、英、法参与和会目的的史料及漫画分析,进而得出此次会议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一次分赃大会。在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时,可以补充史料“《全国工业复兴法》实行不到两年,联邦最高法院却裁定该法案违宪。”美国在不同时期进行政策的调整,这是何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新政只是资本主义国家对自身制度的一次调节,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历史的表象中发现问题,全面、客观评判历史事件的本质,达到能力的提高。

2.4拓展教材知识,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还需要重视历史教材的挖掘与拓展工作,基于教材制定教学目标,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延伸与拓展,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与掌握历史知识。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历史知识也会更加全面化与系统化,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历史敏感性地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有利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进行有关《鸦片战争》教学时,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的讲解后,还需要重视教材拓展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就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搜集并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片段,然后就这一背景进行讲解与拓展,包括鸦片对民族、国家、人民的危害,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视,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

2.5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例如:在思想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敢于革新,挑战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提出了“万物由元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事物”的唯物思想主张,反对当时被汉王朝推崇的“天人感应”说。宋代平民毕什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世界文化交流的加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指南针的发明并西传,为实现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从此世界由局部历史逐渐融合为整体。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太阳中心”说,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等等。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2.6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历史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理解,不断地探究适宜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绘制,将历史事件与知识进行关联,结合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构建,或时间或空间或事件发展因果关系等,将所有的知识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历史时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所经历的过程与艰辛,了解这个阶段经历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以及南京解放等历史史实。

3.结束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始重视素质教育,所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越来越重要,学生要具备历史解释、实证意识、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为其准确认知和理解历史事件提供条件。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学生学习中可以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历史与社会问题进行客观理性评价,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2017(2).

[2]崔爽.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4). 

[3]戴荣婷. 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 智力,2020(1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