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霞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摘要目的:讨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针对82名慢性胃炎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采用三联疗法的对照组(n=41)和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的研究组(n=4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后,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三联疗法相比,通过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三联疗法;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效果

患有慢性胃炎的病人,会出现上腹疼痛、反酸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还会表现出食欲不振。而且在大部分病人的胃黏膜里均具有幽门螺杆菌,所以全面清除幽门螺杆菌就成为了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目标。那么接下来,本文就来对分别接受了三联疗法与三联疗法+益生菌疗法的82名慢性胃炎病人进行研究,并对比两种疗法的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一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从2020年8月到2020年12月所诊治的82名慢性胃炎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采用三联疗法的对照组(n=41)和采用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进行治疗的研究组(n=41)。对照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6名和25名,年龄在23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43±10.32)岁。病程在0.5年到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56±1.23)年;研究组男女病人分别有17名和24名,年龄在22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2±10.28)岁。病程在0.4年到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48±1.19)年。纳入标准:(1)经检查确诊成慢性胃炎的病人;(2)离接受治疗的30天以前,没有接受过抑酸治疗;(3)所有病人均同意接受此次研究,并签订了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善的病人;无法正常交流的病人。研究组和对照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比较性。

(二)方法

对照组:口服奥摩拉唑,2次/天,0.02g/次;口服阿莫西林,2次/天,0.1g/次;口服克拉毒素,2次/天,0.5g/次。持续服用14天【1】

研究组在用药种类、剂量和方式方面同对照组相同,并以此为基础采用益生菌药物。具体包括: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次/天,0.6g/次。持续服用14天【2】

(三)观察指标

(1)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其中炎性因子包括CRP、TNF-a、IL-6。(2)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3)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其中黏膜病变消除,症状积分降低90%以上为治疗显著;黏膜病变有所缓解,症状积分降低不少于30%为治疗有效;症状没有任何缓解,症状积分降低少于30%为治疗无效。

(四)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以(±s)表示,行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以%表示,行x2检验。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

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并行t检验后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胃泌素、CRP、TNF-a、IL-6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s)

组别

例数

胃泌素(ng/L)

CRP(mg/L)

TNF-a(IU/ml)

IL-6(ng/L)

研究组

41

70.12±11.42

6.46±2.96

40.12±5.04

140.23±7.62

对照组

41

102.23±15.26

9.55±2.75

59.26±6.64

162.22±8.74

t

12.148

5.515

16.557

13.676

P

0.000

0.000

0.000

0.000

(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39例、罗门螺杆菌呈阳性2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5.1%;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32例、罗门螺杆菌呈阳性9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8%。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并行t检验后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三)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显著32例、治疗有效8例、治疗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显著18例、治疗有效12例、治疗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1%。通过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研究处理,并行t检验后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三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引发慢性胃炎,病人若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则很有可能发展成胃癌,所以要及时接受治疗【3】。以往主要是通过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该疗法能够遏制胃酸分泌,从而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但与此同时,相关专家也指出,在采用三联疗法的同时,予以益生菌治疗,可使胃肠道菌群平衡,从而进一步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4】。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研究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和三联疗法相比,通过三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因子和胃泌素指标,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丹,石桭灼.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观察[J]. 饮食保健,2020,7(9):30-31.

[2] 易巧玲.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2012,33(10):6-8.

[3] 张安楠,陈章兴.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0):103-106.

[4] 董杰,王传敏,张春霞,等. 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8):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