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对策

辛芳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 要:高职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新发展格局下,高职教育的招生与就业改革深刻影响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与社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办学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模式滞后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本文立足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一般规律,针对性提出办学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市场导向等实践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招生就业;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日益重视[1]。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之一,近年来高职教育愈加受到关注,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招生与就业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掣肘因素,严重阻碍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此,国家先后提出“职教高考”“普职融通”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理念与措施。根植于此,对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平衡发展进行探讨,是新时期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鲜明

没有特色与活力的高职教育,就将会失去其办学活力与发展空间[3]。具体而言,从培养目标看,由于许多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明、办学不清,便常常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失去自身办学特色。而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便造成高职教育过程中的混乱与低效,进而显著影响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从发展模式来看,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形成高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等多元并存的高职教育格局。然而,诸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均已形成定式发展模式,其办学理念、管理方式难以变革。与此同时,由于对于高职教育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传统思维难以一时转变,导致高职教育向“学科”偏移,失去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培育特色,不利于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开展。

(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从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来看,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当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专业性地面向岗位实际需求设置。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诸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并未能够精准对接岗位需求,以致职业院校人才输出与市场需求结构脱节严重。一方面,许多学校在新设专业过程中,一味追求“热门”,而对市场实际情况缺乏有力调研和多方论证,存在一定盲目性。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专业,许多职业院校难以及时调整和去除,使得这些专业连年招生而没有对应的市场岗位,不利于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

(三)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滞后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传统三段式教学模式(即理论课、基础课、实践课),难以摆脱传统学科思维,教学模式相对滞后[4]。内容层面,许多高职院校课程内容多是本科教育压缩版本,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对接市场前沿发展,使得学生往往无法及时掌握尖端知识。方法层面,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按照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实践能力却相对不足。这与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输出技术技能人才的本质要求不相适配,不利于高职教育发展。

二、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发展不平衡的对策

(一)明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色

一方面,深化职业类型定位。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将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至空前高度。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置于同等地位,深刻阐明职业教育类型化教育定位。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更具应用性与职业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定位自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特色,为社会发展输出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发扬优势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根据本地区发展特色及院校发展优势,建设优势专业群并配置高素质教师团队,打造自身教育教学品牌,充分发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色。

(二)创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类型教育,这便决定高职教育应当以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积极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具体而言,一是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职业教育模式创新应以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为根本原则,打破学科体系框架,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将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思想和各项职业岗位能力培育融入到教学和实习计划之中,加强对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对接性。二是以实践能力提升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模式变革过程中,应当以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积极深化与行业、企业等主体对接程度,创新开展校企合作、训育结合、产教对接等多元化育人模式,提升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培育力度。

(三)坚持专业设置市场导向

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市场相互联接的纽带和关键,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设置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助力产业升级转型的专业,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合理性,助力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发展。一方面,提升专业设置精准性。高职院校可积极组建涵盖各个行业的专家团队,在对本地区产业、经济进行深入调研基础上,对于本校开设的专业进行新设和改设,精准定位市场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设置可行性。在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当充分参考本校所具备的教材、设备、资金以及师资力量,保障各项条件均具备开展相关专业教学的能力。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化教育,是社会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和输出的“主阵地”。对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平衡性问题展开探讨,不仅有助于促进职业院校招生与就业工作高校开展,亦能够有效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输出质量。然而,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可以看到,现阶段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滞后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阻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鉴于此,本文针对性提出明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特色、创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专业设置市场导向等实践建议,以期为新时期顺利开展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改革工作、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提供一定理论指导,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历,陈恩海,叶长武,梁丽平,彭东海.高职院校农科类专业招生与就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对策——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1):130-132.

[2]肖俊.新形势下民办高职院校招生与就业问题的探讨[J].山西青年,2021(22):142-143.

[3]张坦.基于高校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构建的方法分析[J].公关世界,2021(20):41-42.

[4]要春丽.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路径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05):17-19.

作者简介:辛芳芳,1981.02.25,女,汉族,黑龙江省大庆市人,硕士学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