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以城区和郊区乡村学校对比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分析——以城区和郊区乡村学校对比为例

何遂1 ,黄小燕2  

1成都市第二十中学    四川 成都610000  2大邑县苏家学校  

【摘要】目的:分析对中学生予以家庭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选择地处主城区、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强、相对学习能力更好的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130名初中学生和地处成都市郊区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弱、相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大邑县苏家学校130名初中学生。由家庭支持较弱仅施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邑县苏家学校130名学生分入对照组,施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干预的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130名学生分入研究组,对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比较对照组,SCL-90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明显较好,P<0.05。结论:对初中学生予以家庭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建议推广。

【关键词】中学生;家庭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社会上越来越关注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中学阶段为身心发展重要阶段,不但要面对学业,同时要需面对情绪敏感、冲动、自我意识加强等一系列的问题[1]。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干预体系。本研究对家庭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择地处成都市郊区乡村学校、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弱、相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大邑县苏家学校130名初中学生分入对照组,年龄:(13.65±2.35)岁为平均值(12~15岁),68名男生,62名女生,43名初一,45名初二,42名初三;地处主城区、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强、相对学习能力更好的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130名初中学生分入研究组,年龄:(13.67±2.33)岁为平均值(12~16岁),69名男生,61名女生,42名初一,46名初二,42名初三。对可比性进行分析:经分析P>0.05,可实施比较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式共有3个,即教师教育、个体疏导、集体教育,方法:①教师教育,由班主任实施,1次/2个月,每个学期共进行心理教育2次,教师在教育前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技巧和知识充分掌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②个体疏导,学校推广心理咨询个体辅导工作,学生有困惑可直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预约,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个体辅导;同时,教师对学生平时注意观察,针对可能存在不良情绪的学生,由班主任给学生实行个体疏导,以学生情况为依据决定干预次数,1次/周,50min/次,积极与学生相沟通,对其心理问题和困惑充分了解,对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个性化干预方案科学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给予学生倾听、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缓解情绪压力和帮助学生成长;班主任以纠正行为、支持、分析、倾听等方式使其负面情绪得以缓解,使其心理状态得以调节;③集体健康教育,以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为依据,并与心理卫生常见问题相结合,对教育方案进行制定;利用讲座的形式,主要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和外聘讲师负责,1次/2个月,2次/学期,要求学生参与,同时学生家长、班主任也需参与。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等知识,开展主要内容为青春期性教育、情绪管理、学习焦虑缓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讲座。

研究组与此同时施以家庭干预,家长会每隔两个月开展1次,1个学期共2次,家长会中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家长了解家庭干预的重要性,以提升其支持度和理解力。对家长要求,对学生情绪状态注意观察,多关心、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教师通过微信群的建立,方便家长讨论和交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便将问题及时解决;通过网络资源,将心理健康视频、文章向家长推送,提升家长认知程度,以便对特征充分掌握,使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以便积极干预;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要利用家庭辅导获得帮助;强化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强化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对学生心理变化及时掌握,实现双向干预和支持。2组均进行为期1个学期的干预。

1.3观察指标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主要包括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等内容,分数越低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处理资料和结果中数据,t对(±s)计量数据实施验证,符合正态分析,X2对[n(%)]计数数据实施验证,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干预前SCL-90评分比较P>0.05;2组比较对照组,SCL-90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明显较好,P<0.05。

1 SCL-90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

躯体化

偏执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130

18.75±2.30

10.23±2.35

25.56±3.05

15.35±1.85

23.04±2.15

17.24±2.15

11.05±2.18

6.01±1.45

对照组

130

19.22±3.28

15.36±2.16

24.95±2.66

20.10±2.16

22.95±3.55

20.05±3.50

10.99±1.66

8.90±2.75

t

0.086

6.901

0.184

4.891

0.027

7.644

0.084

5.163

P

0.932

<0.001

0.855

<0.001

0.978

<0.001

0.933

<0.001

1(附表)SCL-90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精神病性

敌对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130

19.89±3.76

11.33±4.10

16.61±2.66

9.76±3.35

18.95±2.35

12.33±2.05

12.30±3.05

8.76±1.85

对照组

130

18.75±4.10

16.90±4.30

16.10±3.15

12.99±2.24

19.24±3.35

15.35±2.44

11.40±2.15

9.35±3.55

t

0.086

6.901

0.184

4.891

0.027

7.644

0.084

5.163

P

0.932

<0.001

0.855

<0.001

0.978

<0.001

0.933

<0.001

3 讨论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学生心理也呈现特殊性,较为脆弱和敏感,很多因素会干扰和影响其心理状态,进而会有很多心理问题产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与0-11岁相比,12-15岁更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会造成更大的影响,而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生理特征--大脑激素水平高速发展而又未完全发展成熟,呈现情绪不自觉地波动,不受控制的烦躁与躁动;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在发展而认知方式不健全[3];社会发展任务--学习任务变成繁重与困难、学校生活时间延长、朋辈关系的需要等。初中学生心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和家长,为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学校和家庭共同做出努力,本研究对学校心理教育、家庭干预联合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预前SCL-90评分比较P>0.05;2组比较对照组,SCL-90评分研究组干预后明显较好,P<0.05,可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干预联合实施可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压力,获得以上效果的原因为: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学校和家庭均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等重要,互为补充,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生从生理上大脑趋于成熟而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激素水平在14岁将达到最高峰,随着身体的发育,孩子对性与异性有了冲动与幻想;心理上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时期,情绪易冲动不安;从外环境来看,学习任务变成繁重与困难,学校生活时间延长,同学之间的“关系”成为孩子的主要生活内容;基于初中学生身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环境特点,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干预,实现双向干预机制,使学生、教师、学校、家庭联系加强,形成合力。让学生成长需求和心理特点相结合开展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使萌芽阶段的心理问题及时被扼杀,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促进其自己我成长、发展。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减少或抑制焦虑、抑郁、躯体化、偏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等心理的产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4]。尤其是针对地处主城区、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强、相对学习能力更好的学生更应应用此教育方式。而针对地处成都市郊区乡村学校的父母普遍对子女教育意识较弱、且相对学习能力较弱,对科学教养的方法习得较差。所以,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家庭教育,社区和学校可做好家庭的沟通,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家长教育的意识和增加家长科学教养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初中学生予以家庭干预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实施的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学生提升初中生心理素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赵献梓,王剑彪.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3):408-411.

[2] 万增奎.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其教育干预——基于江苏省76所学校的访谈研究[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1,37(4):65-73.

[3] 孔令勉. 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从一个"家庭冲突"案例说开去[J]. 开封大学学报,2021,35(4):41-44.

[4]郑雷.初中特殊家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运动干预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6):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