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布仁其其格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蒙古族中学 026000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莫过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乐家,而是培养人。”所以,音乐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进行音乐欣赏来促进自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增强,进一步感受美,深刻理解美。基于此,以下对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引言

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莫过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乐家,而是培养人。”所以,音乐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进行音乐欣赏来促进自身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增强,进一步感受美,深刻理解美。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决定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是否被充分激发。兴趣不仅是学生产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的助燃剂。在以往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但难以彰显音乐的魅力,还会阻碍学生音乐鉴赏兴趣以及音乐情感的顺利激发。创设多媒体情境不仅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而且非常适用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调动学生音乐鉴赏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基于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音乐鉴赏教学需求积极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情境,一方面可以打造智慧型音乐鉴赏课堂,唤醒学生的多重感官体验,另一方面也能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鉴赏兴趣,从而为音乐鉴赏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有利的先决条件。比如,在教材《辽阔的草原》一课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播放歌曲的同时,还应该同步向学生展示有关蒙古草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情境,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曲目的鉴赏兴趣,也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民歌的民族风格,帮助学生掌握“长调”和“短调”的蒙古民歌体裁特点,从而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二、重视作品背景,开阔学生视野

音乐学习重要的不仅是学习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与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是人类传达情感的重要方式,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创作者的个人生平及时代背景有密切的联系。音乐作品传达的情感,既受作者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又受作者自身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将目光局限于音乐作品本身,还要关注音乐作品的社会背景及创作者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通过社会背景的介绍,以及创作者生活经历的阐述,学生能了解音乐作品创作的环境,在音乐学习中能感知作品的情感,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能产生不同的聆听感受。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相关的音乐知识,还能更好地把握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并整理梅兰芳的生平和个人经历的相关资料,并将当时的国情与梅兰芳的部分经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体会创作者的情感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聆听去感受作品节奏的跌宕起伏,感知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这样的音乐教育才能做到扣人心弦,发挥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因此,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教师要重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引入拓展性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体验和感知

审美感知是音乐核心素养三大要素之一,也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培育的重点,教师想要培植学生的审美感知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就必须重视音乐鉴赏内容的优化。在传统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具有局限性,如采用的鉴赏素材欠缺多样性,这不但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也会限制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面对这种不良局面,教师必须延展音乐鉴赏教学思路,积极引入拓展性音乐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体验和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鉴赏学习。

四、感情融入,丰富学生音乐情感体验

在表达情感方面,音乐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其对人们情感的交流极为有利。与此同时,其也将人和人、人和物之间原始且真诚的感情体现了出来。音乐是借助感情进行鉴赏的。因此,必须立足于情感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全神贯注地听音乐,为学生提供帮助,加深他们对音乐中蕴含的思想与情感的了解,从而和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以《第六交响曲》为例,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本首乐曲的时候,可以先从音乐的主要环境入手,讲述当时沙皇俄国的政治背景,充分了解当时广大百姓的哀苦生活以及统治阶级的腐败;同时讲解作者的苦闷心理和生活经历,之后再让学生认真聆听这首乐曲。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眼聆听,聆听音乐中的压抑情感,充分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感情,如此才能加深对旋律中所蕴含情景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和感受音乐鉴赏。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受美,借助音乐节奏、色彩和旋律等,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又如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填歌词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一首乐曲,以便于学生有意识地对充满感情的音乐进行深刻感悟。

五、运用微课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情境教学法核心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因此,情境教学法无论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还是在其他科目教学中都是十分值得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使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微课授课时间短的特性,在有限的时间内创设具体情境,将教学主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知音乐的特征及音乐包含的内在情感,并在后面的实践环节中形成自己的主观感受。以《高亢的西北腔》微课设计为例。本节课主要包含两首音乐作品的鉴赏,一首是《上去高山望平川》,另外一首则是《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旋律高亢开阔,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而《脚夫调》则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们背井离乡的寂寞以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复杂心情。

结束语

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鉴赏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隽.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初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06):53-54.

[2]柴旭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审美教育探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0.

[3]唐雅慧.新课程标准下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效率的措施[C]//.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2020:353-355.

[4]苏雨忻.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新课程(下),2018(12):258.

[5]段旭.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浅议[J].新校园(阅读),2018(0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