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探究

许华利

平果市协力初级中学

摘要:历史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工作时,不能只注重进行知识元素的输出,挖掘历史事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也是当代历史教师所需要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爱国情怀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将历史学科作为媒介,建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分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必要性,进一步探究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爱国精神培养探究

引言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能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情感价值观和知识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这对于提升与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在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过程中,要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客观性、目标性等原则,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增强历史教学的人文底蕴,丰富历史知识的精神内涵,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展现出一种榜样力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国家历史,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视野,提升家国情怀和素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培养中学生爱国精神的意义

第一,初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提升初中生素质便是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对国家未来发展及社会科技进步具有积极意义。让初中生具备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其形成主人翁意识,在未来的学习以及社会发展中,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任务作为终身奋斗目标,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第二,我国作为文明之邦,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让其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秀的文化、具有民族风情的习俗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利用历史课程强化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文明与时代共进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第三,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是现代化教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强化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深入了解社会公民遵守法则,改正其不良生活、学习习惯,将发展祖国作为己任,对社会发展及个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策略

(一)适当调整教学重点,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的培养

众所周知,知识的学习大多都是枯燥无味的,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爱玩的天性依旧很难压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仍要注重趣味性的建立。在历史课堂中制造趣味性可以从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入手。在教学时,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被当作是历史故事进行解读。每个历史故事中势必会包含一定的情感态度,这些情感态度就是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感情培养的重要资源。所以历史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就要注重进行教学侧重点的调整,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不要一味地强调知识元素的输出。

(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历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国情怀,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历史知识,增强历史知识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取得理想化的教学成效。历史教材知识是由一系列的故事组建的,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可以随意更改、编造的,而是真实的、生动的,由此,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走入”历史,让学生用心去感悟历史故事,从中来掌握历史人物的信仰、情感、思想,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变化、情感变化,让学生把历史人物作为榜样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历史故事、情节本身就是灵动、鲜活、精彩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三)组织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增强学生能力、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以更加直接、客观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活动,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创设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如课外历史故事延伸、校外实践活动等,通过不同形式结合教材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借助翻转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力与思维力,而家国情怀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因而教师可以实施翻转教学,让初中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中初步感悟家国情怀,再在合作探究中相互交流、沟通有无、自我教育。因此,翻转教学能够给予初中生“两次”感悟与悦纳家国情怀的认知机会,与家国情怀的培养过程较为吻合,教师可以在翻转教学中优化初中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确保效果。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也是历史教学与德育的首要任务,更是中国人居安思危、自我保护、不让历史重演的“思想防火墙”。因此,教师要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具体内容积极培养初中生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激发初中生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帮助初中生拥有旺盛的爱国热情与家国情怀,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牵系在一起。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的首要使命就是通过历史事件的讲述,进行中华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所以历史教师一定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教学侧重点,不要一味注重进行历史知识的输出,还要注重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同时要注重以历史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历史教师在开展知识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充分把握历史与爱国主义情怀之间的联系,不断挖掘历史学科中有利于促进学生爱国情怀培养的知识元素,探寻符合现代青年学生知识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方法,才能最终促进历史教学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融合。

参考文献

[1]张义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C]//.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二).[出版者不详],2021:724-725.

[2]陈晓.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63):141-142.

[3]徐伟明.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