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视觉文化下的乡村旅游空间构建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关于视觉文化下的乡村旅游空间构建思考

杨海燕

山东英才高级技工学校 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们在精神上的更多享受需求,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和旅游体验性的提高,使得视觉享受在旅游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当前,乡村旅游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一大推动力,是绿色发展的典型体现,也成为当下人们热衷的旅游方式之一,如何让人们在乡村旅游中收获更好的视觉体验,旅游空间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空间与视觉文化的关系,总结视觉文化在乡村旅游空间中的特征与要素,以期为乡村旅游空间设计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视觉文化;乡村旅游;空间构建

一、视觉文化特征在乡村旅游空间中的表现

(一)大众审美特性

视觉文化是个体通过个人视角去体验感悟外界事物的文化体验,是大众审美的深层次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同时,精神需求逐渐替代物质需求,成为大众更高的生活追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果不充分考虑游客的视觉文化体验,而只是单纯的以地方特色产品为经济增长抓手,则很难实现新的突破,视觉文化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其群体呈现递增态势,因此要更好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则必须以游客的审美需求为导向。

(二)旅游体验特性

近年来,随着富人群体的逐步增多、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大众愈加注重旅游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体验经济的一步步到来,再也不是从前的产品经济与服务经济围绕着百姓生活。所以,类比到乡村旅游业态,要想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必须非常注重营造一些体验空间和体验过程,而旅游体验中占主要成分的则是游客的视觉体验。

(三)文化符号特性

在当今的消费经济中,人们也愈加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甚至于重点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人们不断通过符号特性、差异化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希望用符号特性来代表自身在整个社会中的差异性,来满足自身内心所需的社会认同感。当然,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符号本身也是一种更为直接、简单、充分的信息表达。类比到乡村旅游行业,符号可以代表一段独特的历史、一种深远的文化。

二、视觉文化要素在乡村旅游空间中的运用

(一)空间色彩的选择和搭配

色彩不仅能够代表乡村、地域的文化特质,同时也能够给旅游者一种直观的美的享受。一方面要注重色彩的选择。色彩的冷暖调给予游客不同的视觉体验,如红色、黄色这些暖色调,给人活泼、热情之感,而蓝色、灰色等冷色调,则给人静谧、沉静之感,如徽派建筑的特色色彩元素就是白墙灰瓦,给予游客不同的体验;另一方面要注重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在不同的场景会呈现不同的视觉体验,好的色彩搭配会给予游客和谐、自然的旅游体验,相反,如果色彩搭配不合理,则给人以怪异、荒诞之感。

(二)空间图案的构成和分布

图案即图形的设计方案,是设计者有意而为之的视觉产物,其目的就是产生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在乡村旅游中,图案体现出不同的存在形式,给游客以别具特色的旅游体验,如广西的山村梯田,用层次分明的稻谷种植出特色的图案,给游人带来惊喜的视觉体验;有利用建筑外墙所绘制的彩色壁画,如浙江奉化区湖边桥村 ;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景观小品等都是图案的视觉传达方式。

空间形态的布设和构建

空间形态即空间中事物的形式和状态,它在乡村空间构建中体现为几何形式和空间状态,在乡村空间中,形态所指的主要是村落形态及建筑形态。地形、地物、地貌构成了乡村的村落空间形态,如云南泸西县的城子村,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以“土掌房”的民居形式层层相叠,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村落形态,给人带来非常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地域特性和文化特性决定了乡村空间的建筑形态,这些元素体现出设计师的独特理解,例如,浙江富阳区东梓关回迁农居,对传统江南民居的意境和神韵进行了抽象化处理, 曲线形态的连续屋面在视觉上就如同吴冠中的水墨画般流畅,使其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个特色。

空间材质的打造和运用

材质意为材料的质感,是乡村空间构建中实体材料所体现的特性,是视觉感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材质属性包括材料的色彩、纹理、粗糙度、光滑度等多种属性,在空间构建中,主要以建筑用料和道路铺设运用较多,而乡村旅游的材质选择则要突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材质,如很多公园中的音响,会制作成树根、鸟窝等样式,草坪的围栏,也是用特殊金属材料制作成具有树木纹理的木质特性,再如云南沧源翁丁佤寨中的传统民居屋盖就是茅草,这种原始甚至有点野性的材质给游客带来的是非常直观的视觉体验。道路铺地材质给人的视觉观感更多体现在一种人的联想,例如斑驳的青石板路也许就会使人联想到流逝的岁月和历史的回声。

三、乡村旅游空间构建实践研究

(一)以自身特色凸显视觉文化

只有不断突出自身特色,结合乡村的具体经济情况和特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特点,构建特色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在旅游区内部打造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能够与当地的人文特点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乡村景象,展现出与其它旅游区之间的差异,各项空间组织规划都能够满足当前的乡村建设规划的需求,严禁模仿照搬现象的出现。营造良好的乡村旅游氛围,实现对活动的策划和包装,集中打造乡村品牌形象,拓展乡村市场,制定出合理的旅游项目规划,把自身特色融入到视觉文化的体验中,这样才有利于本地特色文化的打造和推广。

(二)以空间布局打造视觉文化

古代木匠们在进行设计时,十分注重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集中管理各项空间布局,加强对旅游区内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对度假、休闲、餐饮和娱乐等功能进行合理的划分,通过划分之后能够明确各区域的功能,促进空间布局的方便和快捷,形成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合理的设置功能分区,能够降低基础设施的成本,形成高效益,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深入。

(三)以市场平台推广视觉文化

经历了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发展阶段,当下,我国的乡村旅游客流量呈现出反向流动的趋势,主要是以城市流向农村为主。要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应该促进乡村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构建多元的客流量,突出本地的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境外旅游的客源。乡村旅游要想走进市场,需要搭建乡村旅游的发展平台,提高政府部门的参与意识,促进旅游信息的共享和旅游形象的良好塑造,同时应该与邻近的旅游区建立紧密的联系,促进旅游行业的联动发展。总之,以视觉文化为主要打造点的乡村旅游,只有通过市场平台的推广,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才能更好的推进乡村旅游的兴盛。

总结:乡村旅游空间的构建是乡村旅游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完善空间构建内容,突出视觉文化,是促进乡村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对乡村旅游中的旅游空间组织类型的规划,旅游控制组织的演变和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建设的内容,对旅游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加大对旅游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解决视觉文化下乡村旅游空间的难题和短板,制定出合理解决策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逐渐完善,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宪洋.保继刚.乡村旅游景观特质网络演进的蒋巷村案例[J]. 地理研究, 2016, 35(8): 1561-1575.

[2] 吴必虎.黄琢玮.马小萌.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 2004, 21(6): 757-763.

[3] 孙九霞, 苏 静. 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J].旅游学刊.2014, 29(5): 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