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4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意愿研究

赵莉,苟芳源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730070

摘  要:后疫情时代,积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发现当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特点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高校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就业意愿大学生

Study on employment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at post-epidemic era

Zhaoli  Wang Jinghai  Gou Fangyuan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city,730070,)

Abstract: At post-epidemic era, know about the working willing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find the actual problem and challenge of current employment job to have an importan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is essay studies the employment willingness of undergraduate through combining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inpidual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feature and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ost-epidemic era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basis for college with promoting full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epidemic ; employment intentioncollege student

Fundproject: employa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college student 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of Gansu Province in 2021 enhance engineering project: study result of subject on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of big data on network employment in big data era ”.

新冠疫情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多困难和挑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对大学生的求职就业产生了直接影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了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精准把握有利于就业工作精准发力,引导大学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2021年9月-12月,对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五所本科院校(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城市学院)2021届、2022届本科毕业生采取线上线下随机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本次调研选择960名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942份,问卷有效率为98.12%,访谈人数为103人,占问卷调研人数的10.73%,有力地支撑了问卷数据的信度和效度。

2.通过调研发现的问题

2.1.观念趋于保守,公考人数猛增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激烈,部分毕业生心理压力增大,受到家庭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求稳怕变、乡土意识重,尤其是甘肃省内生源表现突出。同时,随着疫情的爆发,很多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裁员下岗新人抢位之类的很多负面信息让毕业生产生了危机感和不安全感,就业观念受到很大影响。很多学生不能理性对待考试热潮,在毕业择业时,希望通过参加考试获得一份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参加公务员、各类事业单位、政策性招考的人数比例较大,一门心思去挤独木桥、抢铁饭碗,渴望找到稳定的铁饭碗工作,导致竞争过度,造成很大的人才浪费现象。本科毕业生参加公考可以报考的岗位非常有限,大量学生都想通过公考找到铁饭碗的目标很难达成,很多人都是毕业后3年、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考取了公务员。,

2.2未做好先就业再择业的准备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持一步到位不切实际的就业观,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挂念。就业观念滞后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最大障碍。影响他们踌躇不前,下不了签约决心的最大问题在于提供就业机会的单位无法满足专业对口、待遇优厚、收入稳定的条件,他们对各行各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职业需求等因素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很多学生将刚一毕业后的求职目标和最终的职业理想和相混淆,渴望高薪,渴望自己一毕业就成为精英。没有意识到想要达到高薪、精英化的职业理想,是需要经过职场长期的积累和历练才能达成的职业理想。但是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个人的实际条件却是没有阅历、工作经验不足、职业技能欠缺。现实就是他们必须先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降低要求,选择分步择业,先确定行业目标,争取工作岗位,通过锻炼提升,在现实的职场环境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

2.3慢就业趋势愈加明显

长期居家或是居校生活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安逸悠闲的心态,缺乏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普遍缺乏理性、客观的自我认知和判断,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方向,随波逐流,缺少目标,缺乏规划,存在等、靠、要思想,对社会、就业市场缺乏了解,在困惑和不安中错失就业机会,呈现主动慢就业状态。一些学生虽然有就业意向,因疫情影响,更多时候线上指导代替线下面对面指导,但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缺乏与老师的充分沟通、缺乏技巧、缺少信息,简历投递或者参加面试之后一直没有收到录用通知,信心受挫,不能进行积极调整,呈现被动慢就业状态。

2.4考研二战愈发普遍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企业招聘学历门槛逐渐提升,本科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求学的需求,读研深造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面对疫情的影响,毕业生求职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考研作为本科毕业后的出路。也有不少学生选择考研来逃避就业,逃避步入充满竞争的社会是很多大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他们对走向社会未做好心理准备,不敢面对就业压力。部分学生考研失利后,仍旧不愿意就业,而是选择二战考研。考研二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毕业年度初次就业率和年末就业率的提升。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在考研问题上存在盲从心理,没有足够的信心,准备不充分,考研往往半途而废,或者存在裸考现象,当然考研结果也可想而知。

2.5对线上求职的不适应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求职、网络面试已成为趋势,求职应聘多以线上为主,很多学生表现出对线上求职的不适应,对网上投递简历、面试、签约、报到等招聘流程不熟悉,准备不充分,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影响顺利就业。一些学生参加线上招聘会只从招聘公告上简单浏览薪酬待遇,以薪资高低判断单位好坏。很多学生的薪酬期望理想化,只看到了基本工资部分,没有从岗位工资、福利等方面去全面了解薪酬待遇,未能结合岗位工作的价值、个人能力、地方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标准等方面去进行系统考量。

2.6学生意愿与企业需求的矛盾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学生的就业意愿过于理想化,比如文科专业学生对行政、管理等岗位情有独钟,就业期望普遍较高。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很多中小型企业缩减了管理类、智能类岗位的招聘计划,而是增加了营销类岗位的招聘需求,大学生对从事一线营销岗位的意愿较低,由于这类一般招聘需求量大,要求相对较低,无技术含量,无稳定收入,一些学生甚至很排斥营销岗位,认为从事营销的人员社会地位低下,人人都可以做,会被人瞧不起,对营销岗位存在消极悲观情绪,没有意识到营销岗位是企业中锻炼机会比较多,忽视了从事营销工作带给职场人的快速历练成长的机会。很多大学生不了解市场营销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潜力和挑战性的行业,想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市场营销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

3对策建议

面对后疫情时代新形势,高校应重点谋划,积极应对,既要客观分析面临的外部形势,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就业意愿,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直面困难和问题,找到症结所在,解决存在的问题。既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又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就业等有利因素,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3.1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一是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等形式,开好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出发点,努力突出专业学科特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生涯工作室建设,积极开展就业师资培训、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尽早唤醒和养成学生职业生涯意识及就业规划意识,促使学生就业观念转变;通过举办

模拟面试大赛简历门诊学长有约微讲座等各种指导和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增强信心,提升面试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求职竞争力,同时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周”“就业大讲堂”“职礼仪培训”“家校互动沟通等品牌活动,了解学生就业意愿和期望,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工作,推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特色化发展;始终关注学生就业情况,引导学生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掌握学生就业后的发展状况,做到离校后就业工作不脱手,就业服务不断线。通过各种指导和服务举措引导同学们多思考、多实践,引导学生增强信心,提升面试技能,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求职竞争力。

二是构建全员参与的运行机制,统筹规划,组织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投入就业工作,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学院领导、系主任、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全员参与就业,落实就业责任,全方位合力做好就业工作。构建两个全覆盖的工作模式:全体教师参与就业服务全覆盖,毕业生一对一就业指导服务全覆盖。

三是加强校园招聘规范管理,拓展就业服务渠道。校园双选会、专场招聘是在校学生求职择业的主要形式,进一步加强校园招聘的规范管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严格校园招聘准入审核制度,邀请高质量用人单位。做好年度春、秋两季校园大型双选会以及各类专场宣讲招聘会;积极引导毕业生参加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各行业大型、优质网络招聘宣讲会;学院联合或独立举办行业性、区域性、专业性专场招聘活动;针对就业率较低专业重点开展专项校园招聘会。积极拓展各类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拍摄面试视频、网络求职、远程面试提供更多指导和服务。

四是积极进行就业市场拓展,建立优质实习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开辟职业模拟教学场地和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平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应聘就业的竞争力,培养优质人才。

3.2做好一生一策台账,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就业指导

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原则,精准施策,切实做到就业指导有人管,求职服务不断线研究制定学院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就业工作台账,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完善帮扶台账管理,加强就业统计,强化多方联动。根据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低、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拥有情况、就业意愿、就业竞争优势等因素把大学毕业生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并根据类别合理提供有效就业信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针对考研同学,加强考研辅导和经验学习交流,对学生考研意愿、考研打算、考研方向进行详细了解,分类辅导,持续跟进,精准指导;针对就业信心不足的学生,通过一对一咨询指导帮助其找到自身优势,认清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针对缺乏求职技能的学生,举办专场求职指导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快速提升能力;针对就业期望过高的学生,由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和班主任进行谈心谈话,详细了解情况,进行就业指导和督促,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式,合理定位,理智选择求发展;针对不能积极沟通的学生,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主动出击抢先机,善于沟通,利用资源解疑难,把参加招聘会当成模拟面试、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引导学生与老师、亲朋好友加强沟通,利用好所有的资源去寻找机遇,开展家校联动,随时了解督促其就业进展,给予建议和指导;针对毕业离校未就业学生,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强化跟踪服务,坚持用人单位数据库与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相结合,进行科学分析、动态更新、分类推荐,及时有效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导;针对一心想参加公考不积极就业的学生,详细了解学生参加各类招考的意愿和决心,给予合理的参考建议和指导;针对有就业意愿但屡次受挫的学生,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症结,认真修改简历,精心准备自己介绍,熟悉面试流程,完善自我,良好心态伴成长;针对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无所适从的学生,鼓励学生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重点是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针对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召开专门的分析动员会,鼓励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情况,要有理性、客观的自我认知和判断,合理定位,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做好就业准备。

3.3建设智慧就业服务中心,引导学生多渠道充分就业

建成基于大数据和云平台的高校就业网络信息系统,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充分就业,主动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甘肃省高质量人才需求。把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兰西城市群建设等战略机遇,引导毕业生到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动员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和乡村振兴主战场,致力提升毕业生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考取率;鼓励毕业生参加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选调生等优质就业岗位招考;鼓励动员毕业生把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中的就业机会,到新兴行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多渠道、多元化灵活就业;积极发挥创新创业带动作用,坚持把创新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增长点,带动更多毕业生实现就业;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征兵工作精神,讲清讲透优惠政策,激励更多毕业生参军入伍;充分发挥杰出校友的作用和优势,通过校友组织拓展就业渠道;积极争取科研助理岗位,促使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 曾凡力,曾清清,郭琳,等.疫情防控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的思考[J].就业与保障,2020(22):182-183.

[2] 桂腾茸.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4):60-64.

[3] 谢飞雁.地方性普通高校经管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21,17(2):383-390.

[4] 朱佳艺.后疫情时代高校稳就业工作探索 [J].教育与职业,2021(4):65-68.

[5] 刘燕斌.新冠疫情下的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0(6):15-17.

作者简介:

赵莉(1983-),女,甘肃民勤人,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苟方源(1993-),女,甘肃景泰人,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助教,硕士,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大数据时代网络招聘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