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建亦需“班风”——基于案例的小学家校共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家校共建亦需“班风”——基于案例的小学家校共建探讨

吴琴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中心小学校  644007

摘  要:一次事件的和谐处理,反映出的不仅是班主任处事能力、管理能力,也是长期有效家校共建积累出来的成果呈现。家校共建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要项,是其他各项工作有质开展的基础。家校共建,不仅要有渠道和机制,更需要情感维系——班级管理靠班风,家校共建也同样需要“班风”。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家校共建;风气;案例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水平低,对家庭有较高依赖性。因而,班主任管理、教育活动,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相对于中学,小学家校共建是必须做好的要项。那么,什么样的家校共建才是有效的?首先是要有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和平台,但这还远远不够——渠道和平台只是家校共建的条件,要想使学校和家庭有机融合,形成合力,才能使之发挥作用。试图通过家校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相互制约发挥家校共建作用,并不可靠,且往往效果不佳。

下面,结合一个真实事件,就小学班主任家校共建工作进行探讨。

一、事件回放

小宇和安安是我班两名男生,两人关系不错。一次课间,两男孩在一起玩纸飞机,结果小宇的纸飞机向安安飞过去,不巧,纸飞机前端碰击到了安安眼部。当时,安安并没有觉得眼睛痛,也没把这件事告诉老师。

第二天早上,安安的姑姑到校找到我,说安安的眼睛已经充血、视力模糊。我问了一下,原来是安安放学后感觉眼睛不舒服,自己就用手揉搓,结果导致眼睛发炎。我立刻联系了小宇的妈妈,给她讲明了事情经过。因为家长间都比较熟悉,小宇妈妈知道安安父母在外地打工,不能及时回来。所以,小宇妈妈认为这个事一定要处理好,不能让安安父母担心。她说,“不管事情经过怎么样,娃娃的眼睛最重要,是一辈子的事情”,她立刻赶到学校将安安送去了市区最好的医院就医,并且付了医疗费。上完课,我也立刻赶到医院探望和了解安安的就医情况。

第二天,安安父亲从外地赶回来,我又再次去医院,当面向安安父亲叙述了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小宇妈妈处事的过程。安安父亲当时表态,“小宇妈妈处事恰当、迅速,没有推诿扯皮、推卸责任,而是以孩子健康为重。所以,这件事没必要再去追究谁是谁非,毕竟两个男生一起玩,发生点磕碰是难免的。只是建议,教师和家长们都应该以此事为戒,注意今后多提醒孩子们玩耍时注意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后来,我又多次探望安安,双方家长也多次见面,三方都是互相信任、理解、包容,甚至相互安慰对方宽心,不要太自责。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冲突。反而是“坏事”变好事,使学生间、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情感关系更近了一些。

二、分析探讨

1. 家校共建也需要“班风”

有人说,这个事件和谐处理的关键是班主任的态度——腿勤、嘴甜、面和,再加上小宇妈妈和安安爸爸通情达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看到,整个过程中,三方都是本着相互理解、包容、信任的态度在处理问题,根本就不是一次偶发事件中各方言行所能达到的效果。这其实是经过长期积淀、磨合所形成的家校共建成果在一次事件中的集中呈现。小学班主任遇到同类问题非常多,小学生调皮好动、自律性低、安全意识差,这类事情可以说是高频的——只不过这个事件相对比较典型。在遇到相似问题时,其实经常出现家长间、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家长们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指责老师管理不善等等。有家校共建机制吗?有。但显然家校共建只有其形而无其质,只不过是班主任和家长们沟通的一个平台而已。主要的沟通内容,就是班主任向家长提要求、“告状”,甚至有时候直接批评家长。这个平台,不是共建,而是互相推责。这样,遇到事情时,家长、老师积累起来的不满情绪就会集中暴发出来。我们都知道,班级管理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渠道是创建良好班风,好的班风可以使师生和谐、友好、积极向上,使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变得轻松有序、充满张力和活力,事半功倍。其实,家校共建也是如此,班主任不仅是要构建平台、疏通渠道,而且要进行“建设”,拉近师生、家校甚至家长间的关系,互相熟悉、理解、认同、包容、帮助,像个大家庭一样和谐,而不仅是一个“机构”。这样,不仅是遇事会和谐处理,而且其他各项工作也能更高质、高效的开展。

2. 创建和谐“班风”的策略

怎样来创建家校共建的和谐“班风”呢,下面谈两个思路和经验。

第一,接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家校共建几乎完全电子化了。教师和家长之间长期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接触,仅通过“冷冰冰”的交际软件进行交流,严重缺少情感元素。即便是偶尔开家长会,家长间、教师与家长间也较少沟通,教师讲完话,大家抬腿就散。这样,各方之间就不可能构建良好的情感纽带。只有接触,才有情感、才有理解和包容。所以,第一个策略,就是为各方创造多接触的条件。首先,作为班主任腿要勤,有空的时候,不要总依赖网络平台,和家长约好在家、在校见个面,深度聊一聊,双方的肢体语言、表情可以使彼此有更深、更准确的了解。比如我说,“小宇这孩子很调皮”。在网络平台上,小宇妈妈看着文字,会觉得这是批评孩子、贬低孩子。而面对面交流时,小宇妈妈看到我轻松的表情,马上就能领会,“老师并不是批评小宇,而是认为小宇的性格有特色,正确引导、教育会使他个性变为成长优势”。其次,班级其实经常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参观、春游、文体活动等等,一般是不请家长参与的。而我则经常请家长们参加此类活动(不用强制,自愿即可),这既是亲子活动,又是给家长间、教师与家长间搭建了轻松沟通、深度沟通的平台。在愉悦、放松的环境中,家长们开放心态,可以聊一些家常,快速拉近彼此情感、相互了解。再次,根据家庭居住位置等因素,建立校外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们集中到某个同学家中去合作学习。这样,家长在照顾孩子们的时候,也就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同学、其他家长间的情感关系。比如安安,父母经常不在家,由姑姑照顾,我就安排他到小宇家去一起学习、玩耍,两名同学关系好,两个家庭间也是互助友爱。

第二,关爱孩子。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家校共建,其实核心目的就是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因而,家校共建的核心关注点,其实是孩子,其次才是成人间的关系。孩子是家与校、家与家之间的纽带。搞好了与学生的关系,其实也就搞好了家校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特别注意与学生们建立平等、互信、互相尊重的情感关系。在管理中少用压制、批评、指责、惩罚等手段,而是多鼓励学生、多正面激励。而且,不仅关注他们的学习,也同时关注他们的生活。比如,学生衣服扣子掉了、扯了小口子,我就给他缝一缝,而不是都交给家长去做;比如,学生没完成作业,了解情况后,不是给他严厉批评,也不是要求家长“严加管教”,而是建议家长采用引导的方法激励孩子先完成作业再玩。这样,师生间的情感关系融洽了、和谐了。学生回到家经常给老师正面评价,“我们老师可好了”“我们老师特别有趣”——这样,家长自然就会信任我、喜欢我,愿意配合我的工作。即便发生了这样类似的事件,家长们也不会认为是老师管理工作出现了重大责任,而只是一次“意外”。因为老师日常工作做得很好,很关爱孩子。

综上所述,家校共建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要项,是其他各项工作有质开展的基础。家校共建,不仅要有渠道和机制,更需要情感维系——班级管理靠班风建设,家校共建也同样需要“班风”建设。良好的家校“班风”是需要长期积淀的,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建议小学班主任重视家校共建的“班风”建设,采用搭建接触平台、关爱学生等策略构建和谐、互信、包容的家校“班风”。

参考文献:

[1] 邵海燕.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 求知导刊, 2021(20):8-9.

[2] 李艳玲. 基于小学家校共建的深思与探讨[J]. 时代教育:下旬, 2021(1):0057-0058.

[3] 戚晔. 家校共建,同创孩子们辉煌的明天[J]. 小作家选刊, 2015, 000(01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