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1
/ 2

刍议中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王磊

洛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层干部的含义及特点,对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从要善于领会单位领导的工作意图;要注重实干,关键时候要冲得上去;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有凝聚力,使我们所主管的部门自觉成为整体的有效组成部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科学有效的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层干部 责任 担当

1 引言

中层领导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工作位置,是连接“上”与“下”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上传下达,下情上传的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说,中层领导干部是单位高层领导联系群众、发挥其影响力的关键,是各项任务落实与工作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枢纽。同时,中层领导干部又是单位领导决策和班子决议的执行者和组织者。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干部,如何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对于凝聚士气、推进工作十分重要,也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荣辱和工作的成败。

2中层干部的涵义及特点

2.1中层干部的基本涵义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人把中层干部叫做“兵头或将尾”;而有的中层干部则把自己戏称为“豆饼”干部;那么,从管理科学的角度上则把中层干部称之为“执行层”。根据领导科学理论,我们给中层干部下个定义:中层干部是指在相对独立的领导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又具有一定的组织、决策、指挥和管理权的人。

2.2中层干部的主要特征

从中层干部的定义和其工作性质来说,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自身的非独立性。中层领导受命于决策层,接受上层领导的领导,同时他又制约于部门群众,处于所谓“兵头将尾”的位置上,一般没有人权、财权和物权;第二任务的执行性。从管理科学的角度上看,作为单位领导层,主要是依靠中层干部来开展工作的,中层部门就是一个中转站。应该说,作为领导层都能够根据中层干部的职权范围,尽量放手让他们去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因为设置中层领导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单位领导的决策通过分级分层地去推动和落实。一般来说,领导不直接去做具体事情,这就要求中层干部必须做到听从指挥、服从调动。马歇乐曾说过:“要想领导别人,必须首先学会服从”。单位制定出的某项工作计划、交给某个部门来完成,必须不折不扣地去做,努力增强执行意识;第三权力的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不经领导层授权,不能代表整个单位与外界发生联系,中层干部出外工作,不能随意代表单位发表言论(授权者除外)。2、中层领导是部门领导,只对本部门实施管理,对其他中层部门无权过问,这就叫“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在工作中如有交叉,则需要分管领导进行协调,或由交叉部门相互沟通。3、人、财、物都控制在决策层,中层领导只有参与管理、使用和保护的权力。第四才能的多样性。中层干部的权力虽然有限,但领导平日交待的工作却常常具有挑战性。要想圆满地完成任务,就需要中层干部具有多样性的才能。诸如:业务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第五工作的灵活性。鉴于中层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在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同时,更应侧重于灵活性。为了完成单位领导交给的某项工作,中层领导必须有灵活的头脑,灵活的方法,灵活的渠道,在不违背原则政策的前提下,可以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力量,想方设法去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3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既然中层干部是执行层,那么要做一名比较好的、让领导放心、职工满意的中层领导,还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3.1要善于领会单位领导的工作意图。俗话说:干活不随东,累死也无功。这虽然在行为上有些过于被动,但说明一个道理,这就是作为单位的执行机构,必须领会决策层的工作意图。要求中层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必须符合单位领导层的意志和想法。要经常提醒自己,本部门所做的一切,是否完全符合决策层制定的工作宗旨、任务要求等。只有这样,并逐渐形成习惯,工作才能有主动性,才能有积极性,才能真正成为单位决策层实施领导的骨干力量。同时,作为负责某一部门的中层干部,还应做到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单位领导的近期、中期的工作规划。比如:他们正在想什么、准备干什么,在近期又要实施什么计划,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考虑自己负责的部门将处在什么位置上,其中能够或可能担当什么任务,自己或本部门有没有完成这种任务的条件。做到这些,我们中层干部的工作才会有主动性,才会打有把握之仗,时间长了,就自然会在单位领导那里成为值得依赖的干部。虽然有时安排的工作不是本部门或自己所负责的本职工作,但领导已经安排了也要去做,而且还要做好。

3.2要注重实干,关键时候要冲得上去。就中层部门内部来说,中层干部工作特点有两个:一个是能说、会说、敢说。工作能够摆布开,指挥得动,指挥得法;另一个是要身体力行,亲自实践、带头实干。在这两个方面当中,说与做是统一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做,也就是重在实干,带头完成单位领导下达的任务。为此,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十分认真地对待领导交给的任务,要不惜一切拿出完成任务的办法与策略。因为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都是中层干部工作业绩的印证,每一次都完成得很好,就会在领导和群众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公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实干精神,又要有智慧。被誉为“经营之父”的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如果你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奉献你的汗水;如果两者都没有,就请你离开公司。”因此,在实干的同时,工作中必须做到多用眼观察,多用脑思考,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二是要想方设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如果中层干部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缺乏组织、协调、指挥能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本部门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同志都能积极工作。三是要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冲得上去。所谓关键时刻,就是在完成任务的决定性时刻,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或问题,而此时这种困难和问题不解决,整个任务就可能落空。这个时候,光有强烈的愿望,冲天的干劲和感人的口号是不行的,还需要有真本事。这就要求中层干部要成为本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假如在困境面前我们中层干部都无能为力,那么下属也往往会容易泄气;假如此时我们中层干部能沉着冷静,既能

稳得住阵角,又能拿出可行的办法来,那么下属立即会信心倍增,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四是身先士卒,做出表率。这就需要我们中层干部对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主要把握两点:第一点:不能乱发议论。它要求中层干部在群众中不能总是评头品足,随声附和,乱发议论。有时,群众对领导安排的任务或交待的工作有意见,甚至是想不通,会在我们中层干部面前说三道四。这时中层干部应保持冷静,认真分析,寻机解释,即使领导层真有漏洞,也要先稳定群众的情绪,然后再通过一定的程序向领导提出意见或建议,并阐明提出意见或建议的理由,使领导在听取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做出更改。且不可参与议论,更不能带头找领导质问。第二点:要以身作则。这里主要是要求中层干部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不能要求别人如何如何去做,自己却另行一套。  

3.3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所谓实际操作能力,就是在实践中能按一定程序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的能力。中层干部既然是“兵头”,那么我们在带领下属去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自己能为他们做出标准的示范。作为下属来说,他们所希望的是他的部门领导,既能亲自演练,又能口传身授。应该说,中层干部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是这个群体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标志。

3.4要具有独挡一面的能力。每个单位的工作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和系统,这个整体和系统总体上由单位领导层来把握,其中的每个部门都要有具体的人分工负责。比如一所单位班子是上层领导,下边分为多个处、室,单位领导一般只是在宏观上控制和把握。这种分工的特点就要求中层干部必须能够独挡一面,替上层领导处理一摊子问题。事实上,单位领导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他的精力不允许他每件事情都操心过多,更何况有些尴尬的事情领导又不便于出面,这就需要中层干部做“马前卒”,替领导挡架。

工作能独挡一面,也是中层干部“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素质。某个中层干部把自己部门的事情做得很好,其自身价值和地位才得以巩固,才能在单位立足扎根。其实,我们在座的中层干部要想走向更高一层的岗位,更需要培养锻炼独挡一面的能力。

然而,有些同志在独挡一面这方面表现得差一些,工作一味地依靠领导,离开领导就一事无成。在领导面前不敢发表自己的主张,做事没主见,没有独创性,相反,自己一摊工作总是让领导操心,替我们中层干部着想,这种现象必须克服。

3.5要有凝聚力,使我们所主管的部门自觉成为整体的有效组成部分。作为独立负责的一个部门,既要增强本部门的凝聚力,同时还要顾全大局,努力增强整体的凝聚力。不能搞各自为政,更不能搞另立山头。在实践中应做到“四个一”:一是众心向一:让本部门同志们把思想都统一到单位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上来。二是众情合一:让本部门同志把情感都融于一处,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三是众声归一:引导本部门的同志形成一个有利于集体的小环境,不说不利于集体的话,不做不利于集体的事。互相闹意见、闹分歧就不利于本部门的工作,也不利于全局的工作。四是众行为一:中层干部还要致力于协调本部门的行动步调,防止出现一盘散沙,真正体现出本部门和中层干部本身在本单位中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