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谢倩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金广学校   四川广汉  6183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下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能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改善学生数学教学问题。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学生思维

引言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虽然不能确保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可以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应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况,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寻找适合学生学习且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国家新课程改革政策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遍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刻思考与理解,提出与解答问题更是培养解题能力、灵活思维、增强创造力的必要手段。但常规性的数学问题不足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探讨能激发深度思考与创新能力的问题。另外,小学生还具有学习能力强和可塑性强的学习特点,教师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对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习惯进行教育培养,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训练,营造活泼有趣的数学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且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符合国家“新课标”要求,可以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思维意识

数学的学习就是根据问题寻找解题的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并提出问题,在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思维能力就得到有效提升。而每个学生的能力不相同,思维也不相同,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形成。例如,在“分数”内容的学习时,教师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然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分数认识的一些问题。学生没有接触过分数,当接触到分数时,会感到非常好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于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大胆地提出疑问。这时,学生会提出:分数怎么读?分数怎么划分的?分数代表着什么意义?什么时候使用分数?等问题。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设计进来,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解除心中的疑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2.2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思维更为深入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解题练习的过程之中,应按照教科书的知识内容精心遴选和安排习题。在学生对习题进行求解的过程之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充分展开思考,以便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问题的分析与求解,这样将让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定式,使学生逐渐养成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亦应当向学生提出发散性问题,使学生通过对这种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实现对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且有助于学生思维面的拓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加敏锐。

2.3发展比较、抽象和概括数学思维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它是正确理解、掌握数学概念的基本前提,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所可能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习的概念及知识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抽象思维是通过抽出某一事物的所有本质特征,舍弃其具有非本质性的特征,使之与具有其他本质特征的抽象事物加以区分的思维,它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认识转化过程。概括指的是把某些不同事物经过整合归纳,抽取共同性与本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的思维。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抽象、概括的教学应用也很广泛。发展比较、抽象、概括思维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容易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效。

2.4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和逻辑水平。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较为了解的生活情境。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能够让学生使用所学知识,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为有效的发展。例如,在对“小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这一知识点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购物情境。通过购物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解决了购物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一瓶可乐3.5元,一斤苹果2.88元,一斤西红柿3.55元,想要购买三瓶可乐、五斤苹果、四斤西红柿,一共需要多少钱?怎么进行计算?并写出计算公式。”这些问题都是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通过问题引导,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2.5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

小学数学课后习题中的语言逻辑鲜明,学生只有经常接触才能掌握题目语言的逻辑,提高思维能力。在课后练习时,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一些解题的技巧,学生需要先明白题目的意思,并做出正确的阐释,然后看条件和要求,最后理清题目中提问的逻辑顺序。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解题,可以养成正确的思考习惯,使逻辑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课后作业的设计质量要高,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题型要多样,不能重复出现相似的题型,教师对于学生的解题方法也不应过多限制,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学习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数学教师要重视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课后作业质量,为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毅江.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21(39):65-66.

[2]王会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9):135-136.

[3]牛兴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68.